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德阳黄许镇及邻近乡镇方言中常用词“咖”不同于城区的西南官话,具有丰富的语法功能和独特的语法特征.本文对其体现出的多种时体特征、作为结构助词和语气词的用法、以及在比较句当中的作用分别进行了语法分析。结合黄许的湖广移民史,从“咖”的历史演变我们可以看到黄许方言同西南官话、湘语及客家话等方言的一些联系。  相似文献   

2.
信阳方言特殊的语法现象论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信阳方言总体上属于北方方言的中原官话,但受下江官话和西南官话的影响较大,存在许多不同于中原官话和普通话的特殊语法现象,带有某种交融性的特点。本文举例式地分析了“子”尾词、“可”式句和双宾句,从构词和句型两大方面论述信阳方言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3.
广西境内的资源县由于历史、地理、移民等因素,与湖南南部湘语区关系密切,其方言一般认为属湘语.但在湘语与西南官话接触的语言环境中,方言间接触和影响频繁,资源话语音、词汇、语法等都受到以桂林话为代表的西南官话的影响而发生了演变,具有了某些西南官话的特征,因此资源话是具有一定西南官话特征的湘语.在西南官话的影响渗透下,资源话的湘语特征正在不断萎缩,西南官话特征逐渐增强,其发展趋势是逐渐向西南官话靠拢.  相似文献   

4.
甘肃方言特点举要(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中、南部汉语方言分属于兰银官话、中原官话及西南官话.本文归纳、比较了数十个县声调、声母、韵母的同异,并从语法角度进行了人称代词、“数-量-名”结构及介词“拿”的音读与用法的比较,为官话方言下位分区提供实证材料.  相似文献   

5.
云南方言是在江淮官话基础上形成并演变的。其语汇丰富多彩,语音和语法也颇有特色。本文将从文字、古今词义演变、用法等方面分析、考释一些典型的云南方言古语词。  相似文献   

6.
杨静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5):9-11,62
安康汉滨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但其方言中却活跃着一个中原官话区没有而广泛存在于西南官话、江淮官话等方言区的句尾助词"在"。本文描写了安康汉滨方言句末助词"在"的句类、句式分布情况及其语法意义,并将其与西安方言、成都方言、英山方言的同义表达句式相比较,指出安康汉滨方言因为受周边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混合特征。  相似文献   

7.
他砂汉语的"去来"句是不同于周边西南官话的一种较为特殊的句式,其"去来"一词语音形式是汉语,但语义及语法功能却是土家语的。这种特殊的句式是受当地土家语影响而产生的,是语言深度接触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宜昌方言儿化现象初探胡海关键词现代汉语;宜昌方言;儿化现象(一)从全国的方言分布区划来看,宜昌方言属于官话区的分支──西南方言,是较为典型的西南官话。宜昌方言同其他方言一样,与普通活比较,在语法上没有突出的差异,词汇用法上大同小异,在语音方面则存在着...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括了陕南汉阴方言词汇语法的特点,依次介绍词义的演变、构词法和句法.汉阴方言属西南官话,具有浓郁湘语特色.从汉阴方言这一小小窗口可以窥视汉语表达的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10.
樊华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6):63-66,104
遵义方言和重庆方言同属西南官话的成渝片。二者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相似性,尤其是儿化程度明显高于西南官话其它方言片。  相似文献   

11.
汉语普通话中名词的重叠现象较少见,仅限于亲属类称谓和少数带有量词意义的名词可重叠,但在隶属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中,名词重叠是普遍存在且突出的语言现象。本文以重叠式名词的结构类型为经,地域分布为纬,从类型学视角来描写了西南官话重叠式名词的结构类型,分析重叠式名词的语法意义及语法功能,比较了普通话与西南官话重叠式名词的共性与差异,同时归纳了西南官话重叠式名词内部的蕴含关系,并从名词重叠的历史层次、认知方式两方面解释了西南官话重叠式名词较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近年来,在网络等媒体中"被X"的用法屡见不鲜,例如"被自杀""被幸福""被小三"等。这种用法不同于传统的"被字句",但它和"被字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被X"句式是传统"被字句"的演变,具有一定的修辞效果。本文受刘大为《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以及陆俭明《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的启发,简要分析了"被X"这一修辞构式。  相似文献   

13.
《湘南学院学报》2019,(3):79-84
重叠(Reduplication)现象广泛存在于汉藏语系、南岛语系以及南亚语系等语言中,是汉语重要的形态特征。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认识到汉语中的名词不仅能够重叠而且能够重叠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在西南官话区,名词重叠现象普遍存在且特征突出。从语言类型学视野出发,发现整个西南官话区的重叠式名词在类型和用法上都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这说明西南官话区的语言内部蕴含共性;主要厘清西南官话区重叠式名词的类型特征,并分析构成西南官话区重叠式名词的动因。  相似文献   

14.
"合"字不仅具备动词的语法功能,而且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产生了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用法。"合"的语法化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由不及物动词转变为及物动词,再由及物动词向副词和形容词演变,介词的用法当衍生于副词性的"合",连词的"合"当是由介词性质的"合"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讨论陕南混合方言韵母和声调的演变类型。陕南方言按接触关系分别为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中原官话与西南官话、江淮官话与西南官话,韵母变化结果呈两种类型: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接触或是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接触韵母读音都发生了变化,而中原官话与西南官话接触、江淮官话与西南官话接触的韵母读音没有发生变化,变化主要表现在知三章合口字和遇通摄合口明母韵母上。声调除安康宁陕江口回民方言仍维持在关中方言而没有发生变化外,其他各点均发生变化。其变化类型是:陕南西部只是调值发生变化而调类没有发生变化,如汉中的汉台、西乡、勉县、略阳等县的城关方言;陕南东部调类、调值都发生变化,如安康的汉滨县河、宁陕城关、石泉城关、岚皋城关、镇坪的北部和商洛的镇安城关方言。调值的变化,有的完全演变为所接触的方言声调,如陕南东部的宁陕、石泉、岚皋城关以及镇坪北部由原江淮官话声调变为西南官话声调;有的则产生新的调值,如陕南西部的汉台、西乡、勉县、略阳等县的城关以及陕南东部的白河城关、汉滨县河、商洛镇安城关。  相似文献   

16.
他砂汉语的"去来"句是不同于周边西南官话的一种较为特殊的句式,其"去来"一词语音形式是汉语,但语义及语法功能却是土家语的。这种特殊的句式是受当地土家语影响而产生的,是语言深度接触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长阳方言为西南官话,本文考察了长阳方言中特色框式动词,描述这些框架的共同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8.
结合古文献用例,从语义、语法两个方面来看,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中的“沉”与西南官话、湘方言中的“澄”是有区别的。西南官话、湘方言中“澄”的读音,对应于《集韵·证韵》的“澄应切”;同时,从四声别义的规律出发,西南官话、湘方言中“澄”的读音也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覃远雄先生把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中的“沉”与西南官话、湘方言中的“澄”混为一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9.
"一概"最初是松散的定中短语,容器和内容没有突显与否之分;当其高频连用发生词汇化演变为形容词时,突显的是内容间的"一样,相同","一概"的词汇化和语法化都在唐代发生,词汇化只是为语法化提供了一个过渡,所以词汇化的用法没有在现代汉语中保留;当其进一步发生语法化为总括副词时,突显的是容器的"全部,没有例外"。在"一概"词汇化和语法化的演变过程中,句法、语义和认知三者都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酉阳方言属西南官话成渝片,按照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差别,把酉阳方言的体分为六类,详细描写了各种体标记和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