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门听觉的艺术,音乐的一切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听觉。"听"的习惯和技能的发展是所有音乐教育的一致目标。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认识到"倾听"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在欣赏教学中教给学生倾听音乐的方法,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一种倾听习惯。结合自己的教学感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2.
音乐的“非空间造型性、非语义性”特征,决定了它是一门纯粹的听觉艺术。从音乐欣赏的角度看,人们对任何一部音乐作品的把握都离不开听觉,没有听觉的体验就没有音乐欣赏。可以说,音乐是为了人的听觉而存在的。那么,是不是具有听觉的耳朵都能欣赏音乐呢?也就是说,音乐欣赏究竟是被动地接受呢还是主动地参与?一般人或许认为,欣赏音乐也就是听音乐,而“听”这一活动本身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是对某一存在物的感知,是对某种刺激物的反应。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表面上看,音乐欣赏只不过是用耳朵去听,通过听觉感知某一对象,但是…  相似文献   

3.
杨立 《教师》2011,(22):113-113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此,音乐教学活动离不开音乐听觉实践。《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这就要求音乐教学要从听入手,从感性入手,从感受入手,以聆听、欣赏、鉴赏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而不仅仅只是在"感受与鉴赏"的学习中才这样做,要将这种原则贯彻到任何一种学习与音乐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有利于准确把握乐曲的形象和情绪;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有利于理解他人和尊重他人,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明素质。  相似文献   

4.
李月霞 《成才之路》2012,(32):58-59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倾听就是凭借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训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不仅对欣赏音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学习音乐、表现技能的必要前提。只有让学生学会倾听,才能不断地接触、参与音乐,从而让他们走进音乐艺术的殿堂。一、歌唱教学中的倾听1.倾听"老师"的声音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相似文献   

5.
正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这就要求音乐教学要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培养学生对音乐良好的感知能力作为重点突出出来。只有在教学中让学生听足、听精、听细,才能不断强化他们对音乐音响的辨别、感受和记忆,逐步丰富音乐体验、培养听觉感知,最终使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得到提高。当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因其自身的特点要求,在"听"的安排上是充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是我们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基础。然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倾听"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不少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唱"上,忽视了"听"的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听"是接收音乐信号、处理音乐信息的起步,关于倾听的音乐教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音乐新课标》),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耳朵”即“倾听能力”。美国著名音乐家艾伦科普栏曾说:“你要理解音乐,就没有比倾听更重要的了。”“倾听”属于有效沟通的必要部分,狭义的倾听是指凭助听觉器官接受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广义的倾听还包括文字交流等方式。“倾听”不是简单地用耳朵来听,它也是一门艺术,“倾听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进而得以提高的,从小培养音乐的“倾听能力”,它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欣赏音乐、体验音乐和创造音乐以及掌握表现音乐的技能技巧等诸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如何有意识地、科学地、系统地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需要一个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多年来,我在学习和教学中总结出了一点经验,想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由于它与其他艺术的表现手段和表现方式的不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一是听觉艺术;二是时间艺术;三是诉诸情感的表演艺术。音乐教学必须掌握这三个特点,遵循音乐艺术的规律,才能使音乐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音乐是听觉艺术。教学中“发展听觉是最重要的事情”(舒蔓:《论音乐与音乐家》)。一个人的听觉应该具有听辨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基本音乐要素的能力,具有感知这些要素合成的主题、旋律、乐段、乐章等整体性音乐结构的能力,具有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和思想意境的能力。教学中应该从培养这些能力入手训练学生的听觉。如训练学生辨别音高的能力,可根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听音记谱练习:低年级学生听记单音和简单的旋律(先是听老师唱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听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音乐教育,既不是培养作曲家,也不是为了培养演奏家,而主要是培养合格的听众。"由此可见,学会倾听音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培养学生乐于倾听、认真倾听和善于倾听的习惯和能力,已经成为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此,我在音乐的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对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培养进行了一次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一门“听”的艺术,离开了听则无“音”可言,更无“乐”可谈。音乐必须通过“听”达到审美体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听是基础,听是根本,听是技巧,只有用倾听贯穿音乐活动的始终,才不背离学习音乐的初衷。“D o”——给学生一个倾听的音乐空间从本质上讲,音乐是一种纯粹的、超越现实声响和非具象事物的声音艺术。需要倾听,用心倾听,才能体验和感悟音乐的内涵。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束缚,有的教师过多地运用一些形象化的语言向学生诠释音乐作品,或者过分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讲解和技能训练,把原本完整的音乐…  相似文献   

11.
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多沿袭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跟唱、听唱、机械模仿等传统教学模式。这种被动倾听的读谱学唱教学割裂了音乐语言与身体语言、心理语言的沟通,使得音乐课堂枯燥乏味、沉闷,学生喜欢音乐却厌烦上音乐课。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本能听觉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赏能力,是低年级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2.
冯萍 《成才之路》2013,(6):60-60
对于孩子来说,首先要善于倾听——这是学习的关键。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会倾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培养学生愿意听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和能力,已成为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一、让学生在激励中愿意倾听场景一:音乐课上学唱《小树叶》。由于两段节奏不尽相同学生唱第二段时容易被第一段影响使唱歌走调,教师示范后叫一个学生歌唱,检查是否唱对。这时仍有许多学生要唱,还有其  相似文献   

13.
<正>多动症即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在儿童期很常见的精神失调。面对这些实际问题,光有爱心是不够的,我尝试以音乐多元化的元素帮助我校多动症学生,让他们在音乐中感知快乐,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一、发挥听觉优势,用音乐欣赏为多动症儿童开启静心的大门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依赖于听觉,倾听是现阶段学生重要的学习习惯,对于多动症儿童而言,倾听的质量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但是,让他们安静下来仿佛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正>音乐是美的艺术,听觉的艺术,声音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的最基本的性质就是审美性,它是通过音乐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美的音乐、优秀的音乐作品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从而去创造美的人生,美的世界,使他们成为情操高尚、趣味高雅的人。一、音乐的审美功能音乐的审美功能可以表现为可以使人们感到身心愉快,从而陶冶性情,提高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一门倾听的艺术,"倾听"是学习音乐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乐于倾听、学会倾听呢?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经验,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倾听的有效性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以期让学生能在积极参与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能够静下心来细细聆听每一个音符。  相似文献   

16.
教学背景: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它通过流动的音响,陶冶人们的情操,使人得到美的愉悦与享受。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如何在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与感悟呢?我们开展了一次题为《春来了》的探讨课,力求创设丰富的情景,以听觉为先导,让学生在听中学、听中思、听中做、听中创,充分感受听觉艺术的迷人魅力。  相似文献   

17.
正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音乐活动中,欣赏者是通过听觉去获得体验的。音乐家科普兰说过,"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音乐只为听觉存在,人们只有通过倾听音乐才能品赏音乐、理解音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一、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面部表情比教师的服饰更要。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一门倾听的艺术,"倾听"是学习音乐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乐于倾听、学会倾听呢?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经验,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倾听的有效性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以期让学生能在积极参与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能够静下心来细细聆听每一个音符。  相似文献   

19.
<正>音乐欣赏是音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是让他们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音乐欣赏不仅可使幼儿接触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开阔他们的音乐眼界,丰富他们的音乐经验,发展他们的想象、记忆和思维;而且还能在音乐的欣赏过程中,培养幼儿听觉的敏感性和良好的倾  相似文献   

20.
根据相关的小学教育纲要,小学音乐的教学受到了极大的重视。而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加强听觉训练不仅是学习音乐活动的需要,也是终身教育必不可少的,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听觉展开想象。音乐不同于美术,它是无形的艺术,看不到也摸不着,因此需要学生在聆听的同时,展开想象与联想,将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与熟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将无形的音乐与实际的符号联系起来,自主探究的感受、体验并表现音乐。由此可见听觉在学习音乐活动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听觉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