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源于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数学知识学习表现为3种形态:知识理解、知识迁移、知识创新.知识学习的3种形态生成不同水平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对数学核心素养形成的评价应当基于知识学习的3种形态.据此对数学核心素养分为3种不同水平,这种水平划分吸取了布卢姆模型、PISA模型的长处,又体现了数学学习的特征,具有理论性和可操作性双重特性.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活动获得的全部学习结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把全部学习结果分为“结果性”学习成果和“过程性”学习成果二个维度.“结果性”学习成果包括4种类型的知识(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和4个层级的智慧技能(知识技能、理解概念、运用规则、解决问题).“过程性”学习成果包括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在数学结果形成与应用过程中的数学抽象、数学推理、数学思维等;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在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中,体会认知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学的特点和了解数学的价值等;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有“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等.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构建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本文主要从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理解数学核心知识并主动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对数学学习活动进行设计,提升学生在现实情境和问题中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以挖掘教材内涵、建构知识联系、拓展思维能力为发展方向设计数学学习活动,力求指引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实现高阶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核心素养为数学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即指向终身发展、指向全面发展和指向深化发展。指向终身发展的数学学习应当是长效的,程序性知识学习的长效机制应当以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为前提。指向全面发展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灵活的,程序性知识所追求的不仅是"学以致用",还应是"活学活用"。指向深化发展的数学学习应当是具有生长性的,从已学习的程序性知识中寻找可迁移的生长点,追求迁移的深度。数学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应首先把握程序性知识的本质;其次遵循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基本规律,在陈述阶段落脚到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上,在转化阶段用情境变化中的数学问题替代重复的技能训练,在自动化阶段注重策略性知识的提炼;最后,深化程序性知识的表现性评价。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学科"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探索中的新课题.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点有关教学体会.一、数学研究性学习与数学教学1.数学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的定位数学研究性学习是面向全体初中学生的必修课,而不是只  相似文献   

8.
比例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也是学习更多知识的基础。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比例知识的应用不仅能够将复杂的数学问题有效解决,同时对提高学习技巧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就详细分析比例知识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巧妙应用。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数学教育重点在于发展学生数学理解、逻辑推理、分析思考过程等,该目标的达成需依赖具体的知识学习.研究从知识内容、知识呈现、目标要求以及与知识学习匹配的数学问题4个维度探讨澳大利亚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特点.结果表明,澳大利亚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学习内容在数量上变化不大,但空间、数的内容所占分量较大,推理、策略方面的内容是教材中重要的内容;教材编排体现了目标要求与学生知识学习心理顺序的一致性;在知识应用上,数学问题呈现强调生活情境;在问题的性质方面,有意义问题随年级递增,机械性问题递减.  相似文献   

10.
整体学习重在把握知识间的关联元素,准确理解知识的本质和内涵,厘清知识间内在联系,搭建数学思维的桥梁,以结构化的形式实现数学的整体学习.基于当下小学数学学习的困境,笔者分析整体学习的价值,帮助学生建构立体知识、探寻方法,形成思想的关联结构,丰富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与同伴、与学习资源、与教师之间进行的关于数学知识、数学体验、数学问题解决等方面的数学合作交流活动.数学教学应淡化单纯的知识传授,要从“关注知识”转变为“关注学生”,从“给出知识”转变为“引出活动”.  相似文献   

12.
学习小学数学起始课的数学内容、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数学活动经验等与学生后读学习数学有密切关系。教师在上数学起始课时,应以基础性和发展性作为教学的立足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挖掘"知识背后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
人的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相对,浅层学习是对零散的、无关联的内容不加判断的机械记忆,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缺乏关联.深度学习是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思考数学的本质,构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学习.深度学习是对学习内容中关键问题积极主动的理解、联系和结构的建立.通过遵循认知规律、深度学习数学概念;围绕学习主题、深度学习数学概念;把握数学本质、深度学习数学概念;构建知识结构、深度学习数学概念等方式,使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得到知识技能学习与思想方法培养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静态数学观下的数学体验于数学学习而言,仅存在工具意义,体验学习真正作为教与学的有效方式,必须以知识观的转变为前提。动态数学观下的体验学习,尊重学习主体的真实理解,关注数学学习的过程知识,关切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5.
<正>阅读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过程,它体现的不仅仅是读的过程,而且是动口、动手、动脑的有机结合、统一协调的过程.新课程关注学生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的形成,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倡导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而数学阅读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数学命题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数学逻辑与证明的基础,与数学概念、数学推理证明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对数学命题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数学问题的解决和数学知识的学习。本文主要从教师角度出发,通过对数学命题教学中常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各种数学资料、论文中出现的问题等的研究,提出如何在教学时有效地进行命题知识的引入,数学命题的整体学习,以及对简易逻辑知识的学习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新教材对数学学习知识的呈现与旧教材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很多知识都采用主题图的形式呈现.所谓数学主题图是指集中体现数学学习知识的图形、图表、图画等.主题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一大特色,形式多样又富有童趣,其意图在于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现实的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新教材对数学学习知识的呈现与旧教材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很多知识都采用主题图的形式呈现.所谓数学主题图是指集中体现数学学习知识的图形、图表、图画等.主题图是人教版小数教材的一大特色,形式多样又富有童趣,其意图在于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通过现实的生活场景、活动场景等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提供给学生探索知识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体现数学方法的开  相似文献   

19.
叶忠意 《中小学电教》2009,(11):109-109
<正>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意义对职高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方法指导必须从高一开始抓紧抓好。这是因为职高学生在进入职业中学之初,就形成了重技能学习轻知识学习的错误观念,再加上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法简单。进入职高后,数学内容拓宽、知识深化,数学从具体抽象,从文学到  相似文献   

20.
基于知识交汇的数学素养考查的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1对数学素养与数学知识的关系分析中可以看出以能力立意为指导思想的命题应坚持知识、能力与数学素养并重的原则,其中知识是有效载体,能力是预设目标,数学素养是内隐于知识与能力的思维品质;基于知识交汇的数学素养的考查,其构成应涵盖数学思维,数学化意识,数学本质,数学应用,创新精神,学习潜能与数学学习方式以及对数学美感和数学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