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毛泽东诗人毛泽东相当讲究诗词的意味与创作手法。他与人谈诗词时不是提到“主题虽好,诗意无多”(《致胡乔木》,1959年9月7日)、“再则诗味不多,没什么特色”(《致臧克家》,1957年1月12日),就是提到“诗要用形象思维”(《致陈毅》,1965年7月21日)。下面摘引《致陈毅》中的一段: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政治生涯充满着诗的激情和浪漫,他的诗则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寓意。因此,研究他的政治思想常常“有诗为证”,研究他的诗词又总是需要借助政治背景的分析。笔者长期从事中共党史的研究,深深感到,要深刻理解毛泽东,需要把他的政治活动和诗词对照起来,进行比较研究,互相印证。本文就是试图作这样的尝试——通过毛泽东晚年的诗词来揭示他晚年的政治心态。1963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元帅因病逝世。毛泽东于同月写下了一首诗:七律吊罗荣桓同…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诗词具有无穷的诗味、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典型性;在毛泽东诗词“富有诗意的裁判”中,可以见出诗人多么了不起的革命精神和审美力度。毛泽东诗词高超的艺术成就是诗人高度重视形象思维和深谙艺术创作规律的文艺审美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诗人毛泽东相当讲究诗词的意味与创作手法。他号人谈诗词时不是提到“主题虽好,诗意无多”(《致胡乔木》,1959年9月7日)、“再则诗味不多,没什么特色”(《致臧克家》,1957年1月12日),就是提到“诗要用形象思维”(《致陈毅》,1965年7月21日)。下面摘引《致陈毅》中的一段: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思想在文学艺术上的表现形式。我们今天重读这些光辉的诗篇,仍会产生无限崇敬之情,受到很大的激励和鼓舞。这是由于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革命家,他具有特殊的革命经历。他不是单凭一时灵感作诗、填词,而是如他所说“在马背上哼成的”,也就是在南征北战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亲身体验、自然倾泻出来的,对读者能引起强烈的共鸣和反响。而且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诗人,他赋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又具备丰富的艺术表现才能。早年就曾背诵过两千多首古代诗词,并喜爱唐代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的作品。这些都有助于他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风格的形成,从而对读者饶有浓郁的美的感染力。毛泽东诗词又是艺林集珍。作者善于写诗,也善于改诗。他虚怀若谷,还常请别人为他改诗。从而使  相似文献   

6.
师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 ,最好是从读诗入手 ,能欣赏诗 ,自然就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毛泽东就是一位诗词爱好者。他的一生 ,不仅在临窗伏案时 ,就是在戎马倥偬之间也不断地默诵吟哦 ,写诗填词。据中南海毛泽东图书管理员统计 ,毛泽东生前认真批注、圈画过的诗词总计在1590首以上 ,一般性地翻阅、欣赏至少在2000首以上 ,凭记忆手书的有117首 ,许多是长篇叙事诗。泱泱诗国的文化甘露 ,浸润、哺育了毛泽东这位诗风雄奇的伟大诗人。著名诗人臧克家说 :“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今天我们…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诗词意新语工、独步诗坛.之所以如此,就诗歌创作的角度而言,一归于其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二归于毛泽东独特的人格力量;三归于诗人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与创新.此外,诗不厌改,也构成毛泽东的诗词观.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是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也是公认的诗人。这样的“四位一体”,使他的政治、军事理论著述充满了哲人的睿智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有不可驳辫的逻辑力量,同时也富有诗人的激情、诗的文采和感染力。同样,在他的一些诗词中,不仅有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大气磅礴,也具有含蓄蕴藉的哲学理趣。他的有些诗词看似“有感而发”、针对性很强“为时而写、为事而作”的“宣传诗”,但因其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就使之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性,有永久被人们喜爱、诵读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诗苑名手臧克家说,毛泽东同志“一生与诗结下不解之缘,虽日理万机,而胸中始终有个诗字在,念兹在兹,用心良苦”。(《毛泽东与诗》)毛泽东诗词用旧瓶装新酒,给业已趋向僵化的中国古典诗歌形式注入了生命活力,卓然成为二十世纪学园地中的特异花卉。它是诗人自身形象的一个侧面显现,有的是他政治思想、哲学观念的具象化、诗化,记录了光辉的革命业绩,反映了幻变的时代风云。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是诗人、政治家、理论家,同时也是军事家.作为“马背诗人”的毛泽东的诗词不仅记录了他个人的实践经历和心路历程,而且反映了20世纪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详细地梳理近年来毛泽东诗词史诗特性的研究成果对深化毛泽东诗词的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通过“文革”前夕 ,毛泽东集中创作的数首诗词 ,从创作缘由去解读毛泽东彼时彼际的思想、情绪 ;从毛泽东诗词诗意化地表达情致、心态的角度 ,去欣赏其诗词大多作为“政治诗”的艺术特色。毛泽东在诗词方面一直较为注重浪漫主义色彩浓厚、个性高扬的“三李诗” ,而不太喜欢杜甫的诗作。但到了他的晚年 ,随着心境的转换 ,在诗的意趣上却又不自觉地趋向杜诗的赅博沉雄。这不能不看作毛泽东诗词艺术风格上的一大转变。  相似文献   

12.
改诗是诗人提高诗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毛泽东的诗词同样经历了反复修改的过程.诗要用形象思维,改诗应重视加强字词的形象性,以形象的语词表达诗的意境,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诗是绘画性、抒情性和音乐性的综合体.诗的绘画性即诗的语言的形象性,诗的抒情性即诗的语言的感情色彩,诗的音乐性即诗的语言的抑扬顿挫.诗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格律化上.毛泽东的改诗充分体现了诗歌写作的特点,说明诗歌修辞应重视语象的可视性、语意的抒情性和语音的音乐性.学习毛泽东的改诗,不仅可以提高诗的写作水平,而且可以提高运用语言的修辞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诗眼”?“诗眼”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魏庆之《诗人玉屑》)。历代诗人在作诗填词时,都要反复锤炼,推敲字词的生动、形象、贴切、华丽。所以杜甫曾说“新诗改罢自长吟”。孟郊写道:“夜学晓不休,苦吟神鬼悉。”贾岛的“推敲”故事,更是成为诗人铸字炼句的佳话。 在教学诗同时,我们也应细心体味诗人炼字的用意所在,要结合诗词形象思维的艺术创作规律,咀嚼“诗眼”。有些字看上去倒也平常,但一经诗人洗炼的安排,就有特殊而深刻地表现力;有的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有的字创造了浓郁的意境;有的字点染了艳丽的色彩;有的字勾画了动人的形象;有的字具有重迭映衬或反复递进的关系;有的字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教师应抓住这些富有特殊表现力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举世公认的伟大诗人。他的诗词是从中国革命艰苦卓绝、曲折而豪迈的历史进程中升华结晶出来的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我国诗坛的瑰宝。同时,在他的诗词中,还记载反映了威武雄壮丰富多彩的中国革命各个历史阶段一系列重大的事件,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邃的哲理。所以说他的诗词也可以说是最宝贵的中国革命的诗史。“偏爱豪放,不弃婉约”是他诗词的风格。  相似文献   

15.
改诗是诗人提高诗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毛泽东的诗词同样经历了反复修改的过程。诗要用形象思维,改诗应重视加强字词的形象性,以形象的语词表达诗的意境,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诗是绘画性、抒情性和音乐性的综合体。诗的绘画性即诗的语言的形象性,诗的抒情性即诗的语言的感情色彩,诗的音乐性即诗的语言的抑扬顿挫。诗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格律化上。毛泽东的改诗充分体现了诗歌写作的特点,说明诗歌修辞应重视语象的可视性、语意的抒情性和语音的音乐性。学习毛泽东的改诗,不仅可以提高诗的写作水平,而且可以提高运用语言的修辞水平。  相似文献   

16.
尚炜 《襄樊学院学报》2013,(9):83-84,88
《毛泽东的诗路人生》按照毛泽东同志诗词创作的大致时间顺序,从各个历史时期毛泽东同志生活的地域为径线,创作的诗词作品为纬线,探寻作为诗人毛泽东的心灵史和感情史。着力捕捉诗人毛泽东在诗海遨游时的思想和感情跳动的浪花,竭力去触摸诗人超凡崇高的内心世界,去寻溯诗人人格意志发生、发展而至结局为主线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的历史渊源,去探究那些深藏在诗人诗词中的更坚实、沉重而动人的东西,并如同追踪伟人的足迹所深切体验的那样,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不但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是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雄视今古,气势磅礴而又深刻隽永,寓意无穷。读他的诗不仅在政治上能够领略深刻的哲理和革命的气质,而且在艺术上也是一种崇高的美的享受。毛泽东同志诗词创作能够达到这种炉火纯青的境界,是和他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诗作,不断修改那些欠妥之处分不开的。在近年发表的《贺新郎·读史》的手迹上,就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的几处改动。“流遍了,郊原血”中的“流”就是由“洒”改过来的。“一篇”原为“一遍”,“记得”原为“忆得”,“无涯”原为“涯”,诗人改作“穷”后又复改成“涯”。而末句的“歌未尽”,改成了“歌未竞”。这几处改动,都是颇具匠心的。以“洒”改作“流”而论,“洒”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在《给胡乔木同志的信》中指出:“诗难,不易学,经历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为什么呢?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说:“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基于此种原因,毛泽东同志甚至自谦为“还未入门”。毛泽东非常钟爱旧体诗词,用旧体诗词进行创作,他的诗作无一首白话诗。他甚至认为“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同上)本文拟对毛泽东律诗、律绝的格律作统计、分析,以体味其中的“冷暖”。毛泽东无五律公之于世,本文分析平仄律限于七律。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一字师”1952年元旦,原在东北大学任教,后调任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的罗元贞写信给毛泽东,趁着向毛泽东祝贺新年的机会,汇报了自己学习毛泽东诗词的体会,并就对他尤其喜爱的《七律·长征》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觉得这首诗颈联“金沙浪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浪”字,与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浪”字含义相同,认为这样重复不妥。因为这是历来诗家所忌讳的,所以他建议将“浪拍”改为“水拍”,以避免律诗中间两联对仗句的用字重复的现象。这样一改,“水拍”的“水”字,虽然与第二句“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雅好中国古典诗词。他圈画、批注过的唐诗有644首,涉及诗人97名。他读唐诗,不只是一般的吟诵以陶冶情性,还注意对诗旨、诗艺的正确把握。就作者言,毛泽东最爱读李白、李贺的诗,其次是李商隐、白居易、刘禹锡、罗隐的诗;从风格、题材言,他爱读浪漫气息浓厚的诗,情意深婉的诗,以及咏史怀古诗。在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活里,毛泽东都喜欢运用唐诗来表达思想、感情,论证观点。唐诗的风神、意韵、气势、格调、语言等,对他的诗词创作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