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华文明与美洲古代文明亲缘关系图证(3扶桑圭表韶华宝忠双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文明肇端于太阳杲木扶桑丘墟坛台文化。杲木为以巨木纪日历的表木。杲木最初是天然生长的巨大树木,这种树木生长在高山顶上,以顶为平坝,四周环以山而又较为低矮;并以四周的山峰及其上所...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着古老的文明史。有多古老?古史相传,中华文明始于黄帝,他被尊为“人文初祖”。其时代距今约四千五、六百年。近四、五十年来,多说中华文明有史4000年,是以夏王朝开国计始的。近十几年,国人又多说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是以考古的一些新发现为依据的。究竟何是何非,争论得难解难分。焦点集中在青铜何时问世,文字何时形成,国家形态何时出现等等。荆山铸鼎——冶铜起源《史记》望有则神话:黄帝来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成,有黄龙下迎黄帝,黄帝驭龙升天了。荆山,在今河南省灵宝县境。相传,黄帝铸鼎时曾在山下湖中汲水,故…  相似文献   

3.
正连成一体的欧亚大陆被称为"世界岛",在这个巨大的世界岛上,有一条东西方贸易与文化的交流沟通大道——丝绸之路。中国的新疆和敦煌,位于这条东西方大通道的中间地带,古代称为西域。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选择敦煌,是一种历史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黄帝时代及黄帝陵的整修李颖科一、黄帝时代文明初创的历史特征与黄帝陵古朴的外在风貌根据文献记载和相关的考古发现,黄帝当生活在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上古时代。而当时正是中华文明草创的重要时刻,人们常说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说的就是这...  相似文献   

5.
礼,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古代社会“别身份,明等级”、稳定社会、加强统治的政治工具。它在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关于礼制的起源,学术界诸说纷纭。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或结合文献,或立足考古材料,或两者并重,提出了各种起源说,如祭祀说、巫术说、阶级压迫说等.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4月2—6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北大学承办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与民族伟大复兴"学术交流会在西安隆重举行。大会共收到论文七十余篇,来自海峡两岸及海外的七十余位学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一、黄帝陵与黄帝文化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黄帝文化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习近平同志提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其中重申了两个重要的思想:其一,中华文化的源头,应该从5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开始算起;其二,对中华文化应该有一以贯之的把握。虽然我们在对中国历史的一般陈述中,也普遍提到5000多年文明的特色,但是在客观的考察中,对中华文明在5000年前初始阶段的  相似文献   

8.
<正>中华文明有什么特色?中华文明是人文文明与政治文明的结合。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和日本学者池田大作的对话集《展望21世纪》说:"(中国人)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上、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中华文化共同体以儒学为主导,但并没有阻碍其他学派思想文化的传承发展,在思想文化的融合会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唐宋时期,儒道释相互融会,将中华  相似文献   

9.
作为历史悠久且持续发展的城市之一,成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没有被充分的认识。随着近些年考古发掘的进展和相关研究的深入,成都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从文明史视阈考察成都的形成、发展与变迁,可以看到:成都不仅是巴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秦统一巴蜀后,成都以其特殊的地理区位成为中国三大经济带的交汇点,中国内陆对内对外开放的交通枢纽、经济枢纽和文化枢纽,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增长极和动力源。随着21世纪陆海经济时代的来临,成都的战略地位再次得到提升,未来将在中华文明复兴的进程中发挥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北朝至隋唐时期黄河流域的西域胡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阳光 《寻根》2006,(2):35-41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黄河文明,在中华文明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地位非常重要。黄河文明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不断地与周边地区文明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北朝至隋唐所处的中古时期是黄河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民族融合的加剧,大量胡人的进入,使得黄河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显现出胡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华文明5000多年历史,从黄帝开始。由于时间相隔久远,黄帝和我们今天的具体历史联系,目前还有不清楚的环节或方面。比如,夏朝以后的历史我们大体清楚,黄帝到夏朝之间的历史就有很多不清晰的地方。中华文明起源问题,依然是史学界尚未解决的重大课题。黄帝文化研究,正可以作为其中一个专题,弥补、填补和丰富之。我们现在对黄帝的看法,深受司马迁黄帝观的影响。黄帝和我们今天相差5000多年。但我们说中华文明有5000多年的历史,没有中断发展进程。我们  相似文献   

12.
《寻根》2016,(6)
正在福建、台湾等地,人们常说:"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这句话是说这里陈、林、黄、郑四姓的居民很多。其实,除了福建、台湾两省,在东南亚和世界其他地方,这四个姓氏的华侨华人也不少。关于这四个姓氏是怎样迁移到闽、台等地去的,已有一些学者作过介绍。但是,关于这四个姓氏的源头和祖根,专门详细探讨的文章还不太多。如果溯源寻根,陈林黄郑这四个姓  相似文献   

13.
英国寻龙记     
段宝林 《寻根》2016,(4):26-28
正龙是中华古老的图腾。我曾经在中央电视台《中华文明之光》系列节目中讲过《说龙》,也写过不少考证和分析龙文化的文章。我对西方的龙也很感兴趣。据说,西方的龙是邪恶的,所以2008年奥运会时,我们提出以龙为吉祥物时,就被否定了。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实学、近代新学,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这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文化资源与宝库.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家张岂之先生撰著的《经学、理学与关学——论张载在中国思...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明与美洲古代文明亲缘关系图证(2)太极万象□韶华宝忠双太极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特质之一,就出土文物所见至少已有6000年的历史。图1中①1~①5为湖北屈家岭文化(距今6000年~5000年)太极图。图①6为中国伏羲先天太极八卦图。太极图的阴阳两仪由...  相似文献   

16.
正世界文明史,悠悠数千载,我们自诩华夏上下五千年,但中华文明并非世界最早的文明,世界最早的文明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和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但为什么时隔千载后,中华文明依然熠熠生辉,而前者却成为了"化石"?这值得我们深思。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世界几大古代文明早已中断,唯有中华文明经5000多年而绵延至今,中华文明有如此强劲的生命力,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不妨选取一个角度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田君 《寻根》2010,(6):10-14
<正>说到中华文明的缘起,论者大多溯及炎、黄,"炎黄子孙"已成为海内外华人的精神纽带。炎、黄并称,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然而对于炎、黄之关系,历来纷言聚讼,颇多异说,有待澄清。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古老的计算方法,中国珠算以蕴含超量数学信息的口诀与算盘相互配合,就能达到近代数学的计算难度。千百年来,珠算在中国广为流传,既是历代中国人自然界与宇宙中关于数的传统知识与实践活动,也是古代中华文明智慧的重要结晶。  相似文献   

19.
赛珍珠的几个世界:文化冲突的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的几个世界》(My Several Worlds),是美国女作家赛珍珠1954年出版的回忆录的书名。1892年她出生四个月就随着当传教士的父母来到他们在中国的传教地清江,后又迁往镇江。她在回忆录中生动地记叙她那特殊的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养成。她说自己怎样“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长大——一个是属于我父母的,狭小的、白人的、清洁的、长老会的美国人世界;另一个是广大的、温馨的、欢乐的、不太清洁的中国人世界,而两者之间可说并不相通。在中国人的世界时,我说中国话,举止  相似文献   

20.
一童年的记忆中,爷爷说的磨坊箐是故乡最远的一处山名,爷爷说他的父亲也说不清它原先叫什么名,是早前从宁蒗、凉山一带迁来的彝族同胞选在那幽僻处建了个水磨坊而得名的。那里长满茂盛的原始森林,长年烟雾迷濛,涧水叮咚,树木荣茂。林间常有野猪、熊等凶猛野兽出没,危险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