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军 《老年教育》2014,(12):4-5
<正>方成原本不姓方,他常戏言自己是孙悟空的本家;方成原本也不是学漫画的,他在大学学的是化工,正牌的理工科,没想到这辈子化工没干成,反倒当了一辈子"画工"——这就叫"歪打正着"。确实,方成就是一个幽默的符号。方成的漫画充满幽默感。几十年间,他以画笔为投枪,针砭时弊,激浊扬清,如棉裹铁,如锥画沙,看上去并不是  相似文献   

2.
方成身边的人都说,如果谁在方成身边待一天,谁就得乐一天。记者还没到方成身边采访,就已经被他的言行逗得乐不可支。有人问:“老爷子,您老多大啦?”他答:“45公岁。”陌生人愕然,方成解释:“我90岁,又是男的,不就是45公岁吗?”有人问方成的养生之道,他答:“一个字,忙。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是忙得没空念。”  相似文献   

3.
"生活一向很平常,骑车画画写文章,养生就靠一个字:忙!" 这是一个94岁高龄的老人在他画的漫画《养生之道》中题写的诗句.当时,有人向他询问长寿秘诀,他就用这些话和一幅老人骑着自行车、驮着书和画笔的漫画来回答,真是又好玩,又深刻.这位老人,就是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 方成一生命运坎坷,却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一生幽默而坦荡.  相似文献   

4.
侯宝林     
(1917年生,相声演员)  相声是有声的漫画,漫画是无声的相声。(引自《侯宝林的幽默》)方成:从几件事可知,侯宝林被公认为“大师”,是名副其实的:他创作和整理的相声段子,可以说很难改动他一字一句;虽然连小学一年级的学历也无,却出版过几部有学术价值的著作;他有个闲章号称:“一户侯”,只有幽默大家才想得出侯宝林  相似文献   

5.
漫"画"方成     
方成身边的人都说,如果谁在方成身边待一天,谁就得乐一天.记者还没到方成身边采访,就已经被他的言行逗得乐不可支.有人问:"老爷子,您老多大啦?"他答:"45公岁."陌生人愕然,方成解释:"我90岁,又是男的,不就是45公岁吗?"有人问方成的养生之道,他答:"一个字,忙.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是忙得没空念."  相似文献   

6.
韩羽 《新读写》2013,(7):123-124
方成前辈是漫画大家,笔头干钩,深刻入骨,幽默诙谐,风发泉涌。漫画是讽刺艺术,讽刺离不开幽默,以枪弹为喻,讽刺是弹头,幽默就是弹壳里的火药。弹头的杀伤力之大小,取决于弹壳里的火药的质量与数量。方成以创作实践之经验,梳理阐释个中道理,比如对“幽默”的论说不仅深入浅出,往往更个性化、形象化。  相似文献   

7.
我从1989年开始看漫画。到现在已有十年“漫龄”,是个不小的“漫友”了。如果将我看过的漫画杂志、报纸都堆叠在一起,至少得有一米多高吧。妈妈每年为我订《儿童漫画》、《中国漫画》、《漫画月刊》、《讽刺与幽默》、《幽默大师》等杂志,花好几百元买漫画杂志,她一点儿也不心疼,因为不仅我爱看,她和爸爸也看得津津有味呢! 漫画为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朋友们  相似文献   

8.
悦读文摘     
华君武为自画像《捂脸图》题诗画兽难画狗,画人难画手。脸比手更难,一捂遮百丑。华君武是我国一代漫画大家。这四句诗是他总结前人和自己从艺六十多年漫画实践后得出的至理名言。其中“画人难画手”,就是从历代民间艺人代代相传的口诀中借用来的。华君武历来不愿给自己画像,在编辑部的催逼之下画了这幅《捂脸图》。他虽然用双手捂去脸部的眼睛,但是“欲盖弥彰”,认识华老的人,一看这幅漫画像就能认出他来。一副讥讽挽联湖南军阀谭延闿,为人险诈,善于见风使舵,投机取巧1912年在长沙,他问律师贝元昕:“近来怎样?”贝答道混。”谭大笑说:“好!…  相似文献   

9.
隔窗看方成     
一天早上,刚刚起床,电话铃就响了。拿起话筒,便听到一个声音,说找某某,一个我很陌生的名字。我忙说不是。对方执著地问:“那么,您是谁?”于是,自报家门,对方不由大笑起来,并赶紧说:“我是方成。哎,你怎么在这里?”我心想,你这老头真是挺有意思,自己打错了电话,反倒觉得我走错了地方。想必又在构思什么漫画走了神。对于他,发生类似的事情一点儿也不奇怪。他已经不止一次在院子里碰到我便热情地大喊另一个名字,让我无所适从后便是两人开怀大笑一番。在这之前他也曾将电话错拨到我家里,是我妻子接的,他上来就自报家门,弄得妻子忙忍住笑说打错了…  相似文献   

10.
自信与自负     
漫画中的小猫,为自己画像,却把自己想象成威猛的老虎,我不否认这是一种自信的做法。但是我认为,这种做法更容易造成自负。  相似文献   

11.
一问:您原来的名字不是叫“孙顺潮”吗?什么时候,为什么原因改叫“方成”的呢?答:改名是在1947年,其原因很简单:原来的名字,繁体每一个字的笔画都挺多,写起来太麻烦,于是就想到改一个比较简便好写的名字。我母亲姓方,随母而姓也是一种通用的习惯。至于名字叫“成”,并没有什么深奥的含义,也是看中了它笔画少,写起来容易。在草书里,“成”字只要一笔就能写出来。二问:您原来是搞化学工业的,怎么一下子来一个180度大转变,搞起漫画来了呢?答:这事其实并不奇怪,也不是一种突如其来的转变。只要对我的来龙去脉有一定的了解,就会知道这是一个顺理…  相似文献   

12.
编辑部物语     
方成先生是我国老一辈的著名漫画家。承蒙老先生的厚爱寄语本刊,以转达一代文化名家对全国青少年的嘱托。作为看着方成漫画长大的本刊老编,能有幸目睹到老先生的真迹墨宝,眼圈忍不住一热,感慨万千。“会从《聪明泉》里吸取智慧营养,那可真聪明。”想起来当一个聪明人也真不容易。其实,一个人一生中做一二件聪明事不难,难的是当一辈子的聪明人。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谁又敢拍着胸脯说,我这一辈子干事都那么顺手,前800年的事我看得懂,后  相似文献   

13.
校园BBS     
枫叶刀 :因为漫画里的人物可以过着一种我们充满期 待却无法触及的生 活…… 楼主 minirose: 我发现喜欢漫画的人很 多 , 不光是学生 , 连成人都 对漫画爱不释手呢 ! 那么 漫画到底什么地方吸引 大家呢 ?物可 放飞 D 气球 :因 为 我 喜 欢 那 些 我们在现实中找不到的 生活 ~~~ 最爱樱桃 KISS~~~枫叶刀 :童年呀 ~ 汗 ~~ 还有圣斗士和忍者 神龟 ~ 言午人圭 : 大家主要集中两点 :1.GG,DD,MM,JJ 多。2. 漫画完成了大家无法完成 的“幻想”,有没有想成 为漫…  相似文献   

14.
邂逅     
长途汽车在路边一家旅馆门前慢慢停下,让乘客下车吃早点。旅馆大门上方“恒河旅馆”四个大字非常醒目。走进旅馆,一股檀木香扑面而来。一个30多岁、身着洁白衣服的男子正对着墙上的一幅画像祈祷。画像前的供台上摆放着鲜花,铜制香炉里燃着檀香木香。这不是母亲的画像吗?我感到奇怪。男子祈祷完,在画像前放了一杯咖啡,回到服务台。我要了一份糕点和一杯咖啡,一边吃早点,一边盯着墙上母亲的画像。吃完饭洗过手,我找坐在服务台后面的男子结账,显然他就是这家旅馆的老板。“15卢比,先生。”他说。我打开钱包取钱时,他一直盯着我看。突然,他从椅…  相似文献   

15.
●引子听说校园正在被一股强烈的外来冲击波骚扰。男生们扎成一堆,正在面红耳赤地争论着到底是龙马帅还是手冢酷。进了女儿国,只听她们唧唧喳喳地炫耀:“这可是我新买的‘凯蒂’发夹,漂亮吧!”“哪有?还是我的‘小新’手套比较可爱……”●正文美术老师急报:香港漫画告急!台湾漫画告急!大陆漫画告急!总之,中国上下,漫画告急!!(注:不是供不应求,而是销不动)这股冲击波到底出自何方呢?“你们这些小孩子啊,唉!整天只知道迷恋日本漫画……”美术老师痛心疾首。原来这股冲击波来自素有“人多地狭”之称的小岛国——日本。“日本漫画是很不错的呢!…  相似文献   

16.
画鬼最易     
春秋时期有一位很高明的画家,这天被请来为齐王画像。画像过程中,齐王问画家:“比较起来,什么东西最难画呢?”画家回答说:“活动的狗和马都是最难画的,我  相似文献   

17.
好人丁聪     
我和丁聪先生相识有六十多年了。1946年我到上海当漫画小兵的时候,比我年长两岁的他已是出名的漫画老兵了。当初我还不会画单幅的讽刺画,开始就是向他的画学习的。直到现在,许多事还得向他请教呢。几十年来。他的大量作品原稿曾捐赠给多处博物馆。另外,他作画那种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也是我经常想着要学的。  相似文献   

18.
文力 《初中生》2012,(23):9
该画取自“外国漫画”(其实是以“外国漫画”为搜索词于网络搜索所得)。 最先注意它,是因为它使我想到了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可仔细地,再看,再想,觉得它画得虽简单,寓意却深远。画家极力将蜡烛演变为人形,而且是一个女人形体。他绝非调侃,而是想演示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女人,从幼到老或由生而死的全过程。是蜡烛,就要点火发光;是人生,就要历经坎坷、饱受磨难。短短几十年,且从出生起,人生就烙上了躲藏不过的宿命烙印。它使我们想到了我们的姐姐、母亲、奶奶,她们为生计为家人付出得太多,何尝不正如一支正熊熊燃烧着自己且越烧越旺的蜡烛呢?  相似文献   

19.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学习语言又是很枯燥乏味的,尤其是学外语,学生难理解,越学越觉得索然无味。把漫画引入小学英语课堂,使学生的兴趣随之迁移,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一、营造漫画氛围激活英语课堂漫画种类多,内容涉及很广,有科普漫画、儿童生活漫画、时事漫画、肖像漫画等等。漫画表现形式独特,常常通过夸张、比喻、比拟、借喻、对比等手法来塑造形象,表达主题,所以漫画极易使学生产生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借助漫画实物、卡通图片、简笔画,可…  相似文献   

20.
开学伊始,为了布置科学实验室,我找来几幅科学家的画像想把它们挂在实验室的墙上。可是,总觉得画像中关于科学家的介绍太简短,而且几乎是千篇一律。这样的画像对学生来说缺少了一种吸引力,很难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如何让科学家画像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作用呢?我不断地思考着。忽然间,我想到:既然这些画像的作用不大,何不自己制作一些挂图呢?于是,我上网搜索科学家的画像与其事迹介绍。果然,网络中有关科学家的资料与画像非常丰富,只要稍加整理后,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出来,就能用它们来替换那些原有的画像。在中午空闲的时间里,我请了几位高年级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