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吉普琼 《西藏科技》2005,(7):28-28,34
本文从高中物理教材中关于“动能定理”的讲解为出发点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得出了对该定理深入广泛理解的方法和在对单个物体到物体系统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2.
变质量问题中能量的相互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光兵 《内江科技》2007,28(10):48-49
根据变质量物体运动的微分方程导出变质量系统的动能定理,并分析变质量系统中能量的相互转化过程,对有关文献中的说法进行讨论,最后运用变质量系统的动能定理分析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动能定理及相对论质量公式,对相对论动能公式进行了推导,并指出速度接近低速时,该公式过渡为一般动能公式,速度接近光速时,物体所有能量转化为动能。  相似文献   

4.
之前,尝试用三维模型剖析短跑前支撑运动。初步说明多维动能定理多维动量定理适用。并给出初检前支撑运动是三维运动地具体方法。解析短跑后支撑运动发现:该段损失动能占比为1/4,后支撑输出动能地效率为50%。用线段替代速度图线解析时,应使线段对应地速度图线为单调曲线。后支撑阶段摩擦力成因有二。例说后支撑阶段速度地波动。解析结果初步证明,多维动能定理动量定理适用于解析短跑地水平运动。新构建地模型、规律及方法可向多方面拓展。拓展了经典力学地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物理学习进入高中阶段,力学和运动学成为整个高中的基础和重点,而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是经典运动力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几乎所有的后期学习到的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实际上都是从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中推导出来的,是为简化研究物体运动现象得出的公式及结论。无论是平时做题还是高考,小车运动是高中学生进行运动分析的综合性题类之一,怎样对运动力学活学活用,使解题更加直观、方便和快捷无疑是物理学习追究的一个目标,我们先从一个较简单的典型题目入手分析,探求多种解题方法,获取捷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物体边缘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侦工作中的应用的不断广泛和成熟,对物体边缘痕迹检验技术进行思考,进而提高检验工作的准确性,为刑侦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就显得极为重要。提高物体边缘痕迹检验的准确性能够为公安机关的刑侦工作提供充足的证据,有利于刑事案件的顺利告破。针对物体边缘痕迹检验技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对信息化应用的范围不段拓展的过程中,对于物体连接和物体间沟通对话的信息网络物联网随之诞生。物联网的本质是通过网络装置在物体上的电子标签、二维码等信息采集,进行连接融合,从而达到智能的目的。4G网络具有传输高的特点,在物联网中已被广泛应用,本文就4G网络物联网在应用上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新物体识别实验是在非动机驱动的前提下进行的,在完全自由的状态下对实验动物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测试的行为学实验方法。新物体识别实验以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近年来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及应用。但由于该方法缺乏统一的实验标准,应用涉及各个领域,本文针对这一情况对近年来新物体识别实验的国内应用状况进行分类总结。  相似文献   

9.
利用特征进行物体识别已经是图形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的重要方法。着重对Haar特征、广义hough、SIFT/SURF3种强大的物体识别算法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这3种基于特征的物体识别算法的特点异同和各自的应用场合。指出:在设计物体识别算法时,一般都会综合几种特征算法,或在此基础上加入色彩等其它信息。  相似文献   

10.
褚明扬  戴妙良  吴明光 《科技通报》2010,26(4):582-585,590
视频分析的图像后处理中采用动静态混合阀值技术提取运动物体,并应用形状匹配法对提取的运动物体进行分类,提出巡更与智能视频分析绊线报警联动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安全防范集成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物体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与基于底层特征的物体识别方法相比,成分分析能够获得图像物体的一种鲁棒性描述,进而提高识别性能。针对成分分析技术,本文综述一些常用方法,包括属性学习、矩阵分解、LDA分析等,并说明它们在具体应用中的原理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上期介绍了有关无线电测向和定位的一些基本知识,这期谈谈雷达的原理和它在航海、航空方面的应用。人的眼睛能看冕物体,一般是因为物体能发光或反射光,而人眼又能咸受到这些光。若是物体不发光或照射它的光被遮没,那末人眼也就无能  相似文献   

13.
普通光学显微镜只能传递光波的振幅信息而丢失相位信息,因此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对透明和半透明的物体观察会丢失一些特征信息。植物纤维基本介于透明体与半透明体的状态,而透明物体对光只产生相位的移动而不能显著地改变光的振幅,所以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难以观察到棉麻纤维的局部细节特征信息。而微分干涉相衬显微镜所观察的物体是位相物体,因此应用微分干涉显微镜可以明显改善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4.
虎桂花 《科教文汇》2012,(9):122-122,129
物理规律是物理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牛顿的三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等这些规律在整个物理学中占主干地位。这些物理规律教学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物理规律课的教学设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基于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对运动物体信息提取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由于DSP自20世纪70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而DSP器件在应用过程中亦逐渐凸显出可编程、小型化、高速度等优势特点,为此,当代各行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实力,应注重引进DSP器件,就此提升整体动态物体信息提取效果,满足行业发展需求。本文从运动捕捉系统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运动物体信息提取方案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1,(12)
本文主要描述微分方程在物理模型中的应用。众所周知,诸多物理量都是借助微分方程得到的,本文首先通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的导出说明物体运动中蕴含着大量的微分方程,如:速度、加速度、曲率、挠率等。然后通过两个具体的物理模型并借助MATLAB来阐述微分方程在物体运动中的显著地位,进而说明物体运动与微分方程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
物联网是一项新兴的全球信息化工程,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即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的信息传递和共享。物联网技术成为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之一,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文章介绍了物联网的定义、特征和分类,然后探讨了物联网的技术架构、基本应用模式和产业链及其构成。  相似文献   

18.
视觉系统是机器人最重要的一个传感器。它被机器人使用以获取关于世界的信息并且能够为机器人导航。双目立体视觉的研究一直是机器视觉中的热点和难点。使用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可以确定任意物体的轮廓,并且可以很容易地确定机器人与在其附近的对象之间的距离。因此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可以应用在多个领域。本文讨论了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它使机器人定位一个物体,确定其与物体的方向,并接近该物体。解决这一任务的主要步骤如下:把边缘检测结果应用于立体图像,然后解析边缘形式,本论文边缘的计算采用Hough变换;并使用三角计算导出机器人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后,运用几何公式计算,确定物体的方向并最终完成接近物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牛顿第三定律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的基础根源,展现了物体相互之间作用关系。本文详细讲述了牛顿第三定律的基础内容,并比较了平衡力与作用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联和区别。结合例题分析了牛顿第三定律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通过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熟练掌握,能够有利于我们对物体建立完善准确的受力分析,灵活运用牛顿定律进行力学求解。  相似文献   

20.
光幕是在电子测量系统中应用比较多的一种设备。利用光幕可以测量恒速传送带上的物体的高度、长度或宽度等一系列的数据。为后面的电子系统提供相应的参数。本给出一种利用单片机来实现物体高度测量的光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