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许荣美 《学周刊C版》2011,(12):123-123
批注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地阅读方法,是阅读者阅读文本时对自身感受的记录,体现了阅读者独特的眼光和情怀。但有些教师认为如果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批注很费时,还不如教师甩出一个又一个问题更具有效率。教师认为只要精心设计问题,多让学生回答,便会促进学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批注阅读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一种读与写、想与悟相结合的高效阅读方式,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目前,语文课堂的批注阅读陷入了游离文本主旨、偏离文本重点、缺乏文本思考的误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文本内容进行批注阅读,让批注阅读回归文本主旨、回归文本重点、回归文本思考。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批注阅读在文本对话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林劲 《天津教育》2023,(4):186-188
<正>批注是指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批评和注解,以帮助自己加深阅读理解的一种技巧与方法。在阅读中边读边加入自己的批注,实质上是阅读者与文本进行对话、与创作者进行对话,进而产生情感共鸣的一个过程,有助于阅读者全身心地融入阅读中,感受阅读的奇妙与魅力,并汲取阅读文本中所富含的营养。初中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文本的阅读不能再局限于较为浅显的层次,  相似文献   

4.
批注式阅读教学就是将传统的批注阅读法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批注式阅读符合汉语言文字重感悟的特点.它强调阅读者对文本的直接领悟,与《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不谋而合:“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运用批注式阅读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语言文字,研读文本。读出文本的个人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村学生受各种条件限制,阅读兴趣较低,因此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显得尤其重要。提高认识、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农村学生的阅读兴趣。批注式阅读法是一种边阅读、边思考、边品味的阅读方法,教师恰当地引导学生使用批注式阅读法,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动力,让语文课堂绽放思想碰撞的火花。  相似文献   

6.
批注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阅读方法,它直入文本,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课文批注就是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感、所疑、所悟、所得等简明扼要地写在文本相应的空白处,或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有用的、应注意的字词句段做相应的勾画圈点。学生的批注是课堂生成的宝贵的教学资源,能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一座真切对话的桥梁,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研究性阅读,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批注阅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批注式阅读能够使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从而使学生的阅读真正走向深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为了保证批注式阅读的高效,教学中应做到:把握好批注时机,让批注式阅读回归文本主旨;鼓励有效质疑,让批注式阅读紧扣文本重点;注重巧妙引领,让批注式阅读促进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9.
语文阅读方面的教学可以说是学生、教师以及教材之间的一种对话。而在教学中,如何能够实现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教师之间比较深层次的对话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个性化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开个性批注阅读更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简单介绍了批注式阅读的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乃至编者进行深度对话。阅读批注则是生本对话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批注,不仅可以有效整合读与写,还能提升阅读实效。教师可指导学生围绕文本内容,进行预习阅读批注;围绕文本重点,进行品析阅读批注;围绕文本情感,进行反思阅读批注。  相似文献   

11.
正批注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阅读方法,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正是这种批注式阅读方法。如金圣叹评点的《水浒》,毛宗岗父子评点的《三国演义》,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等,都可谓批注的集大成者。批注式阅读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在书页的空白处,用符号或文字记下自己的思考,或是感想、质疑,或是评价、补充,形成简洁明了并与原文呼应的批语和注解。它直入文本,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记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语文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世界,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从而建构学生个体  相似文献   

12.
<正>阅读教学的理念昭示:阅读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学会欣赏与评价,提高学生主体的参与度。阅读批注就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边读一边画一画自己感受深的词、句等,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与评价疑问写下来。让学生学会批注,乐于批注,就留给学生充分的用武之地,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深入地读书,从而掌握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引导学生乐于批注,关键在于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批注,可以让学生直接与文本进行对话,深入思考文本背后的思想意蕴,促使学生对文本产生独特感受,形成良性学习习惯。教师可以立足于教材内容,让学生模仿批注参考、掌握批注方法、开展批注讨论、养成批注习惯,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在规定的新课标中着重强调,要指引学生与文章、作家更甚是编排者之间多种知识的沟通。而交流的方式有很多,阅读批注就是其中一个有效的措施。阅读批注是将阅读、书写、感悟有机结合的一种高效率的阅读方式。依托阅读批注可以将刻板的硬读书、死读书转变成边读边思、边思边写的阅读方式,它重在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提升其自主阅读水平。因此,这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更宽裕的阅读时间,创造阅读氛围,建立批注平台,使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学习获取更高效的阅读方式,由此也可以让学生养成记笔记、记重点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发展打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刘敏惠 《成才之路》2022,(10):76-78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并引导学生在共情的基础上对文本主题和内容进行思辨性解读."三层批注"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并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共情,实现对文本的深度阅读,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章从原始阅读下的预习批注、共鸣阅读下的圈画批注、思辨阅读...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为了践行这一理念,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前激发预习、课中引导感悟、课后拓展升华等环节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批注,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我思考、自主探究,努力让批注成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文阅读应该更注重学生在过程中的体验、感受和发展。而批注是一个个性化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圈点勾画对文本进行理解和发现,通过书写自己个性化的思考与作者进行思想的沟通,从而更深入地了解文本,更广泛地锻炼自己的文学思维能力,由此获得对于文本的独特理解,对作者赋予自我思考的认识,对自我能力的发展。既然批注是有效地引导初中生阅读的方式,那么如何运用批注式阅读方法,对未接触这种阅读方式的学生进行指导?我们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背景下,探究教学是备受广大教师青睐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灵活的应用,不仅可以给予学生自主阅读的文本,还可以驱动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创设情境、提出任务、实施评价这三方面入手,就如何应用探究教学引导高年级小学生阅读文本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9.
目前的语文教学,主要还是文本教学,而文本教学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引导学生阅读好像容易办到,而要让学生有效地思考,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前的语文教学,主要还是文本教学,而文本教学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引导学生阅读好像容易办到,而要让学生有效地思考,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