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散文的教学就应该在关注文本语言的基础上,强化对情感的观照,引领学生以散文的语言为载体,促进学生与作者情感的融合。在教学中,要依托画面,激活学生情感;要紧扣文眼,让学生体悟情感;聚焦对比,让学生融合情感;利用模仿,让学生表达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让散文教学更有效。  相似文献   

2.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发灵光。”要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走进并体验文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需要吸引力强、能激活灵性和浸润情感的“磁场”,需要运用“磁性”的教学语言,创设“磁性”的互动平台。在教学中,老师应该相信学生的潜能,努力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营造鼓励学生发表个性化看法的“磁场”。在教《小鱼的梦》这课时,老师充分创设情境,让学生戴上小鱼的头饰,把自己当成小鱼,伴着轻缓的催眠曲做个甜甜的梦。大家一下子就融入其中,个个思维活跃、想像丰富。有…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的理念下,情感教育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人文性评价逐步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因此我们的班级管理也应当突显人文情怀。教师如果能巧用情感去管理班级,就能激活学生隋感,让学生真正地参与班级管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下面就我多年的实践经验,浅谈自己的做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最近,连续听了几位老师所上的课题研究课,发现他们都把采访作为了激活学生身心、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有效手段。我觉得,这是符合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的。语文教学就要让学生学会依凭语言领悟言语者的思想情感,就是要让学生学会依凭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二者统一在采访过程中,就能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相似文献   

5.
"情感教育"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 《陕西教育》2004,(12):22-23
情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纽带,人们在对自己所接触的事物产生爱或憎的情感的同时,这种情感就会支配着人们的意识。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利用“情感”这一因素来激活学生思维,推动课程改革的实施呢?  相似文献   

6.
吴梅红 《考试周刊》2011,(70):129-130
本文就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因素,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激活学生的思维,创设让学生尝试探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3,(61):84-85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认识到情感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在教育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就能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情感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创新精神。只要教师带领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积极探索和实践,更好地实施情感教学,就能最大限度地激活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8.
音乐的悦耳需要演奏,情感的激活需要感受。没有感受就没有情感。作者的情感是寄寓于所描绘的形象中的。只有引导学生去认识形象,感受形象,“触摸”形象,学生的情感才能与作者相通。那么,如何能让学生“看见”形象,“触摸”到形象呢?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9.
最近,连续听了几位老师所上的课题研究课,发现他们都把“采访”作为了激活学生身心、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有效手段。我觉得,这是符合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的。语文教学就要让学生学会依凭语言领悟言语者的思想情感,就是要让学生学会依凭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二者统一在“采访”过程中,就能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要充满活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本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从情感入手,因为情感因素可以拉近作品与学生时空上的距离,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用学生能理解体会的情感因素作为媒介,催化出他们跨越时空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师的激情能够激活学生内心蕴藏的情感,能够让学生内在的感情和文本内的情感产生共鸣,让语文课堂教学轻舞飞扬。  相似文献   

11.
情感因素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应注重激活并欣赏学生的情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借助直观手段调动情感,借助姊妹学科深化情感,酝酿、创设、激发、培养学生丰富美好的情感并将它转换为写作的激情.  相似文献   

12.
朱熹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语文教学比作"半亩方塘",要让其水"清如许",就必须有"源头活水".新课改下的语文教材本身的内容是极丰富多彩的,而教学对象又是极具情感、极具个性的人.因而语文教学不能冉采用死填硬喂的传统模式了,要有活力才会有魅力.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激活语文教学,让语文教学的水"活"起来呢?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思考与实践,我认为可以从激活课堂、活用教材、激活学生几方面人手,使语文教学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13.
作者在《活:数学课堂的灵魂》一文中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课堂是生命交流的驿站,是思维碰撞的舞台。面对一个个有着丰富情感和充满个性的学生,我们应该相信他们的潜能,为他们创造交流的机会,同时也让师生展开心与心的交流碰撞。让学生在情感的互动中、在思维的碰撞中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数学教学过程,首先应该是一个让学生获得丰富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发现、捕捉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把具有开发价值的资源充分地挖掘出来,展现出来,让学生在“动”的过程中把他们真…  相似文献   

14.
有效教学情境的生动性与形象性,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所传递的信息,触景生情,激活思维。它视教学过程为一种特殊的活动过程,强调情境在学生认知、情感和个性行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教学认识的关键就  相似文献   

15.
"情是教育的根",教师若能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教学便成功了一半。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将丰富多彩的感情融入课堂,就能让语文课堂情感飞扬,就能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的"情"呢?如何让"情"溢满我们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1)斟词酌句品真情;(2)展开想象悟真情;(3)情真意切激真情。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还要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通过创设散发生活气息的情境、品读富于"情感韵味"的语句、表演感受"身临其境"的真实、续编激活"创意无限"的想象等策略,达到语篇以情动人的目的,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英语.教师走进生活才能让学生走进生活,调动学生的各项功能感官,设计深挖主题意义的活动,实现英语课堂的情感升华.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是作者情感的结晶.小学语文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情感教育又是贯穿于语文教育之中的.没有了情感的教育是冷酷无情的,剥离了情感的语文教育只能是一副空骨架.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的情感略谈点滴看法.  相似文献   

18.
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创建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能让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情感状态,激活学生记忆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使其更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培养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9.
吴云仙 《甘肃教育》2014,(13):58-58
正一、渗透情感教育的意义通过语文教学的过程,让学生情感得到充分的发展,能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撒在这块土地上。"这证明了情感因素在学生的成长中至关重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情感形成阶段,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对端正学生的品行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课本的学习,能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亲情、友情、爱国情等,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热爱文  相似文献   

20.
英语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中如果能正确把握情感教育,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品行,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