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建设中国小康社会的进程是我国经济、政治、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我国物质明、政治明、精神明全面建设的进程。本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角度,论述了小康社会政治目标的战略地位、具体蓝图以及实现小康社会政治目标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徐可纯 《天中学刊》2007,22(4):28-31
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民族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实践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本质的充分表现;民族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获得民族的表现形式;创新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必须进行大胆的创新,不断地开拓理论新境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涵,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一致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把“三个代表”思想和“三个文明”紧密结合起来,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现实体现。  相似文献   

4.
小康社会与文化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改革除了经济因素外,还有一个隐藏于深层的文化因素。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由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应特别注意人的全面进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尺度”的论述,是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旗帜。在文化修养的三个来源中,中国传统文化当是其主要来源。文明的继承性将推动中国重新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5.
本通过分析先进化的内涵及其现代战略意义,揭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实现化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并把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提出发展先进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的中国化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重大理论贡献。这些理论贡献为我国当前阶段落实党的十八精神,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提供积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进一步维护和践行人民当家作主,完善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二是明确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目标,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三是有效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四是凸显树立执政为民理念重要性,走群众路线,夯实执政基础。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将会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近现代的中国中,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国家富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为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这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密不可分,而现在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仍旧在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指导.所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我们党和国家以及社会、人民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以哲学阐释、了解其发展进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用来描述中国现代化发展阶段的词语,它表示的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宏伟战略.它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观的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丰富.  相似文献   

10.
2002 年11 月8 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 中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奋斗目标。他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 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 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这次大会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符合我 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 分重大,也体现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我们试…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心路历程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呈现不同阶段的特点。陈独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主要内容表现在:马克思主义要不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以及如何中国化等方面。陈独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对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在中国的开创与不断推进,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研究者从各个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作出了合理的说明.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论证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否需要;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依据;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依据;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依据.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国化、运用的中国化和创新的中国化三层涵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从中国实际出发,把立足点定位在对中国国情的科学分析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的标志性成果。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富于创造性,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中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解放思想推动我们深入思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路径或方式。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有党的政治化路径和学术化路径二个层面,二者内涵不同、主体不同、成果形态和功能不同;本文主要论述学术形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基本态度、过程和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位伟大的践行者。陈独秀从调查研究中国工人阶级的现状人手,号召工人群众迅速觉悟起来,认识到自己的伟大力量和历史使命;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前后,陈独秀主持创办《劳动界》、《伙友》等刊物,直接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初取得的最伟大的政治成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始,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是一个不断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从纵向看,马克思主义的“三化”存在着不断的思想位移:革命时代,时代化引领中国化和大众化;建设初期,大众化引领中国化和时代化;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化引领时代化和大众化.从横向看,当代中国面临的中西文化碰撞、古今思想交汇和新旧马克思主义并存决定了时代化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三化”建设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言与行的内在张力与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遇到的思想界的外在阻力,迫使他们很快地完成了从理论刭实践的转变,完成了从知识分子到革命者的转变,这种转变,拉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幕。  相似文献   

18.
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包含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挽救民族危机、实现传统文化转型和马克恩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双向需要为这一结合提供了必要条件;二者问的相通相近之处又赋予它们以结合的理论上的可能。在中国共产党这一结合主体的努力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丰硕成果。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服务中国革命为宗旨,科学认识、扬弃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二者结合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之所以能成为正确路线的代表,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同他能广泛深入而经常地调查研究中国社会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农村的调查研究的重视,使他比别人更了解了中国的农村、农民,进而了解了中国社会。毛泽东农村调查研究为中国共产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了依据.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