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哭三毛     
三毛死了。我与三毛并不相识,但在将要相识的时候三毛死了。三毛托人带来口信嘱我寄几本我的新书给她,我刚刚将新书寄去的时候,三毛死了;我邀请她来西安,陪她随心所欲地在黄土地上逛逛,信函她还未收到,三毛死了。三毛的死,对我是太突然了,我想三毛对于她的死也一定是突然,但是,就这么突然地三毛死了,死了。  相似文献   

2.
我发现妈妈的包里有一本陈旧的书。劣质的封面上写着《哭泣的黄玫瑰》。不知道她是从哪里淘来的小道书籍.纯粹出于好奇,我拿出来看了一下。主角是那个台湾女作家三毛。写到了她的死,是自杀死的。10年前的1月4日,三毛用一支丝袜结束了自己在人世间的流浪。  相似文献   

3.
三毛吾友     
在一个余晖散乱的黄昏,我和那个梳着麻花辫、身着牛仔裤,背一个大书包的叫三毛的女人,不期邂逅在路上。我们似乎前世就已相识,而今生的相逢只是老朋友久别后的重逢。一个会心的微笑,扫尽了所有  相似文献   

4.
三毛说:与向上的心合作。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三毛的话很自然就闪现在了我的脑海中。从主题的意义上说,这篇文章是积极健康的,思考的是生命的深层次的问题,尽管作者最后的结论的内涵小了一些,但我依然喜欢。  相似文献   

5.
读她     
我曾经在脑海里虚构过那么多的形象,或美好,或善良,或勇敢。他们却都是死的,我无法用简单的想象和我苍白的文字,赋予他们生命。我羡慕三毛,简单的人,一如她的名字。我羡慕三毛,羡慕她的勇气。住在撒哈拉沙漠里,与一望无边又变幻莫测的沙漠为伴;在加那利群岛,和丈夫荷西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在她的笔下,所有的东西仿佛都活了过来。与荷西捉鱼去卖,在海边大叫着彼此的名字,在加那利和荷西厮守,却没有到终老。那些情节,我仿佛亲眼目睹一般,是那么真实。读三毛的书,就像是在读一个鲜活的生命。我想去三毛去过的地方,我想去流浪,然后对刚刚认识的人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可  相似文献   

6.
读懂三毛     
三毛死了。只用了一只丝袜,这位才女就像一阵风一样走了。  相似文献   

7.
亲爱的小狗     
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你们了,你们还好吗? 记得我和你们刚刚相识的时候,是在两年前夏天的一个下午。  相似文献   

8.
记得还是我几岁的时候,看过连环画《三毛流浪记》。从此,三毛这个旧中国苦难儿童的化身就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这个生长在红旗下的孩子,第一次懂得了苦和甜,爱与恨。时隔二十多年,书中关于“人非草木”、“炭画黑衣”、“人不如狗”等情节,我不仅能讲,还清晰地记得有关的画面。前不久,有幸再次看到重版的《三毛流浪记》。不同的是,这次是和我五岁的独生儿子一起看的。“爸爸,三毛的爸爸妈妈呢?”孩子问。“他们都饿死了。”书上没有具体介绍,我猜测地回答。“三毛睡觉怎么不盖铺盖?”“他太穷了,没有钱买。”“那三毛为啥不上幼儿园?”“……”我语塞了。孩子与三毛之间的距离实在太遥远了,可一时又想不出有什么好办法缩短它,只好说:“那是旧社会,三毛是个苦孩手,哪能象你现在在这样吃得好,穿得暖。”孩子不再提问了,  相似文献   

9.
我乐于跟我的未成年的孩子探讨这样一个问题:我死了,你怎么办?你死我也死!孩子激动地说.说这话的时候他6岁.我看到他在这样说的时候脸是涨红的,情绪很激动、很气恼.  相似文献   

10.
当我用手指轻快地敲击键盘的时候,不由得想到当代人在虚拟的数字化世界里如何真实地生活的问题。我想到一个女人,她只因一本地理杂志的吸引,就独自走进了撒哈拉沙漠;她只因如实袒露了对家庭在经济、体力、精神方面的感受和婆媳之间的琐事,居然也吸引了千万读者的眼球;她为无拘无束地逛街而惬意,她为施舍给流浪汉一张船票而牵肠挂肚,她为普通的石头痴迷,甚至差点落水……说实话,我并不是三毛迷,“三毛热”似乎也早已经退潮,而吸引我的,完全是三毛对生活的那份真实、坦诚!君不见,中原某省三任建设厅长无一例外地“前腐后继”,一面高举“廉政”…  相似文献   

11.
再读三毛     
三毛的书对我来说是不陌生的,很早就曾读过她的《哭泣的骆驼》《撒哈拉之恋》等集子,只觉得她是一个奇异的女子,选择了一种奇异的生活方式,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传奇的世界。虽然她的书对我很有吸引力,但总觉得她离我们很远很远。后来知道她来到了大陆,又很快回到了台湾,最后惊闻她自杀。三毛去世后,曾引起很大一阵子的三毛热,然而我想,三毛终究是寂寞的,因为我们不懂三毛。很多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在书店里随手拿起了一本《三毛经典作品》,随便地翻了翻,那些熟悉的文字忽然于我有了一种全新的感受,于是便买回家,以便好好地再读三毛。因为知…  相似文献   

12.
我乐于跟我的未成年的孩子探讨这样一个问题:我死了,你怎么办?你死我也死!孩子激动地说。说这话的时候他6岁。我看到他在这样说的时候脸是涨红的,情绪很激动、很气恼。一是他气恼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存在,二是气恼这个问题必须回答并且总被问起,三是他知道母亲会死,他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3.
我喜欢三毛     
我爱三毛的书,我喜欢三毛的写作风格,更佩服三毛这样的作家。三毛所写的书全都是她的真实生活经历。有些同学不爱看别人的自传体文字,可我不然,对陈平女士的作品十分喜爱。她的性格、脾气无一不在文章中表露出来,让人看了有喜有悲有笑有泪。三毛19岁离家,49岁回国定居下来,30年来在外行走江  相似文献   

14.
张琳 《幼儿教育》2012,(Z1):32-33
我对张乐平笔下的"三毛"有一份特别的感情。说起来我与"三毛"的结缘,源于我曾几次组织有关《三毛》的漫画欣赏教学活动,过程曲折多姿,值得我回味。一、适得其反那是我评上"教坛新秀"不久后组织的一次公开课。出于对美术的喜爱,我选择了漫画作品《三毛》作为美术欣赏活动材料,帮助幼儿感受"三毛"这一漫画形象的独特魅力,引导幼儿了解旧社会儿童的苦难生活,这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孩子无疑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想说就说的“大杂院”,你带着自己深思熟虑的观点来做客,带走的,是你想得通的“耳边风”。NO.1请大家告诉我,我该不该这样做?青木:昨天下午,我路过金鹰购物中心的时候,看到了一位盘坐在木板上乞讨的小哥哥。他的左腿已经残疾了,反绑在身上,衣服也非常破旧。当我从他身边走过的时候,他伸过来一个破盆子,我看到了他黑漆漆的手。我觉得他很可怜,就给了他5角钱。回家后,我把这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我很傻。我想问问大家:我该不该这样做?◆小橘:应该!我们都要有爱心!◆风筝飞上天:真惨!我觉得他比《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还惨!◆小美:我从…  相似文献   

16.
闫锦秋 《初中生》2012,(2):62-63
正我的学名叫闫锦秋。不过,在家里,家人都不喊这个名字。喊什么呢?那可就多了,我一个一个介绍吧。我刚出生的时候,头上的毛很少,看过《三毛流浪记》的爸爸随口就叫我"毛毛"。从此"毛毛"就成了我的乳名。但奶奶有时候  相似文献   

17.
微言微语     
黄桐别人对你说的话,做的事,从来不能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对别人说的话,做的事,才能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感悟思考三毛我们经历了过去,却不知道将来,因为不知,生命愈发显得神奇而美丽。生活缓缓如夏日流水般前进,我们不要焦急,我们三十岁的时候,不应该去急五十岁的事情,我们生的时候,不必去期望死的来临。这一切,总会来的。  相似文献   

18.
生命在路上     
曾卫维 《南昌教育》2005,(B09):131-133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学会了行走,我爱走的种子或许来源于李白、三毛、余秋雨?这样的文学,当初给了我怎样的诱惑!那些属于别人的行走中的智慧,可能来自生活中的人们,也可能来自祖先之笔,更有可能来自自然之子。  相似文献   

19.
生命     
张渊 《南昌教育》2005,(3):28-28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学会了行走,我爱走的种子或许来源于李白、三毛、余秋雨?这样的文学,当初给了我怎样的诱惑!那些属于别人的行走中的智慧,可能来自生活中的人们,也可能来自祖先之笔,更有可能来自自然之子。  相似文献   

20.
三毛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名字叫做《蝴蝶的颜色》,其中一段写到:那时候怕老师怕得比死还要厉害,面对她的时候,大半眼光不敢直视,可是明明显显地可以看到她鲜红的嘴唇,还有胸前的一条金链子。在那时候,老师便代表了一种分界, 也代表了一个孩子眼中所谓成长的外在实相--高跟鞋、窄裙、卷曲的头发、口红、项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