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主要情绪理论概述 情绪的理论研究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随着心理学、生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人们对情绪的认识不断深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情绪理论,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情绪的产生过程作出系统解释。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以下六种。  相似文献   

2.
焦虑情绪对听力理解的影响是国内外语言学者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尝试以听力教学和焦虑理论为基本理论支点,研究中国大学生英语听力中是否存在焦虑情绪以及语言学习环境对听力焦虑和听力水平有何影响。利用社会科学统计法收集、分析数据用科学的数字来论证、支持主观判断,认为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听力过程中确实有焦虑情绪,而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有助于降低焦虑情绪从而提高听力。  相似文献   

3.
浅谈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情绪智力理论 ,是由塞洛维 ( Salovey)和梅耶 ( Mayer)正式提出 ,经过戈尔曼 ( Goleman)在其《情感智商》一书中推广而流行起来的一种新理论。情绪智力理论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引入我国并受到了普遍的关注。情绪智力的涵义概括起来包括三个方面 :准确地识别、评价和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适应性地调节和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适应性地利用情绪以便有计划地、创造性地激励行为。它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意义主要体现在 :智力理论的提出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变 ,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依据 ;情绪智力理论的提出有利于全面地提高教师的素质 ,并对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良好的启示作用 ;情绪智力理论的提出有利于学生评价体系的完善和发展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国外主要挫折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折是一种情绪状态。西方关于挫折的理论可以概括为两大类。其一是挫折情绪为何会产生;其二是挫折情绪会引起哪些反应。第一方面的理论主要有:本能论、需要和紧张的心理系统理论、社会文化理论、ABC理论;第二方面的理论主要有:挫折-攻击理论、挫折-倒退理论、挫折-效应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角皇揭示了挫折这一情绪状态的来源和将会引起的反应,也从不同角度给我们的挫折教育及其研究以启示。  相似文献   

5.
情绪智力研究及对当前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情绪智力的概念、理论及国内外发展概况做以综述,分析了情绪智力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及对心理健康的意义,论证了目前学生情绪智力水平低下的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培养办法。对发展学生的情绪智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心理理论对幼儿情绪理解力的作用有:对情绪情境的正确分析,提高了幼儿的情绪观点采择能力;基于愿望和信念的心理推理,提升了幼儿对情绪产生原因的判断;对冲突情绪的合理疏导,促进了幼儿对情绪表现规则的认识。教师和家长可运用心理理论对提高幼儿情绪理解力进行指导:组织专题教育活动,提升幼儿对情绪的识别能力;创设多样化的情境,丰富幼儿自身的情绪体验;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引导幼儿分析他人的情绪状态;依托语言沟通交流,促进幼儿正向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从认识论角度而言,道德推理属于认知阶段的高级形式。传统的认知理论认为情绪是道德思考的阻碍物,近年来研究表明情绪对道德推理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自我意识情绪、移情以及情绪和认知三个方面探讨情绪和道德推理的关系,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基本情绪理论假定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着6-8种基本情绪构成所有情绪的基础,然而情绪的社会建构理论否定了情绪的自然属性和整体性.原始情绪理论对基本情绪理论进行了拓展,它将行为准备状态作为情绪产生的基础,有效地解决了基本情绪理论与情绪的社会建构理论之间的矛盾.这是对情绪形成过程的一种大胆假设,丰富和发展了情绪理论.  相似文献   

9.
自我意识情绪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评价自我或被他人评价时产生的情绪,主要有自豪、傲慢、内疚、羞耻、尴尬等形式。而自我意识情绪理解是指个体对自我意识情绪的认知。该文对自我意识情绪理解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回顾,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自我意识情绪理解与情绪调节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且对未来自我意识情绪理解研究的开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情绪智力是个体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对自我以及他人情绪的感知、控制和调节的综合能力。情绪智力理论主要分为能力情绪智力流派和混合情绪智力流派,其立足点分别在于情绪智力理论的学术性和实用性。情绪智力的培训研究包括对培训的理论核心的探究以及培训项目的制定。  相似文献   

11.
《教育导刊》2011,(12):55-57
学业情绪对学生学习及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总结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对小学生学业情绪干预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开展课前一分钟情绪调节活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并实施相关主题班队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学业情绪;通过对部分有不良学业情绪的学生开展个别辅导、家庭辅导和小团体辅导,促使学生学业情绪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心理学中探讨情绪在教学中的作用并且利用它以促进教学的效果,成为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情绪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开始得到教育界人士的关注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情绪是伴随教学过程始终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心理学界对认知与情绪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证明了情绪与认知之间的密切关系;三是20世纪90年代后关于情绪智力研究热潮的出现,使人们对个体的情绪能力在个体发展历程中的作用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本文拟对鲍尔(Bower)的情绪与认知联想加工理论进行阐释并探讨他的理论对情感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在对大学毕业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就业绩效关系的系统分析基础上,采用调查问卷法对大学毕业生情绪管理能力对就业绩效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情绪管理能力已成为影响大学毕业生求职的显性因素,大学毕业生情绪管理能力的不同维度对就业绩效的影响效应显著不同,其中情绪认知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对就业绩效各维度均有显著影响,情绪适应能力只对过程绩效有显著影响,情绪表现能力对获得绩效和满意绩效均有显著影响。情绪管理能力对就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将为高校运用情绪管理促进就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学业情绪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2006年Pekrun提出了学业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是目前最为全面系统的学业情绪理论,它全面解释了教育领域中的成就情绪——学业情绪及其前因后果之间的循环关系。本文全面介绍了控制—价值理论:分析了学业情绪的评价性前因、学业情绪的个体和社会决定因素、学业情绪的功能以及学业情绪与其前因和后果之间的反馈环,并讨论了这一理论对教育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感知他人情绪的能力属于情绪智力的重要内涵,章以情绪智力九要素理论为基础,从感知他人情绪能力的内涵、影响因素、基本途径等方面对情绪智力开发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结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唐建忠 《考试周刊》2011,(64):201-202
二十一世纪将是追求人的个性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世纪,培养人健康、和谐的情绪情感,塑造完美的人格,是未来教育的重要主题和使命.对情绪智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的有关情绪智力理论和研究成果,同时介绍了国内有代表性的有关情绪智力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最后提出了现有文献的局限性和情绪智力未来的发展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情绪智力颇受大众关注,并被认为是比智商更重要的成功要素。但是,这一论断是否准确客观,仍然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根据情绪智力的理论和研究,情绪智力可分为能力型情绪智力和混合型情绪智力,两种情绪智力在概念界定和测量方法上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研究者对情绪智力功能的准确评估。根据两种情绪智力在个体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工作和教育成果等领域的现有研究结果,不管是能力型情绪智力,还是混合型情绪智力,的确与个体生活中的很多积极结果显著相关,但现有研究尚不能证明情绪智力对于这些结果具有决定性影响,而且,情绪智力的作用并未超越智力。所以,对于情绪智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应客观认识情绪智力的有限影响力,区分理论基础不同的两种情绪智力,在情绪智力有独特作用的领域尽可能发挥其功能,此外,应将情绪智力的培养与健康人格的塑造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时期是学业任务较为繁重的阶段,情绪对学业的影响是尤其重要的。青少年的情绪情感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因此其学业情绪也有自身的特点。本文将在分析了以往有关青少年学业情绪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从青少年学业情绪的概念、结构、特征三个维度进行具体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青少年学业情绪发展性特点及学业情绪的经典理论模型。通过对青少年学业情绪的研究做一个概括性分析.希望对青少年学业情绪今后的探析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网络学习环境和传统学习环境的特征以及两种环境下学生体验到的情绪进行了回顾,重点从控制—价值的理论视角介绍了两种环境中的学习情绪。目前,有研究验证了控制—价值理论在网络学习环境的适用性,但研究结果与传统环境下仍有差异。未来研究应该注重网络学习环境特点的考察和基于网络学习环境特点的学业情绪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20.
情绪对孤独症者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孤独症者情绪主题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国内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情绪理解、面孔加工、情绪能力干预和影响情绪能力的因素四个方面。其中情绪理解包括心理理论、共情能力和情绪解读能力;面孔加工包括面孔觉察、面孔识别;情绪能力干预主要包括运用绘本、教育戏剧、虚拟现实技术、镜像视觉反馈和绘画进行干预;影响情绪能力的因素包括述情障碍、面孔抽象度。该研究结果对孤独症儿童情绪教育、干预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