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作为言语交际的重要补充形式,非言语交际能传递言语交际难以表达的事物、意念和情感。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语言的交际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调动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去参与理解并作出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反馈。在教学中,教师恰当运用体态语、手势语、副语言和空间语非语言交际,对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非语言交际作为人类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交际中起着语言交际无法替代的作用,而外语教学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基础,因此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拟通过介绍非语言交际的功能和特点,非语言交际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来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成功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单靠语言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相应的语用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应用语用学知识,既能让学生了解语言的形式结构,也能让学生根据语境恰当、得体、灵活地使用语言。语用学理论对外语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能够解决外语教学中因化差异而引起的一系列语用失误问题,显提高学生的话语理解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非语言行为是人类交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人类际中起教语言交际无法替代的作用。本讨论了非语言交际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非语言交际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还应着力培养其非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跨文化交际中,有一半以上的信息是由非语言手段传递的。可见非语言手段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由于传统的外语教学只注重语言本身的学习与理解,忽略了对于不同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了解与掌握,这对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埋下了隐患.如果我们能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语言教学与非语言教学结合起来,势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外语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给跨文化交际所带来种种弊端,阐明了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并指出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多渠道的向学生传授文化背景知识,学生也应该多方面的了解和掌握语言中蕴涵的文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8.
人类交际分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外语教学也应该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能力上下功夫。故而,本文着重讨论非语言交际的作用、非语言行为在跨文化中意义上的差异以及在外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即:注意文化差异,重视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与目的语相一致的非语言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非语言交际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语言交际共同形成交际的完整过程,深入研究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与外语教学,非语言交际与跨化交际,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跨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社会文化因素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与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化在语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外语教学中,我们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还要传播社会化知识,以培养他们的跨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包括五种要素,即四种语言能力(听、说、读、写)和社会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