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颖 《世界文化》2003,(3):11-12
西蒙·德·波伏娃(1908—1986)是西方当代女性主义的先驱。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她就以其观点新颖大胆的专著《第二性——女人》而著称于世。在这本被称为“女性主义的圣经”的理论名著中,她论述了“女人并非生来就是女人,女人是被动地变成女人”的这一中心思想,揭示了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男人是如何利用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优势,制造出关于女人的种种神话,强制妇女接受下来而永远处于从属的“女人”的地位,书中宣扬了“男人们自己作主,女人们也自己作主”的平等理想。可以说,正是由于《第二性》一书,人们开始认识这位惊世骇俗的女子,这…  相似文献   

2.
放眼世界的民族,几乎都有人类起源的美丽动听神话故事。在古埃及是奴姆神在陶器场内造出了男子和女人;在希腊是普罗米修斯神用泥土造出了人;在基督教是上帝用泥土造了男人亚当,亚当又抽一根肋骨变为女人夏娃。我们中国古代流传的神话故事,则是女娲氏用泥土造男人和女人,吹了一口气使他们又有了生命,与“神”或“上帝”造人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3.
一个美国人第一次到法国工作一段时间后,别人问他对法国的印象。他说,这里的男人都打领带,女人都不穿裤子。和美国人的轻松、随意风格不同,法国男人上班期间一律打领带,哪怕质料不好的领带;而女人一般都穿裙子,哪怕冬天也很少穿长裤,特别是正式场合。但你可知道,法国女人为了得到和男人一样穿长裤的权利,经过了约100年的奋斗。其中,女作家乔治·桑的作用非凡。1804年7月1日出生在巴黎的法国女作家乔治·桑,是被其同时代人公认的最伟大作家之一。雨果说:“她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特别是,其他的伟人都是男子,惟独她是女性。”乔…  相似文献   

4.
在湖南省江永县及其毗邻一带,曾经有一种流行于女性之间的神奇文字符号——“女书”。在这里男女说一样的话,可是写不一样的字。男人用方块汉字,写男文,读男书。女人用女人的字,写女文,读女书。这种女书男人不认识也不过问。女字就成了女人独有的字,  相似文献   

5.
大理的女人,从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弯腰,然后就一直弯着腰走进坟墓。她们弯腰不是因为谦恭,更不是为了舞蹈,而是去背负重物和干重体力活。她们要下地播种、施肥、收割,还要到建筑工地上背水泥、背砖瓦……骡马能驮的,大理女人大都能背;骡马不能驮的,大理女人也能背。大理女人生活的环境大多在高山峡谷和高寒山区。在大理的很多村寨里,女人是一个家庭里的主要劳动力,她们是男人的精神支柱,是一家人的主心骨。艰难的处境迫使大理女人得弯着腰去面对生活。她们得弯腰和男人一起去建房子。她们和男人建出了一座座具有大理特色的无限延展的柳暗  相似文献   

6.
请客     
正儿子一走,家就空了。男人还行,男人天天上班,没什么感觉;女人不行,儿子一走,女人的心也空了。儿子在家待了五天,她跟着忙碌了五天,儿子一走,她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望着儿子留下的那些痕迹:散乱的被褥(儿子总是不愿意叠被,她其实最讨厌不叠被,但她能容忍儿子),吃过的小食品袋,想着儿子懒散的模样,就什么也干不下去了。女人的生活本来很有规律。提前退休后,她也焦躁了一阵子,和所  相似文献   

7.
大爱无言     
时间:当代,夏天。 地点:东北某农村。 人物:男人——40岁,农民。 女人——38岁,男人的妻子,农民。 云霞——13岁,男人和女人的女儿。 王老太——60多岁,村中老妇。 [舞台最好是一个转台,虽然是小品,也涉及场景的变换。充分发挥戏曲表演的写意性也可以解决“转台”问题。[幕启。男人和女人就像斗公鸡似的对峙着。两个人呼呼地喘气,谁也不说话。  相似文献   

8.
我在过去的文章里曾经多次提到过我的爷爷,尽管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他在我出生时的25年前就已经离开人世。爷爷上世纪初从滇西高原崇山峻岭中的剑川坝子走出来,到昆明以北一个偏僻的小县城——禄劝谋生,1925年正值年富力强的壮年突然病故。我曾经在文章中写到:在以往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剑川坝子,老百姓都以读书考学为荣,不愿蜗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我家也和大多数普普通通而又不安于现状的家庭一样,从爷爷辈开始,男人闯荡世界,女人在家主事;男人江湖马革裹尸,女人在家操劳一世。如今,我的爷爷远在昆明黑龙潭边一个坐北朝南的山坡上,残枝败叶中一冢坟茔形影单只,昏黄的夕阳下几蓬蒿草在风中悚悚抖动。而奶奶也在家乡县城  相似文献   

9.
正曹雪芹在其《红楼梦》第二章中借宝玉之口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而在西方,亚当却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圣经·创世记》2:23)东西方对人类的出处有着截然不同的想象:东  相似文献   

10.
男女趣闻     
众所周知,男人比女人体力强,个子高,身体重。但是你可知道,女人游泳比男人好。她们比男人活得长:女人的平均寿命中是77岁,男人则是70岁。然而,上了年纪的男子比同龄女子显得年轻,由于女人分泌的皮脂腺较少,所以她们的皮肤比男子平均早衰老10年。另外,男人的皮肤比较厚,因此抗风吹日晒的耐力也比较持久,而皱纹则多是这种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并非生来就是女人,而是后天变成的。男人要求女人奉献一切。当女人照此贡献一切并一生时,男人又会为不堪重荷而痛苦。——波伏娃西蒙娜·德·波伏娃是20世纪法国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她的显赫声名缘于作为一位文学家和存在主义学者在文学界和思想界卓越的成就,以及与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奇特恋情。虽然她的作品和她的个人生活始终备受争议,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她是20世纪法国作家中的大师级人物。她的无可置疑的才华,使她成为法国文学史上最有地位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但是,人们往往记住了成功的男人,而那个在背后的女人,会在历史的烟尘中消失无踪。说到娜芭尼闼·黛芜·森,很少有人知道她是谁,如果把名字换成另一个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或许很多人会有如雷贯耳之感。而娜芭尼闼,曾经是阿玛蒂亚·森背后的那个女人。  相似文献   

13.
正什么味儿?大蒜?洋葱?亚西比德盯着来参会的斯巴达人,不得不承认,他们跟雅典人完全相反。这些人口臭,不勤洗澡,不用香水,也不染发。男人要么头发疯长,要么剪成寸头,女人也剪寸头——要是他们的刀具再发达一点,肯定就剃光头了。区分性别的唯一方法大概是女人比男人更强壮。人的大脑总爱在紧要关头胡思乱想。亚西比德平复了心情,开始  相似文献   

14.
王梅 《世界文化》2003,(6):29-30
“男人三十一朵花”,这句中国老话,要是放在好莱坞的话,至少可以往后推个20年。一样的皱纹、一样的白发,长在女人身上叫做老,但长在某些男人身上,那就成了一种叫“味道”的怪东西。这些过了50岁还是风度翩翩的“老男人”,就像经过岁月沉淀的酒,老而弥香。年轻的小伙子们可以说自己帅、酷、英俊,但要论风度,论气派,论身价,还得乖乖地给这些年过50的“老男人”让路。皮尔斯·布鲁斯南———英俊得令女人窒息不愿意也得承认,1953年5WORLDCULTURE月16日出生的皮尔斯·布鲁斯南,到现在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了!著名的《人物杂志》用了近乎肉麻…  相似文献   

15.
东方女性一向以贤良淑惠著称,长期以来,中国妇女满足于做贤妻良母,几千年沿袭下来,中国的女性似乎就显得有些温柔贤惠有余,英明果敢不足了。因此,社会就被男人们所独霸。偶尔从男人统治的夹缝里脱颖出一个女人来,即被冠以“巾帼英雄”。“女强人”之类的词儿来,把一个活脱的女人弄得不知所措。于是,多年来我一直想采访一位既不是传统的贤妻良母,又不是那种让人敬而生畏的“女强人”。我相信女人就是女人,她们之所以强并不是因为具有男性荷尔蒙的缘故。然而,当我第一次见到石桥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诸葛虹云女士时,我还是…  相似文献   

16.
名导演谢飞的电影新作《益西卓玛》,描述的是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历时半个世纪的情感纠葛。女人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她叫益西卓玛,是西藏一个不知名的村子里的娃子,也就是庄园主奴隶。男人却个个不平凡,一个是剽悍无羁的赶骡人加措,一个是拈花惹草的庄园主贡萨,还有一个是曾经青梅竹马尔后献身佛业的桑秋喇嘛,  相似文献   

17.
封存记忆     
男人和女人认识三个月了。说认识,其实就是相互记住了昵称。他们都觉得对方和网上的许多人不一样,很多上网的人用假名说假话,他们是用假名说真话!每次说起一个话题,他们总会有聊不完的话。说到时政、文学、  相似文献   

18.
    
3年前,洛南的云峰山上,一个女人救了一个男人。那男人很怪,很文气,三十来岁,也没多少悲相,咋看咋不是该死的人。可那男人就是去死,站在岩头上喝酒,喝罢摔了瓶子,就要往下跳。就在这时,有人尖声喊救命,就在身后,女的。  相似文献   

19.
侯颖 《世界文化》2005,(7):28-29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很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你比年轻时还要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年轻时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貌。”这是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在小说《情人》中写的一段话。那是一个让人震惊的故事,13岁的法国少女和三十多岁的中国男人发生在越南的一段深沉而无望的爱情故事。玛格丽特·杜拉斯以小说《情人》(L’Amant)获得1984年龚古尔文学奖。在此之前的一年,该书就销…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世界里,有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冒险家在景仰他,男人在向往他,女人轻薄他,历史学家、文学家在研究他。他会让你想起拉伯雷笔下的巨人,畅饮人类知识之河,精通多种学问;他会让你想起堂吉诃德荒诞不经的游侠生涯,但是他的冒险远比与风车作战、把乡村客店当做城堡来冲击、耽于漫无边际的幻想更为精彩;他会让你想到好色之徒唐璜,但他绝非伪装爱慕、恬不知耻、玩弄诱骗女人成性,而是真诚地追逐女人,女人也以真诚的热情回报他;他会让你想到卢梭等伟大的自传作家,但他的自传《我的一生》不仅是为个人立传,也是为整个世纪立传。巨人、堂吉诃德、唐璜等人生活在虚构的文学世界里,而他生活在真实的历史世纪里。他的一生本身就是诗歌,就是小说,甚至比诗歌和小说更绚烂更精彩,他就是卡萨诺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