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011年,旅行类别的书在整体的纸质出版类别里面算是异军突起,表现尤为抢眼,在整体出版市场萎靡的情况下,这是难得一见的,《让我去那花花世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王福时 《出版史料》2006,(4):108-111
今年是伟大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70周年和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诺诞辰101周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决定隆重出版《前西行漫记》(原名《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以下简称《印象记》),让广大读者有机会看到这本尘封68年客观真实记录那一段历史的图书,了却我多年的心愿,我和许多关心这本书的老朋友都非常高兴。一很多读者想必都知道胡愈之在1938年翻译出版斯诺的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中文译成《西行漫记》),而鲜有人了解在这本书之前十个月还出版过一本有人称之为《西行漫记》雏形本的《印象记》,主要是因为当时这本书只印了5000册,…  相似文献   

3.
杂感的杂感     
2002年10月上旬,接到《出版科学》的一封约稿信,大意说,2003年3月,是《出版科学》创刊十周年,希望作者们能写些与编辑学及出版学有关的文章,以纪念这个日子。近十年来,我与《出版科学》编辑部一直有些联系,趁这机会,写些与自己从事过的专业有关的文章,讲些自己想说的话,那当然是好事。当时,就给蔡学俭  相似文献   

4.
2008年8月8日,奥运圣火点燃的这一天,我读完了齐峰同志的新著《纵论出版产业的科学发展》(以下简称《纵论》)。掩卷沉思,我生发出一个念头来,把《纵论》这本书推荐给出版界的同仁们,因为这是一本很值得咱出版人一读的好书。我敢保证,该书会让您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5.
一道 《出版史料》2001,(1):69-69
《隔膜》是叶圣陶的第一本小说选集。它的出版经过,叶圣陶说:“《新潮》出版的时候,顾颉刚兄要我写小说,我就写了几篇寄去。写小说并不是那时候才开头,在五六年以前我就写过二十来篇,多数是文言的,有三四篇是白话,从印本撕下来自己订成一本,一直没有想起印什么单行本,到现在,那本子不知道哪里去了。再说给《新潮》写了小说之后,接着《小说  相似文献   

6.
2015年9月的某一天,诗人小庄在微信朋友圈里贴出了一首题为《问答》的诗,让大家猜猜那是谁的作品,并提醒了我去看.诗只有寥寥十行,繁体铅字印刷,在语体方面,似乎并没有沾染时下的风气,综合来看,应是民国期间出版诗集中的一首.我猜不出作者,在网络搜索了一圈,也没有得到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正如果你的出版生涯中没有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如果你在做了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出版工作后,还没有遇到令你或激动,或悲愤,或爽朗,或郁闷的作者和作品,那肯定是相当苦逼的,至少很遗憾。我不能牛气哄哄地说我做了12年图书出版,经手的或者出版的都是优秀作品。为此,我常很苦闷。但这一次,我清晰而响亮地对你说:策划编辑《无极之路》《永不失望》,改变了我心灵的朝向!它注定将以一段激情满怀的岁月嵌入我生命的历程中。  相似文献   

8.
《八千湘女上天山》电视连续剧播出后,有多个年轻同事问我里面的情节是真实的吗?这不禁想起编辑《八千湘女上天山》一书时对我的触动和图书出版后在乌鲁木齐首发式及与主人公座谈会的情景,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深地感慨这部书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魏隐儒老先生的《书林掇英》一书要出版了。该书的整理者李雄飞是我的同事,知道魏老是我的老师,便想让我给这本书写个序,于是引起我思潮涌动,昔日和魏老相处的情景蓦地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0.
难忘的岁月     
我一生中经历的事情很多,有的已经渐渐淡忘,有的仍然记忆犹新。写在下面的这些文字,仅是那难忘岁月的片断,既轰轰烈烈,又真真切切。在《新少年报》担任经理 1949年6月上旬上海刚解放不久,一天,正当我协助市总工会布置庆祝会师大会会场时,接到通知让我立刻去团市委报到。我赶忙  相似文献   

11.
长篇历史小说《雍正皇帝》出版后,得到了读的好评,发行40余万册,并以中繁体字本在港台地区出版。曾先后荣获河南省政府优秀学艺术成果奖、湖北省出版佳作奖、“八五”期间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并被香港《亚洲周刊》组织全球华人学名家评选为“20世纪中小说一百强”之一。随着根据该书改编的电视连续剧的播放,再一次在全国掀起了阅读《雍正皇帝》一书的热潮。承蒙《出版科学》约稿,让我谈谈编辑体会,恭敬不如从命,我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如果说有,那只能是雪泥鸿爪,片言只语。  相似文献   

12.
2001年时,我还在上海辞书出版社《辞书研究》编辑部工作。12月4日,出版社党委书记朱明钰打电话给我,要我准备第二天出差去北京,说是有一本关于编辑出版的教材要编写、出版,社里考虑到我曾是《出版词典》的责任编辑之一,决定由  相似文献   

13.
出版与阅读     
出版与阅读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不是一篇小小的文章就能说得清楚的。受《山东图书馆学刊》编辑部的委托,让我谈一谈这方面的话题,我就只好从出版的变迁与发展对阅读产生影响的角度来谈一点自己对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近期,陆续读到中华书局新出不久的四册图书:《中华书局大事纪要》、《中华书局图书目录》(1992-2001)、《我与中华书局——中华书局成立九十周年纪念文集》以及《陆费逵与中华书局》。这是我国古籍出版的重镇——中华书局九十局庆之时推出的系列纪念性、献礼性图书。书目及大事纪要,可以让人简要直接地了解中华书局的贡献及历史;《我与中华书局》,则是同题征文的结集,收录了大量围绕中华书局涉及书、人、情、  相似文献   

15.
柳萌 《中国编辑》2005,(4):65-66
《说闲文丛》一套计3种图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后,据说在市场销路还算不错,最近逛书店又见冉版:在这套丛书出版之前,华夏出版社也出版过一套,书名是《生活艺术丛书》,而且这套丛书有8种之多。这两套丛书名字不同,内容却相差不多,都是受中外文化出版公司启发,没有中外文化出版公司的那套“五集”丛书,很难说会有后来的这两套丛书。  相似文献   

16.
陆哨林 《出版史料》2009,(3):124-127
今年第一期《出版史料》有吉少甫同志的遗稿《对一张老照片的回忆——答黄宝殉之女黄川问》,特别是那张“老照片”,让我感到特别亲切,因为我也保存着父亲遗留下来的同样的这张照片。照片中的许多人是我父亲出版生涯中的老朋友,有些还是他走上进步出版道路的引路人和支持者,都是我崇敬的前辈。  相似文献   

17.
保定市档案馆的革命历史档案中保存着一套完整的《保定调查》,长期以来我一直想弄清楚《保定调查》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版的,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最近我翻阅党史大事记,偶然发现。原来刻印《保定调查》的同志还健在,正是原保定市档案局局长离休干部石志坚同志。我赶紧与他进行联系,了解了《保定调查》出版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进军阿里》一书最近出版后,许多人问及我西藏采访体会,一下子勾起我心中的情感。其实,这些年,我曾6次赴藏区采访。但最难忘的是四年前的一次惊心动魄的采访,因为那一次差一点将命丢在雪域高原……  相似文献   

19.
新闻出版总署把2011年定为“出版质量年”.针对目前图书出版质量现状,这一举措是十分必要的.去年,先是“张悟本事件”让养生保健类图书失信于民,后是《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内容让孩子和家长大跌眼镜.其实,《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一书,就内容而言,即使让新人行的初级编辑审稿,基本也会判定为“建议不予出版”,但其却堂而皇之地出版并上了书架,归根结底还是利益在作怪.在出版社整体转企改制的情况下,经营能力会作为各社考核的重要指标,如何在“趋利”的情况下把好出版质量关是出版社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写的《"何头条"解读——头条新闻的捕捉与写作》一书出版后,新闻界同仁和一些爱好新闻写作的朋友,要我谈谈抓头条新闻的"诀窍"。为此还应邀去了几所大学讲了"这一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