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地铁车站的机电安装项目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综合管线的施工与管理措施进行重点说明。在简要介绍地铁站综合管线施工控制原则的前提下,分别从施工技术要点、BIM模型、综合管理系统这三个方面,对类型项目的施工及管理工作进行综合化论述。  相似文献   

2.
厂区管线综合规划设计是综合协调各类工程管线的平面布置,合理安排工程管线各自的使用空间。是解决管线之间相互矛盾的有效途径,为管线的设计、施工及总图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是厂区管道设施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3.
结合近年来城市道路改造中的工程实践,谈一谈对城市道路管线综合设计的体会。重点对设计前收集现状、城市道路地下管线设计的综合协调程序、各种管线的特点和排布原则以及管线的间距和交叉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线路管道的建设飞速发展,通信管线管理工作采用计算机技术来管理,使整个城市的通信管线的建设与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自动化的管理。GIS技术的引入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通信管线网络规划、建设、管理等模式,以城市地理地图为背景,将数据采集数字化,实现网络规划、工程设计及施工建设、运行维护、资产统计分析、资料的输入和输出、通信综合业务、线路实时监控等的计算机管理一体化。本文主要介绍了通信管线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结构、功能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任克让 《科技风》2011,(17):191
城市建筑小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小区提供服务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应的小区正常生活和各种社会活动使建筑内各种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管线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本文对建筑小区工程管线综合工作的意义、管线综合各阶段工作的内容和各种综合文件的表达形式进行了扼要的探讨,从而为各工程管线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6,(2)
城市中的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由于其复杂性管理起来比较难,但是通过引入GIS辅助管理,能够实现信息的动态管理方式,为更好的城市规划和整体建设提供帮助。通过分析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系统建立的意义,以及系统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系统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提供科学合理的设计指导,为后期的城市地下管理管理系统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重庆合川天然气管线普查工程为例,说明地下管线探测的原理和方法,管线点测量的方法和精度要求。最后生成的地下管线数据库,能为城市管理提供方便的数据参照平台。  相似文献   

8.
钢铁企业是典型的流程制造业,其特点是资源密集、能耗密集,生产过程中伴随有大量物质和能量消耗。目前,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的能源形势十分严峻,其主要原因是能源需求的无序扩大,所以设计行之有效的能源管理系统,制约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是钢铁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介绍的钢铁企业电力管理系统,针对钢铁企业电力消耗和回收情况,以钢铁行业六个不同的生产工序和记录的历史电力消耗数据为依据,对钢铁企业电力资源能耗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钢铁企业电力资源的管理,实现节能降耗,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掌握城市地下管线的现状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排险的共同需求。建立基于GIS的综合管网智能化管理系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成为管线管理的一种必然趋势。文章就综合管网智能化管理研究做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0.
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资源消耗、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社会影响6个方面构建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运用灰色关联评价法,对武钢、宝钢、太钢和鞍钢4个钢铁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至2010年4家钢铁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水平逐渐提升,4家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水平对比结果从优到劣依次为:宝钢、鞍钢、太钢、武钢。  相似文献   

11.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南工作区存在地形高差大、管线多、铁路割裂工作区等特点,为南工作区管线综合带来了一定难度.通过对地形的分析,结合各专业提出的管线规划方案和建设方提出的要求,制定合理的管线综合方案,从管线平面排布、竖向排列、综合管廊的设置、道路横穿支管的设计等方面,解决南工作区管线综合的难题,力求达到:节约土地资源、合理布置管线、预留远期管位等目标,并在工程中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地下管线系统的发展也是十分迅速的,在我国数字化的地形图中,综合叠加了地面和地下的八大类管线和规划道路等基础测绘信息,从而对地下管线信息实现全面的、高效的管理,也能够为我国城市的各个相关部门提供优质的查询服务。然而,在对我国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的过程中,却始终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并且完善的管理制度,也存在着地下管线埋设混乱、管线资料的现实性差以及地下管线的设计、施工、测绘等部门的协调性差等问题,地下管线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就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我们应严格遵循城市规划管理的要求,查明我国城市地下管线的现状,掌握测量地下管线的方法,建立一个完善的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做好地下管辖测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从而更好地保证成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地下市政管线管理政出多门,权属复杂,许多施工单位在不考虑地下设施现状情况下野蛮施工,致使管线挖断,居民断水,燃气爆炸等事故,这在全国各地区经常发生。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能够有效的综合协调管理的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管理机制将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设立具有副市级管理权限的市政管线综合协调管理部门来统筹管理;二是建立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智慧市政管线管理平台;三是出台大数据背景下的地下市政管线管理办法,并配以处罚细则,避免出现法律界定的模糊区域,并通过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实现透明化、智慧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光缆网规模的扩大,网络复杂性的提高,管网维护工作的繁琐,对通信资源的管理和调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当前管线基础设施的管理和运维需求,研究并设计实现了可扩展的通信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对通信资源进行实时监测,并且满足功能模块的扩展需求,能够为综合管线的日常规划、设施查找、故障处理等业务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管线综合一直是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深圳市滨海医院工程作为特大型综合医院建设,涉及专业繁多,机电管线密集,由总承包单位对给排啦、通风空调、强电、智能建筑等系统的管道进行深化设计,对已有专业管线布排进行优化,以施工单位的现场技术优势,弥补设计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过程中矛盾的方面,从工期与经济效益上为项目提供可行性保障.本文通过对综合管线深化设计的过程控制,达到优化管线综合布置、合理有据的为设计图纸提高实际施工的可操作性、最大程度的避免返工及修改次数、降低施工风险及较好的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局部区域内部管线敷设位置紧张、管线杂乱无章、管线升级和维修带来的路面重复开挖等问题,设计开发适用住宅区、校区、厂区等局部区域的预制拼装混凝土小型综合管廊。对小型管廊的入廊管线、横断面设计、受力计算等进行研究,并利用ABAQUS软件对小型管廊在不同混凝土强度下和不同钢筋配筋率下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给水管道、低压电缆和通信电缆可优先选作小型管廊的入廊管线;设计的8种小型管廊单舱矩形截面标准段可满足抗浮、裂缝宽度和抗震等要求;设计时应合理选择混凝土强度和钢筋配筋率。研究结果可为预制拼装混凝土小型综合管廊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志 《今日科苑》2007,(22):51-51
对市政管线综合规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合理安排三种典型断面的城市道路各地下管线的管位;将所有电讯管线及有线电视管线做成小管沟;合理控制各管线的标高、管距;成立地下管线管理部门实施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8.
钢铁企业中,从循环水处理设施至各单元主车间的循环供回水管道不仅管径大而且数量多,常采用室外露天架空水道管廊敷设管线。针对架空水道管廊的设计方法,包括管廊平面与断面设计、管道支架的设置以及管道系统的排气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可作为实际工程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检化验管理项目的需求,设计了检化验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软件设计、编程实现、测试运行,所开发的检化验信息管理系统满足现代钢铁企业检化验工作的需要。笔者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管理流程和功能。该系统的成功应用对于实现产品质量的数据管理信息化,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地下管线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具体包括给排水、电力、通信、热力等内容,作为城市血管和经络,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保障。近几年淄博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市民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所需敷设的管线日益增多,且城市市容改造要求大量线缆下地,早已经密如蜘蛛网的各类管线有增无减,且各管线分属不同的管理单位,往往管线建设不能与道路建设同步施工。常出现道路已经竣工,管线还未实施的情况。建设综合地下管廊,可大幅度减少架空线和管线的检查井室,美化视觉景观。同时减少道路开挖,既减少了对交通的干扰,又避免了对整体风貌和安全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淄博高新区综合管廊的设计、施工及造价的研究,希望对行业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