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投壶简介     
投壶是我国古代的一项游戏活动,流行于士大夫阶层,常在诸侯相会或宾客宴饮中举行。投壶起源于射礼,有人认为,实际是“射”的退化。《礼记·投壶》说:“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进行时,与射礼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齐国时期,勤劳智慧的齐国人民谱写了中国体育史上光辉灿烂的一段,描绘出一幅幅神话般的巨作。尚武文化,是体育世界里的一块耀眼的瑰宝,也是中国人民无比的骄傲与自豪。而田猎、赛车、舞蹈、百戏、秋千、飞鸢、投壶、围棋、六博等与尚武并存的许多民间体育活动,构建了古代齐国时期的体育文化,不仅丰富了齐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也为现代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宋词,不仅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枝千古争艳的奇葩,同时也是我们研究我国宋代体育的宝贵史料。仅《全宋词》中,描写或提及我国古代体育项目的词作就有数百首之多,包括的项目有蹴鞠、秋千(包括水秋千)、龙舟竞渡、棋类、马球、角力、习射、五禽戏、八段锦、投壶、博戏等十余种。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有近10位词人在他们所著的约40首词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体育博物馆的崔乐泉先生这几年出了不少成果。承蒙作者惠赠,拜读之后受益匪浅。去年,我慕名购得崔乐泉先生的《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图录》,细细翻阅,我看到了我国首位体育史学博士的学术风采。作者凭借他多方面的学识和踏实的专业基础,在《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图录》中真实、形象而细致地给我们展现了我国古代体育的风貌。近几年来,在体育史学界,有的学者喜欢用“宏观”来描写体育史学,喜欢用中西方体育对比来刻划体育形象,当然有它的好处。但如果没有以踏实的“微观”为基础,那么,这个“宏观”、这种对比则往往是空洞的、不实在的…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国体育史学界在我国古代体育思想的探索上很活跃,如对孔子的体育思想、庄子的体育思想的讨论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论至今尚未结束。 我国古代虽无“体育”一词,但有体育现象。我国古代体育还未形成自己的独立体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养生思想之管见史国生我国古代的体育,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对体育养生等问题有其独到的见解。自成体系,至今余蕴未尽,对于发展我国的体育保健和养生等内容,仍有许多可供借鉴之处。现就我国古代的体育养生思想作一简单的探讨。一、“静以...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的武艺体系中,或者说是中国的民族体育体系中,以射箭发展得最为成熟,最具系统性和科学性,所以最终竟能形成一门独立的学问——射学。我曾经说,射箭之所以成为“学”,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它拥有许多著述,或者说它拥有一个理论与技术相辅相成的独立的文献体系。这个文献体系在民族体育文献群落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 古代射书大至可分为礼射与武射两大系统。至于与射箭有亲缘关系但实际上已经自成领域的投壶、弹弓等,也都是有一些  相似文献   

8.
你说我说     
《新体育》2006,(5):10-10
一种新方向,一种生活态度三月的桂林细雨纷飞,极易使人产生“伤春”的感觉。但是见到《新体育》的时候,我的心情似乎比夏日的阳光还要灿烂。在学校旁的书刊亭我如约买到了心爱的《新体育》,这种习惯有很多年了,阅读并收藏《新体育》已经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态度。回想第一次见到《新体育》,还是在小学二年级,当时母亲在高校图书馆工作,我便经常有了进库“寻宝”的机会。在众多的体育杂志中,我却最钟情于内容全面、笔法细腻的《新体育》。2001年,《新体育》招聘中国青少年体育记者团成员,我以一篇《从大赛休整年看世界女排发展格局》幸运地入选…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体育有悠久历史,但过去一直没有用“体育”这个词。“体育”一词是外来的,据笔者看到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二十世纪始,是由日本传来的。清末,我国有大批留学生东渡日本求学,仅1901~1906年间,就有13000多人,其中,学体育的为数不少,从现有资料看,仅四川一省,当时毕业于日本大森体育学校(又称大森体育会)的就有10几人。他们回国后带来了“体育”这个词。  相似文献   

10.
一 我国古代没有“体育”一词,“体育”一词是在19世纪80年代由日本引入的,最初译成体操,意为身体操练,到了20世纪初又改为体育,意为身体锻炼,意志培育。我国古代虽然没有体育这一总的名称,但是许多身体锻炼、竞技游戏项目,都曾得到广泛的开展。全世界人类在其发展的文明进程中,各个民族都曾寻求养护生  相似文献   

11.
古代儿童的体育游戏──踢房童戏,是我国古代少年儿童进行各种游戏活动的统称。由于它普及面广,用具简单,故而流传极其广泛,而且历史也很悠久。在古代童戏中,有一种叫做“踢房”的体育游戏,其法是先将陶片、瓦片或瓷片打制成近圆形的道具(此亦称为“踢房”游戏所用...  相似文献   

12.
贵族的游戏     
正投壶,原本不是游戏,是国家的礼仪。《左传》记载:晋昭公大宴诸国君王,举行投壶盛仪。壶中满盛红小豆,使箭不能跃出,每投一次,不得重复,可以轮回。这里所描述的情景,明确指出投壶是为国礼。投壶成为游戏,是战国后期才开始的。此等游戏,圈子很小,古代仅在皇家筵宴,士大夫、文人们宴饮或雅集之际。人们从容安详,讲究礼仪,吟咏诗文,款款戏耍,是一种极有修养的贵族游戏。人们站在距"壶"一定距离之处,一手拿一支无镞之箭,投向"壶"口,以矢投入  相似文献   

13.
“养生体育”是由““养生”与“体育”两个词构成的,分别代表着两个概念。从两个概念的本质规定上看,“养生体育”显然存在着“同义反复”的错误。因为,“养生”一词是我国古代对人们养护生命、促进健康长寿活动的概括表达,也称作卫生、保生、摄生、道生等。而“体育”一词的使用在我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体育一词在含义的解释上虽然有一个演化过程,但增强体质、使人健康长寿的思想一直是我国体育理论界所公认的体育的根本属性之一。如我国的体育理论教科书中写道:“体育(广义的,亦称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作为广义体育组成部分的竞技运动、狭义体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它们虽在具体目的、内容、形式和手段方面有所差异,但其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增强体质,促进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所以,在最终目的这一层次上讲,“体育”与“养生”是不存在差异的。将“养生”与“体育”两词连用,显然是同义反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就有滑冰运动。在公元十世纪的宋代,滑冰被称为“冰嬉”,这是当时宫廷中的一种冰上游戏。在清代,滑冰称为“跑冰戏”。据《中国古代体育》记载,清廷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规模盛大的滑冰比赛。举办滑冰比赛的目的,一是作为一种体育表演,类似今天的速滑和花样滑冰;二是作为对八旗兵武功的一  相似文献   

15.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它是随着终身教育理论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未来教育的终身性,已构成对传统学校教育体系的挑战,同样,这也对学校体育的改革提出了新课题。一、终身教育理论与终身体育观念人的一生都要接受教育。古代波斯的教育包括一个人出生到死为止的终身受训,日本很早就有“修业一生”的观念,我国古代也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格言。国外把这种思想称为古典的终身教育论。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16.
来函照登     
来函照登编辑部大鉴:读了贵刊1994年第四期中《明朝都市体育“四绝”》一文之后,觉得该文对其引用的史料有两处误解:一、文章说,“明朝中叶,……南京城里有四个擅长绝技的人”(投壶绝、踢球绝、围棋绝、象棋绝),并注明所引资料见《宛署杂记》,还指出了这四位...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古代寓言中的体育心理学思想进行了整理和发掘。认为“神形合一”是我国古代体育心理学思想的特色,仿生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则从实践的层面证实了身心并重的人文体育心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分析六博的形制、棋子、棋局及其行棋之道,并探讨其与占卜、射猎、投壶等的关系,发现六博并非仅限于一种形式,而是多样化的,随着时代不同而发展变化的。对六博的多元形式逐一进行研究可使我们对古代六博这项游艺活动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为“博弈”的演变提供更为清晰的脉络。  相似文献   

19.
加强创新 深化改革 把体育科技工作全面推向新世纪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贴近现实 ,为体育改革服务是本刊开辟“论坛”、“调查与思考”、“体育大市场”等栏目的目的。随着新世纪的到来 ,我国的体育事业也将面临更多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本栏目的责任编辑 ,我真诚希望与所有关注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专家、学者以及各级体育工作者 ,共同利用这块园地为21世纪中国体育的发展献计献策 ,推出一批对体育改革有宏观把握、具有前瞻性、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有较高参考价值的优秀文章。———邱剑荣  相似文献   

20.
淮北汉画像石与汉体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北汉画像石数量众多,题材丰富,品位较高,其中许多内容反映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淮北两汉时期体育项目主要有射箭、武术、马戏、博戏、舞蹈、投壶等;体育文化特点是:娱乐体育发达、受楚文化影响深、体育文化形态多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