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体育是学生人生体育中的一个阶段,并不是学生人生体育的最后环节,而只是一个起点。人的一生都应该致力于体育活动,致力于体育锻炼,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我们要认识到体育将贯穿于学生一生的全部时间,也包括他所处的各种场所,体育无处不在;其次,学生在校期间要强调教师给学生必备的体育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兴趣,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教会学生继续学习、锻炼与再提高的能力,重视教学生锻炼的方法和对学生品格的塑造;此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真正将"健康第一"贯彻始终,为终生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中学校体育的目标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掌握终身锻炼身体的科学知识,技能与健身方法;陶冶学生的情操,并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体育教育的科学管理,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然而,学校体育教育却长期把锻炼身体、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作为目标导向,严重地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据有关报导,1995年北京某  相似文献   

3.
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而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传授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对终身体育的实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分析我国60年来学校体育课程考试变化的历史背景、主要动因,总结学校体育课程考试变化的作用和意义,探讨了升学体育考试的教育政策和教育学的理论意义。我国学校体育课程考试的主要变化特点是考试由阶段性向选拔性发展,考试的规模由小变大,考试的级别由低变高。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推进过程中,体育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学校体育考试由成就考试到升学考试,将有利于提高体育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学生锻炼身体,扭转学生体质下降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总结体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模式,有助于进一步科学创建体育特色学校。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体育特色学校的内涵、创建模式以及典型个案。研究认为:学校体育文化、体育特色项目、体育特色活动、体育特色课程是构建体育特色学校的重要内容,其中学校体育文化是核心;体育特色可以与其它特色并存共建特色学校;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过程,也是部分薄弱学校走向优质学校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与归纳等研究方法,解读学校智慧体育教学的概念,介绍智慧体育教学的案例,从更加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更易形成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能够有效降低教学过程中意外事故发生概率4个方面分析了学校智慧体育教学发展的优势,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详细论述了学校智慧体育教学发展的困境。最后通过基础支撑路径、动力加速路径、监督实施路径和激励奖惩路径4个维度提出学校智慧体育教学发展的路径建设方案,旨在为推动学校体育改革,促进智慧体育教学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一、学校体育的重要作用1、学校体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与自尊,培养竞争意识,体验体育活动中的成功喜悦学生对于各种运动项目的技能技巧,都有一个从不会到基本掌握再到完全熟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付出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努力达成既定的目标。当既定的目标达成以后,他们会有一份成功的喜悦。这些都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表现充满信心,提升自尊,进而养成珍惜生命、积极进取、乐观开朗、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手段,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9.
终身体育是一种以自觉自愿为特征并能持续终身的自我锻炼过程。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应起始于学涯初始,并贯穿于整个学涯时期不同学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之中。在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遵循体育意识产生的规律和教学特点,连续地不间断地帮助他们去认识体育活动对健康的作用。通过学校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思想有机的联系,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以保证自己体育爱好与锻炼习惯的连续性,进而实现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衔接。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就是在进行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自学、自练的能力,大力开展快乐体育,以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最终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终身体育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体育贯穿人的一生:二是体育存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终身体育的这种时间连续性和空间广泛性特征,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一、终身体育与中学体育的关系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中,学生处在6—19岁年龄段,是从学龄儿童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关键时期,也是有目  相似文献   

12.
从终身体育的观点探讨体育教学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组织形式。曲宗湖就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加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依据终身体育的观点,体育将持续人的一生,它将是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等体育教育层次构成终身体育的教育全过程。本就从终身体育的观点来探讨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状况并不理想,"多元发展"的目标形同虚设。影响学校体育目标实现的主要原因是学校体育目标的内容存在不合理之处、学校体育目标实现过程存在障碍、学校体育评价对目标调控失灵。  相似文献   

14.
运用搜集文献资料、进行社会调研、分析比较等方法,以国内外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为背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阐述了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学校体育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应包括身体、心理、文化和思想等诸多方面,具有多元性。现代学校体育教育要以健康为目标,突出个性化,培养创新意识,同时要努力开发学校体育的连带功能,只有这样,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才能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5.
曹强 《体育教学》2014,(11):22-23
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锻炼身体,除了健身和运动技能外,同时也注重培养智力、社交、情感方面的能力,达到发展身体、发展运动和动作、发展智力、发展社交,促进人的整体发展,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全面发展的人,这也是我们嘉兴市南湖区体育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近年来我们着重从课堂教学转型及校园体育活动方式转变为抓手,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氛围,积极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健康的身体。  相似文献   

16.
学校运动会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从小学到大学一般每个学校每年都定期举行一次学校运动会。通过各年级、各班之间的比赛,可以促进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他们积极锻炼的意识。学校运动会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竞争与协作、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给学生展示自我特点和运动特长的机会;给学生成功与失败的情感体验。但是,受竞技体育运动会的影响和之前我国学校体育运动会发展较慢的影响,传统学校运动会的设项大都是竞技运动项目为主,多数都是专业大型运动会的翻版。传统学校运动会陷入了这样的误区:混淆了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本质区别,把竞技体育等同于学校体育,脱离学校体育教育的实际,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体育审美的角度考察学校体育,探索体育作为一种艺术所包含的美是什么?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进行美学教育的可能性;论述体育课中进行美学教育的原理和任务;阐述体育美学教育如何运用在学校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学校体育1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学校体育界曾先后4次大规模地借鉴与移植国外学校体育.国外学校体育的先进理念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借鉴中,不能盲目照搬、简单移植,而是要从中国国情出发,走借鉴与融合的、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之路.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与科学》2019,(5):46-51
采用案例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以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学校体育政策文本作为分析工具对学校体育政策底层回应梗阻现象进行研究。研究认为:1.民国前和新中国成立后到2000年前学校体育政策具有相似性,在学校体育政策的顶层设计方面都历经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非正式的意见指导跃升为法律层面的过程;2.学校体育政策的制定都出于现实问题的倒逼,具有被动的外生型植入的特点;3.学校体育政策施行的悖论及其困境源于"重文轻武"的文化惯习、体质健康的手段异化为目的以及在底层执行阶段都处于碎片化和虚化运行;4.学校体育政策顶层设计和底层有效执行的重构,首先,在观念上要对体育概念、体质教育、健康和学校体育进行认识论的再出发树立"大健康"观;其次,在政策方面,要兼顾强化学校体育政策法律的刚性保障和可操作性以及建构学校体育政策相关主体的文化认同;最后,在体育发展方式转变以及新时代学校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学校体育政策更应该注重体育以人为本和育人为本的价值统一。  相似文献   

20.
依托学校体育构建社区体育体系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终身教育与终身体育的实施过程中,学校体育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不仅仅是面向在校学生,而且要将学校体育的功能扩大化,去影响社会。立足这一观念,文章分别从当前社会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学校体育在服务社区体育建设上的优势以及依托共建的双赢局面等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依托学校体育构建新型社区体育体系的原因,希望能够对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发展有所贡献,使二者在相互依存、相互扶助中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