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谈声乐教育中情感和心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姬 《文教资料》2008,(33):135-137
歌唱情感和歌唱心理对声乐实践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是发挥最佳演唱水平的可靠保证.本文对歌唱情感和心理在声乐表演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对在声乐教学中如何把握歌唱情感进行了分析.结合教学经验,本文作者对不同心理特征的学生在歌唱心理的把握上提出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2.
歌唱艺术的表现手段是声音、感情和动作。在歌唱过程中,技术的娴熟、感情的充沛是歌唱二度创作的必备条件。但是歌唱过程又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应随时调整各个器官、各个部位的动作,而核心问题是心理控制的能力,即歌唱对自己的心理调节与控制。本文旨在分析声音教学中歌唱心理的作用以及歌唱中产生心理失控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几点提高心理调控能力的方法,供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歌唱心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良好的歌唱心理可以促进作品的艺术表现,消极的歌唱心理会影响我们的歌唱状态,影响歌唱的艺术表现力.调整歌唱的心理状态,是唱好歌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歌唱艺术的表现手段是声音、感情和动作。在歌唱过程中,技术的娴熟、感情的充沛是歌唱二度创作的必备条件。但是歌唱过程又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应随时调整各个器官、各个部位的动作,而核心问题是心理控制的能力,即歌唱对自己的心理调节与控制。音乐艺术不是单纯的歌唱方法和各种技能技巧的训练。而是歌唱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不容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歌唱心理对演唱的作用和影响。歌唱心理是歌唱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反映,认知歌唱者在歌唱学习、艺术实践中的心理变化规律,是提高演唱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音乐艺术心理学与音乐教学始终贯穿在音乐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歌唱心理支配和影响着技能技巧及音乐情感的发生和发展。歌唱心理意识的外在反应就是歌唱的行为,所以说歌唱艺术是人的歌唱心理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胡利利 《文教资料》2007,(23):189-190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它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对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歌唱教学中要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技术。影响技术发挥的往往是学生的紧张心理。本文对歌唱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探讨,阐明了良好心理因素在歌唱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消除紧张心理提出建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提高教学质量与歌唱效果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歌唱中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与舞台实践,本文对歌唱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探讨,阐明了良好心理因素在歌唱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怎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对如何消除紧张心理提出建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提高教学质量与歌唱效果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声乐演唱中歌唱生理与歌唱心理的主要含义进行了简述,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引导发声技能,将歌唱心理融入到歌唱生理中、让歌唱心理参与到生理发声中,树立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的有效方式,旨在通过将歌唱生理与歌唱心理结合,有效的提升演唱者的歌唱水平。  相似文献   

8.
歌唱心理因素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歌唱心理的概念以及歌唱心理对歌唱效果的影响,分析演唱者中紧张心理的产生原因;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音乐的感知、注意力、记忆以及内心听觉这五个方面的内容,简要论述声乐教学中对良好歌唱心理培养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真挚的情感是培养正确歌唱方法的先决条件和发出美妙声音的基本前提,这样的前提才是培养正确歌唱心理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歌唱是老年人喜欢参与的一项艺术体验活动,在培养艺术修养、陶冶性情上对老年人也有着很大的意义,但是在演唱过程中,老年人往往因为方法不当或者演唱心理不够稳定而出现沮丧、失落等情况,文章就针对老年人歌唱心理训练提出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1.
歌唱心理状态在歌唱实践中起着主导作用。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发声器官各部分肌肉才会处于平衡协调的积极状态。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是歌唱艺术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歌唱心理状态在歌唱实践中起着主导作用。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发声器官各部分肌肉才会处于平衡协调的积极状态。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是歌唱艺术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歌唱的心理训练对歌唱艺术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它对于歌唱者在演唱比赛时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而获得最佳歌唱状态,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将就:一、歌唱的心理状态;二、歌唱的心理训练;三、歌唱训练是时代的要求来阐述。  相似文献   

14.
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声音的高、低、强、弱,共鸣的嘹亮,音色的优美,色泽的圆润等外在明显的问题,而忽略了歌唱中心理因素。文章分析了歌唱中的不良心理状态及其产生的原因,结合舞台实践、考试等临场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不良歌唱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声乐教学中不仅是歌唱能力的培养,想象能力、精神状态、歌唱心理往往对学生学好声乐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调整学生的精神状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尽快克服不良心理障碍,掌握发声、歌唱技巧。  相似文献   

16.
多年的教学告诉我歌唱时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素质的好坏以及情感的表达方式对歌唱的训练和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歌唱者的歌唱质量。本文分析了歌唱中不良心理产生的种种原因,探讨如何提高歌唱者的心理素质,树立歌唱信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高歌唱心理素质,调控歌唱心理,以便取得良好歌唱效果,这是歌唱者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声乐中过多的紧张,不仅会严重影响演唱的顺利进行,还会导致不良的歌唱心.歌唱艺术是人的声音和语言的结合.歌唱的最大目的是通过音乐的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感觉,那么,为了表达的感情最生动,我们必须有一个坚实的基本技能与唱歌的方法.在声乐学习中,心理它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的思想导致不同的效果.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歌唱水平与舞台实践的影响.本文对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歌唱心理学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并就如何消除张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阅读者通过本文可以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提高演唱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歌唱的心理是其生理特征、艺术环境.声乐技术的熟练性适应性的综合反映。后天所接受的教育(艺术教育、文化教育等)从某种程度上也能反映出歌唱者的心理状态。本文将从能充分体现和发挥声乐技术水平的歌唱心理反映.歌唱内心情感以及歌唱的心理感觉和心理知觉来探讨它对歌唱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姜辉 《文教资料》2007,(19):175-177
歌唱艺术不仅是一门在舞台上展示个人歌唱技术、技艺的表演艺术,同时也是通过演唱者自身的“乐器”对歌曲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歌唱就是歌唱者在一定心理活动的调控下,使用自身“乐器”的过程。但是在声乐教学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培养,而容易忽视歌唱心理对教学和演唱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本文着重研究歌唱心理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歌唱的心理状态,并探索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以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