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是农学专业本科教育的传统核心课程之一。为了适应农业现代化需要,培养具备高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北京农学院对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教学实践证明,该课程的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独立科研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了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教学是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福建农林大学农学专业结合地方院校特色,以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导向,构建了以"基本技能实践模块、专业技能实践模块和创新创业实践模块"为主要内容,以提升学生"生产体验—技能训练—技能综合—创新设计"为主要目标的,具有"层次化、模块化"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是农学专业主要专业核心课程,实验与实习又是这两门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与实习具有实践性强、季节性强的特点。为了探索提高农学专业主要专业核心课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对农学专业主要专业核心课从教学计划、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与整合。通过几年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教学计划的合理性、实验内容的针对性、实验方法的可行性都有了很大提高,学生通过专业核心课程实验的训练在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方面都有明显进步,更加坚定了学生学农、爱农与献身农业科技的信念。  相似文献   

4.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农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程。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培养农学本科创新性科技人才的要求,结合西北地区的地域特点,我们对农业植物病理学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考试方式进行了系列改革和探索。多年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确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将来参加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相似文献   

5.
职校是以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为主的院校,学生往往由于无法适应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进入到职业院校中学习专业技能,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为技能训练做好了准备。职校幼师专业中,舞蹈课程是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不是每一位学生都有良好的舞蹈功底,都能够很快地适应舞蹈课程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创新舞蹈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增强整体的教学效果而去淡化其中的技术难度,让学生都能够具有专业的能力去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本文围绕"职校幼师舞蹈教学的创新与实践研究"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但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实习基地缺乏、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技能训练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课程教学、幼儿园教育实践、专业技能训练等方面提出建议,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结全我专业普通物理学课程教学和高校学生学习的特点,文章讨论了在普通物理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相关专业技能训练,为湘西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实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8.
项目教学法是在全体教师的指导下,以"任务驱动"的形式使学生在接近生产实际的环境中进行实践学习的方法。本文结合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专业技能训练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实践,阐述了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收获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农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实践教学是确保其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分析当前地方院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专业思想教育、课程体系优化、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教学条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运行保障等方面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从实验操作、课程实习、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综合实践等方面加强实践教学。建立教学督导、学生评教及社会需求与质量评价体系,增强学生培养质量监控力度。  相似文献   

10.
"作物栽培生理学研究法"是我校农学类专业本科教育课程必修课,也是农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本文探讨在"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用复合性人才培养的理念,从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不仅提升了本课程的综合教学水平,注重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而且锻炼了学生在农业生产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西华大学自2014年恢复农业机械化专业,该专业课程学习涉及知识点覆盖面大、学科交叉多样等特点,结合工程学和农学知识,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本文选择西华大学农业机械化专业课——"农业工程概论"为例,以2014级农业机械化专业48人小班为实践对象,开展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课前开放课题,课中开放课堂,发掘学生探究潜能,训练学生课堂表达能力,课后布置创新作业,综合学生课堂表现和老师自身要求两个方面,阐述了探究性教学在高校农业机械专业课教学中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和"特色专业"项目建设,针对农机专业测试技术课程提出的新教学要求,对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并实施了一种基于工程训练的农机测试实验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以工程项目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加强了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系统论观点作为指导,针对当前农业人才培养难以满足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探讨如何将系统论应用于农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以培养"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创新训练"+"创业技能"过程为主体框架,做到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系统统一,促进农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有序培养。  相似文献   

14.
“农学专业实践”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网络、实验室、田间现场"为依托,研究农学专业实践课程开放式教学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教学考核体系、教学平台和教学方法"调整和重构的方式和方法,为实现学生自主型实验学习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5,(89):119-120
针对部分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机器人方向课程体系存在的岗位联系少、局限性大的不足,提出了以机器人为载体,建立"机械技术学习链"、"嵌入式系统学习链"、"自动化学习链"和"专业技能训练链"的"三学习一训练"的链式课程体系。教学实践表明,该课程体系能有效结合机器人相关岗位需求,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农学概论是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和非农学专业所学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课程。通过对河南农业大学农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环节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重点不一致,他们对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有明确的要求。因此,农学概论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平衡教学重点和学习兴趣之间的关系,从而扩大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他们对农业科学的兴趣,以适应新时期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需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考核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形势的变化,新一轮课程考核模式改革迫在眉睫。针对农学专业选修课课程考核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探索了基于OBE理念的农学专业选修课以"强化基础、注重能力、启发创新"为核心的多元化形成性考核新模式,经过教学实践发现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愿显著增强,以期能为高校农学专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改革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教学实践是教师资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学生的从教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在专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通过校内教学能力类课程的学习、校外教育见习、实习有效培养学生教学能力。本文将结合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从音乐教师教学能力角度,通过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法、校内外实践课程以及校外见习、实习的介绍和建议浅析了如何对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9.
就目前阶段而言,高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传统的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式单一,急需改革。传统学科体系的机械制图课程是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学生进行理论实践,接触机械训练的"专业基础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掌握。  相似文献   

20.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语言微格教学训练"是一门有关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训练学生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教学能力的实践技能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教学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其设计与组织方法。在相关文件的指导下,在我校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转型的契机下,以及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课程学时的增多的前提下,研究学前语言微格教学训练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幼儿园语言教育实践教学能力,是提高该门课程教学实效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