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杲 《出版视野》2005,(5):9-10
刘杲同志是我国资深出版家,在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位上退下后,一直担任中国编辑学会会长。在今年8月25日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开幕式上,他第一个宣读他的论文“出版改革莫忘图书质量第一”,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坚持图书质量第一,就是坚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第一”并提出了出版社改革或改制的五条标准。请你认真读读这篇重要论文,它对你的工作,尤其图书质量的提升会有很大裨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关于当前繁荣出版事业的思考宋镇铃江泽民同志今年1月19日同出席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同志座谈时强调,要切实重视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政治业务水平,努力培养一批全面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贯中西、联系实际的理论家,一批坚持正确...  相似文献   

3.
一、质量意识进入21世纪,图书市场的空间将会更加广阔。然而,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不能变。编辑工作的质量决定出版物的质量,是实现图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编辑工作既要适应市场,以多方面、多层次的优质出版物满足读者需要,又不能片面地追求市场,以市场为惟一目标,降低工作的要求和出版物的质量。要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社会主义物质舞人,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舆论环境。因此,在图书编辑过程中,不能根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闻改革的逐步深入,报业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报纸反差错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党报面对市场,说到底是面对广大读者,一丝不苟地提高报纸编校质量,增强报纸可信度,赢得社会赞誉度,既是提高办报水平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坚持以“读者为本”,体现着党报一以贯之的对读者的尊重。  相似文献   

5.
《新闻窗》2005,(1):37-37
贵州民族报1月1日第7版《负心汉横眉冷对结发妻/七旬爹怒诉逆子泪涟涟》一文,由于编校工作粗糙,差错或疏漏较多。差错如“淋沥(漓)尽致”,“变本加利(厉)”,“这2个月杨永萍究竟是怎样渡(度)过的?”疏漏如“哄骗70龄的父母”,一般应讲“70高龄”或“70岁”;“一起带到回”,应为“带回”;“今年6月28日”,应为“去年”;“赶去了家门”,  相似文献   

6.
对于期刊来说,编校质量是出版物质量的基础,是内容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可以确保期刊稳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影响到作者对期刊的评判,是编辑人员和校对人员应该始终遵循的原则性问题。编校质量对于期刊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是十分重要的。目前,编校质量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作者投稿阶段、内容录入和排版阶段、编辑阶段和校对阶段等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编辑人员高度重视。本文针对提升期刊质量展开论述,分析了影响编校质量内容的因素,并且针对提高编校质量提出了改进措施。出版单位需坚持“三审三校一读”制度,培养一批专业的期刊编辑人员和校对人员;期刊编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学术规范,牢记编辑人员和校对人员的责任与使命,进一步为提高期刊编校质量履行个人岗位责任。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闻改革步伐的逐步深入,报业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报纸反差错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党报面对市场,说到底是面对广大读者,一丝不苟地提高报纸编校质量,增加报纸可信度,赢得社会赞誉度,既是提高办报水平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在坚持以“读者为本”,体现着党报一以贯之的对读者的尊重。  相似文献   

8.
《出版视野》2004,(4):42-43
中国编辑学会与中国版协校对工作委员会于2004年6月21—24日,在重庆市召开了“加强与改进图书编校工作座谈会”,邀请出版局(社)主管图书质量的领导同志、校对部门负责人和校对研究人员共5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审读制度与杂志质量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学 《编辑学报》1995,7(3):152-153
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协对科技期刊的审读都有明确的规定,并已列入科技期刊的管理办法之中。 坚持审读制度类同于坚持产品的检验制度。科技期刊是科技信息交流的精神产品,也是编辑出版的物质产品。既然是一种产品就应该有严格的检查制度,这种检查是编辑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其重要意义有三个方面:一是发现重大错误或遗漏,可及时更正或补充;二是发现办刊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随时研究解决,不断改进和提高杂志质量;第三,坚持审读也是上级主管部门和主办单位对编辑出版工作的一种监督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坚持三审制度,提高图书质量中国书店出版社赵安民三审制的必要性我国出版界的审稿程序历来遵循三级审稿制,即责任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三级审稿,各有任务,各有侧重点,三者分工合作,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即鉴定书稿质量,决定稿件取舍,又对决定取用...  相似文献   

11.
廖有谋  田翠华 《编辑学报》1993,5(3):151-154
任何科技期刊要坚持自己的宗旨,完成自己的使命,必须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期刊管理工作也必须以质量管理为中心,这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尤其在当前,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十分迅速,科技期刊必须时刻紧随科技的新进展,组织高质量的报道,以适应社会的、时代的需要;另一方面,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  相似文献   

12.
加强环节质量控制提高期刊整体质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保证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正常运行,提高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环节质量控制,包括:坚持办刊宗旨,确保期刊的政治质量;坚持质量第一原则及三审定稿制度,严把审稿质量关,确保稿件的学术质量;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实施编辑加工三重把关制、责任编辑责任编委双责任制,严把编辑加工、校对、制版、印刷、装帧等环节质量.  相似文献   

13.
科普期刊必须坚持“科学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普期刊必须坚持"科学性"牛二芳【太原】科普期刊在科学普及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由其特殊性决定的。科普期刊一般为月刊或双月刊,出版发行周期短、信息量大,有优于科技图书的一面;又因其内容叙述较为详尽,不同于新闻报道,有优于报纸的一面;再因其可以反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油脂》杂志是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论述了《中国油脂》杂志的精品期刊之路,着重介绍了《中国油脂》杂志提高期刊质量方面的经验。如对在跟踪国内外油脂行业前沿学科与技术和最新成果方面;在编辑加工中严格审稿、坚持三校制度,坚持创新的精益求精的编辑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中国油脂》杂志编辑委员会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叙述;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强化了《中国油脂》杂志编辑加工工作,从而使《中国油脂》杂志以较高的编辑质量和学术水平赢得广大读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论书刊质量对编辑素质的反作用潘艺林【重庆】在现有文献中,许多人已经看到了编辑素质对书刊质量的重要影响,但却很少有人意识到书刊质量对编辑素质的反作用。我们认为,编辑素质与书刊质量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编辑素质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书刊质量,而书刊质量也会...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年底、2007年年初,在抓出版物质量方面,有两件引人注目的事:一是新闻出版总署宣布把2007年作为“出版物质量管理年”;二是中国编辑学会随后以“确保编辑产品质量,奉献优质精神食粮”为主题召开迎春茶话会,人民出版社等36家出版单位和网站在会上发出倡议书,提出从编辑工作入手,向差错宣战,并制定了“八个坚持,一个实施”等九项措施,请管理机关、行业协会、社会各界和新闻舆论严格监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始终关注你     
编辑同志: 在期刊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档案管理》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坚持朴实无华,(编:谢谢认真关注我们的读1以求真务实的办刊作风,呈现在读的面前。这正是《档案管理》长盛不衰之生命力所在。刊登的章注重知识性和可读性,章时代感强,现代意识浓,绝大多数都能调动读苦阅度兴趣。让读看到的是以人为本的精品佳作,权威实削的有用信息。K期阅陵,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8.
《出版视野》2004,(4):20-21
由中国编辑学会、中国版协校对工作委员会主办,由重庆市版协协办的“加强与改进图书编校工作座谈会”于2004年6月21日到24日在重庆市召开。6月21日上午,会议开幕式上,首先由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市版协副主席缪超群代表重庆市方面和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市版协主席陈夷茁热烈欢迎来自全国出版界的同行。然后由重庆市版协常务副主席李书敏介绍了这次会议筹备和安排事宜。大会正式开始后,与会者听取了中国编辑学会常务副会长邵益文的讲话和专程从北京赶到会场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读处处长辛广伟的报告。  相似文献   

19.
谈编辑培训与市场经济梁子杰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又为我们绘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伟蓝图。我国的出版事业在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基本前提下,也势必要走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  相似文献   

20.
《中国编辑》2007,(3):65-67
为响应新闻出版总署将2007年作为“出版物质量管理年”的号召,2007年4月13日,中国编辑学会编辑规范专业委员会(筹)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召开了编辑规范学术讨论会。会议由筹委会主任熊国祯主持,筹委会成员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华夏出版社、中华医学会期刊社、编辑学报、清华大学学报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二十余人到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