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6.严格教子的李世民李世民,山西太原人,我国唐代杰出的政治家。隋朝末年,他劝其父李渊起兵反隋,在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度过了半生戎马生涯。李渊称帝后,他被封为秦王,任尚书令。公元629年,他发动“玄武门”之变,当上了太子,  相似文献   

2.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649年),唐代第二个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隋朝末年,苦于炀帝的残暴统治和沉重的赋税徭役,广大农民纷纷揭竿而起。李世民和他的父亲太原留守李渊眼见隋亡在即,经过周密策划,于大业十三年(617年)起兵晋阳(今山西太原),直取京都长安。次年李渊称帝,建元武德,国号大唐。李世民任尚书令,封秦王。面对唐初群雄割据的局面,李世民屡佩帅印,  相似文献   

3.
李渊在李建成与李世民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殊死博斗中的基本态度,史学界有倾向于李世民(即秦王)一方①和倾向于李建成(即皇太子)一方②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不过,两种观点的论证或者语焉不当,或者语焉不详,  相似文献   

4.
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隋炀帝腐朽统治濒临崩溃,李渊、李世民乘机起兵,击败“群雄”,镇压了农民起义军,创建了新王朝,并统一全国。乍看起来,唐自公元617年6月起兵,同年11月攻占长安,只有一百二十六天就建立了新王朝的基础,公元618年5月李渊即帝位,公元624年统一全国。进兵迅速,发展顺利。其实,它经历了相当艰苦曲折的过程。在人民群众的巨大威力陷颓败的杨隋政权于灭顶之灾、更新封建生产关系、推动历史前进的大势下,李渊、李世民顺应了历史潮流,迎合人民愿望,在推翻隋朝,建立唐朝中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李世民的突出作用。故《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认为:“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  相似文献   

5.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公元六二六年七月二日),以秦王李世民主动发动的对其兄皇太子建成和其弟齐王元吉的玄武门之变,是唐初一次著名的宫廷政变。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政治生涯的转折点。它使李世民取  相似文献   

6.
洛阳、虎牢之战是唐朝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七月至武德四年五月,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洛阳、虎牢(今中国中部河南省荥阳汜水镇西北)各个击破王世充、安建德军的一次重要战役。  相似文献   

7.
大唐的天空     
公元626年的一天早晨,秦王李世民率领亲信军兵埋伏在长安大明富的玄武门附近。当他的大哥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上朝路过这里时,他指挥伏兵雷霆一击,并一箭射杀李建成。李世民的这一箭射开了一片盛唐的天空,射出了一个不朽的盛世。唐朝的开国之君是唐高祖李渊,但在我们的印象中或许只有李世民  相似文献   

8.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649年),出身于陇西贵族,唐高祖李渊次子。他文韬武略,为建立唐王朝立下过赫赫战功。玄武门发动政变,迫使李渊交权,即皇帝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国家强盛,被称为“贞观之治”。这都与唐太宗丰富的治国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公元626年是大唐建国的第九个年头,是李世民虎牢关大捷,扫定中原的第五年,这一年唐朝终于由战乱开始走进天下初定的和平。这一年的一个夏天,太白经天,这样一个往往预示某种重大事件的天文现象意味着什么,已经开始过上安定生活的长安百姓,并没有多少留意。四天之后的早晨,事情真的发生了。秦王李世民,带着秦王府麾下十员骁将,在玄武门设伏,杀兄、屠弟,夺取了  相似文献   

10.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李世民出生之日,正是隋王朝由盛转衰之时,隋炀帝大修离宫、游幸江都、三侵高丽、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激起了人民的反抗。611年,知世郎王薄登高一呼,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在农民战争如火如荼的年月,李渊被隋炀帝提升为太原留守。李世民看到隋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即积极协助  相似文献   

11.
公元662元的玄武门之变使秦王李世民当上了皇帝,是为唐太宗。定年号为“贞观”。这位身经百战的乱世英雄堪称好学之辈,不仅学习先贤圣哲的教导,聆听并思辨谏臣的观点,而且还很重视“反面教员”提供的“反面教材”,从而反其道而行之。据史书介绍,唐太宗为巩固大唐天下,常常对前朝的亡国之君隋炀帝的所作所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唐王朝立国之后,一百余年间,经济一直比较繁荣,社会比较安定,可谓是封建社会值得称颂的黄金时代.这里我们想就唐初的经济状况,贞观年间唐王朝采取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以及对新王朝实行这些政策的性质等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一唐初的经济形势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在一段时间内,唐王朝虽然采取一些恢复生产的措施,但是国家还没有统一,战争还在进行.624年,唐军击败了最后一个对手辅公祏,完成了国家的统一.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当了皇帝,是为唐太宗.从此,唐王朝开始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但是,李世民继位时,唐王朝所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魏征初侍李密,后随李密投李渊。魏征去山东(太行山以东)劝自己的好友徐世绩投降李渊,被窦建德俘虏,做了窦建德的起居舍人(记录皇帝言行的官)。窦建德被李世民打败,魏征复投唐朝,做了太子李建  相似文献   

14.
论唐太宗     
有唐一代,自李渊承隋(公元618年)至昭宣帝亡于朱全忠(公元907年),凡二十主,共历二百八十九年。 高祖李渊本出鲜卑拓拔氏,后来宋太宗改称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北)人。当隋末,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李渊以太原留守起兵,入长安称帝。建元武德,在位九年,传帝位于太宗。 太宗,名世民,系高祖第二子,生于隋开皇十七年十二月十六日(公元598年1月28日),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二十岁任尚书令,被封为秦王。于武德九年(626年)八月继位为太宗,次年改元贞观,他在位二十三年,至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病死,享年五十一岁,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西安昭陵。  相似文献   

15.
魏征初侍李密,后随李密投李渊.魏征去山东(太行山以东)劝自己的好友徐世绩投降李渊,被窦建德俘虏,做了窦建德的起居舍人(记录皇帝言行的官).窦建德被李世民打败,魏征复投唐朝,做了太子李建成的洗马.玄武门事变,李建成被杀,魏征又被李世民收到帐下.魏征先后五易其主,在历史名人中也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16.
唐王朝的第二代皇帝、实际上是“开国之君”的李世民,十八岁即跟随他的父亲李渊在太原起兵。起兵之后,他出谋划策,东征西讨,在战争中度过了九年多。公元六二六年八月,二十七岁的李世民,在逐个地消灭了自己的主要政敌之后,接替唐高祖李渊当上了皇帝,次年,改年号日贞观元年。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秩序安定,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都得到一些缓和,犯“罪”的人少了许多,据《新唐书》记载,贞观四年,“天下断死罪二十九人”,和边境各少数民族的关系较为亲密、融洽,与亚洲各邻国的往来也颇频繁、  相似文献   

17.
(一)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稷山县)人,生于公元六五○年,卒于公元六七五年,是初唐负有盛名的一个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四杰”。王勃是“四杰”之首。七世纪初年,正是隋炀帝杨广统治中国的时候。政治上,凶残腐败;经济上,横征暴敛;生活上,荒淫浪荡。这样,就使人民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不得不高举造反义旗,组织农民武装,进行声势浩大,轰轰烈烈,你死我活的斗争。最后,终于推翻统治了二十八年的隋王朝。李渊和他的儿子李世民,原为隋王朝的命官。当各地农民起义军向隋王朝展开武装斗  相似文献   

18.
隋炀帝陵墓从618年肖后初葬、陈棱改葬到622年李渊迁葬,直至648年李世民诏令与肖后合葬,30年间经历了4次变化,唐初统治者对炀帝陵的修建和高规格的礼葬,探讨其原因和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惜惺惺     
这个剧名是从成语“惺惺相惜”来的,意思是遇到知交、互相欣赏。剧中故事发生在隋唐时期,起因是名为渠稷、佛村的两个国家发兵进攻隋朝的晋阳。守晋阳的李渊和次子李世民护送皇帝去洛阳了,晋阳只剩下李渊的另外三个儿子:李建成、李元吉和十来岁的李元霸。  相似文献   

20.
论隋炀帝墓陵的变化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炀帝陵墓从618年肖后初葬,陈棱改葬到622年李渊迁葬,直至648年李世民诏令与肖后合葬,30年间经历了4次变化,唐初统治者对炀帝陵的修建和高规格的礼葬,探讨其原因和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