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开头的写法 1.扣题.就是把题目中重点的字或词,写进第一段中. 2.定位.一方面,主要是指确定写作范围,即本文要写的内容.一般使用概要的总述写法.另一方面,也指完成情感定位,即对所写人或事,是喜是恶?是褒是贬?表明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马尔库塞认为人的本质是爱欲.人类的历史不过是人性的变迁史,压抑史.这种压抑的文明是由于异化劳动的存在.爱欲的解放,就是劳动的解放.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能欲望是存在的,但它不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异化劳动是一种历史现象.劳动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的解放是全面的解放.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靠意境来体现美的.而意境的创造,最讲究的就是含蓄.含蓄是中国文化的特征,也是文学的基本特征.诗是最具文学性的文学门类.诗的美正美在其含蓄.无论是赏读诗歌还是创作诗歌,都应该从含蓄入手.在诗歌创作中,要做到含蓄,手法多样,比如空白、虚实.现代新诗更应注重含蓄,应以创造含蓄的意境为主要表现手法和目的.但含蓄不同于朦胧.不能因过分追求朦胧而戕害诗意.含蓄应是在易懂基础上的含蓄.  相似文献   

4.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2.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留的时间.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显现阶段性特征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含义十分深刻.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质是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显然,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物而是为了人.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是以人的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6.
成功是人人向往的,它本来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成功成为一门学科,其创始人是美国的戴尔·卡耐基,使成功学得以系统化体系化的则是拿破仑·希尔.把成功学引入中国,只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所谓成功,是人面对既定目标永不回头地朝前走去,如同我们走向地平线.成功既有一个抓住机遇的问题,也有一个自我控制的问题.按照许多研究者的观点,成功有成功的规律,成功有成功的阵法,成功有成功的原则,成功有成功的布局.成功的人生说到底是求真的人生,是探索的人生,是怀疑的人生,是实证的人生,是理性的人生,是逻辑的人生.人生成功和科学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大学是人才的摇篮,是成功者的芳草地.  相似文献   

7.
1.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2.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天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3.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4.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5.学习时的痛苦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6.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相似文献   

8.
一、学什么 一是词语积累一点.每篇课文抄写不少于五个词语.二是优美句子摘录一点.摘录自认为文中最美的或者是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并写出你欣赏的理由.三是文章内容理解一点.读过文章后能够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四是写作特点分析一点.文章各有千秋,对你所读文章表现出来.的技巧要分析.五是思想领悟一点.写出自己读过文章后所受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文章探讨了王夫之的中庸解析,通过与朱子解析的比较,研究了王夫之解析的特征.王夫之首先探讨了中庸是什么.朱子在<中庸章句>中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王夫之认同朱子对中的解释,但对朱子"不偏不倚"是未发之体,"无过不及"是已发的作用的说法表示反对.王夫之在未发或已发时,中都是本体.另外朱子说中和之中是本体,时中之中是作用;王夫之则认为中和之中、时中之中都是本体.总之,王夫之主张中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是本体.王夫之对朱子"庸是平常"的说法进行了反驳.他说在朱子之前没有"庸是平常"这一说法,而且古文献的庸字都是指作用,所以王夫之认为庸是作用的意思,在其理解上,中庸是中的作用.此外,对于<中庸>首章首三句的解析,王夫之的主张如下:1.命不是命令,是法度.2.性和道是人性与人道,不包含物性与物道.1)物性是以人为中心规定的物性.2)物道是以人为中心规定的物道.3)尽物性是尽人所赋予的物性.4)尽人物之性是在"志可动气、气可动志"限度之内的.3.教是中庸的核心,教的具体内容是礼.  相似文献   

10.
正对数学最朴实的理解是:数学就是算,即运算.运算包括两方面,一个是运算的对象,一个是运算的规律.数,字母(代数式),指数,对数,三角函数,向量等都是运算的对象.结合率,交换率,各种分配率等都是运算规律.运算几乎渗透到数学的每一个角落.运算是贯穿数学课程的基本脉络,是贯穿数学课程的主线,在高中数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点滴认识与体会1.1 对运算的认识运算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基本内容.运算对象的不断扩展是数学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从小学开始,学生所接触的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