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创刊至此后的十余年间,《申报》虽未设专栏刊登小说,但一直都在刊载笔记小说。此时的小说栖身于社会新闻之中,形成新闻与小说共存的现象。报纸的商业经营是造成《申报》早期小说刊载现象的最重要因素。早期《申报》的这种刊载实践不仅为申报馆的小说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而且影响了当时其他中文报纸的小说刊载,掀开了晚清小说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
《盛京时报》曾被学界评价为“东三省日人报纸之领袖,”它在近代所刊载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时代的风云,表达了中国近代文学的某些重要主题;同时,在对待时代风尚的态度以及旧的伦理文化的退守上,又更多地显现出尚处于开发初期的边域文学的特点,成为近代文学史研究中不可多得的个性范例。  相似文献   

3.
《小说时报》是近代著名的小说杂志,以刊载翻译小说为主,而短篇翻译小说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小说时报》中的短篇翻译小说数量可观、题材完备、形式新颖。虚无党小说作为特殊的译介现象在《小说时报》中占有重要地位。短篇翻译小说以其新颖的艺术形式,推动了我国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的革新步伐,为传统型小说向现代型小说过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刊于《小说时报》第九号的《未亡人语》是一篇被人遗忘的,却又极具现代性的短篇小说。它所塑造的未亡人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祥林嫂的晚清形象。此外,它在情节安排、叙事策略、视角选择等方面都具有令人讶异的现代性追求,甚至在某些方面比鲁迅的《祝福》更具有先锋性。《未亡人语》的重新发掘与阐释,对我们重构近现代文学史叙事,深入探讨晚清文学现代性问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晚清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 ,小说类型不断涌现。这组笔谈的三篇文章 ,分别对晚清的狭邪小说、政治小说和写情小说做了研究。《晚清狭邪小说的独特内蕴》从社会与情爱两个角度 ,论述晚清狭邪小说的内蕴 ,认为前者表现为揭露社会弊端与暴露官场科场腐败 ,展现名妓名优的悲惨命运与肯定其人生追求 ,描绘近代都市生活现状与外来文明对传统道德的冲击 ;后者通过对名士名妓间生死相依的爱情、若即若离的交往和偏离正途的狎情描写 ,凸现人性的复杂。《晚清社会转型中的政治小说》一方面注重梳理政治小说在英国的产生、在日本的盛行以及于晚清社会转型中在中国得到倡导的历史过程 ,另一方面论述政治小说不仅体现在小说创作中 ,而且体现在作家批评家对中外作家和中外作品的政治解读 ,论述了晚清小说创作的泛政治化倾向和知识分子看问题的政治化的思维方式。《晚清写情小说的主题模式与叙事特征》侧重于在晚清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中 ,研究写情小说的“借儿女言家国”、“借儿女言节义”、“借儿女言自由”三种最具代表性的主题模式 ,并论述了受域外小说的影响 ,晚清写情小说在叙事上表现出的不同于传统小说的近代“新变”。  相似文献   

6.
晚清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 ,小说类型不断涌现。这组笔谈的三篇文章 ,分别对晚清的狭邪小说、政治小说和写情小说做了研究。《晚清狭邪小说的独特内蕴》从社会与情爱两个角度 ,论述晚清狭邪小说的内蕴 ,认为前者表现为揭露社会弊端与暴露官场科场腐败 ,展现名妓名优的悲惨命运与肯定其人生追求 ,描绘近代都市生活现状与外来文明对传统道德的冲击 ;后者通过对名士名妓间生死相依的爱情、若即若离的交往和偏离正途的狎情描写 ,凸现人性的复杂。《晚清社会转型中的政治小说》一方面注重梳理政治小说在英国的产生、在日本的盛行以及于晚清社会转型中在中国得到倡导的历史过程 ,另一方面论述政治小说不仅体现在小说创作中 ,而且体现在作家批评家对中外作家和中外作品的政治解读 ,论述了晚清小说创作的泛政治化倾向和知识分子看问题的政治化的思维方式。《晚清写情小说的主题模式与叙事特征》侧重于在晚清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中 ,研究写情小说的“借儿女言家国”、“借儿女言节义”、“借儿女言自由”三种最具代表性的主题模式 ,并论述了受域外小说的影响 ,晚清写情小说在叙事上表现出的不同于传统小说的近代“新变”。  相似文献   

7.
晚清社会转型中的政治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 ,小说类型不断涌现。这组笔谈的三篇文章 ,分别对晚清的狭邪小说、政治小说和写情小说做了研究。《晚清狭邪小说的独特内蕴》从社会与情爱两个角度 ,论述晚清狭邪小说的内蕴 ,认为前者表现为揭露社会弊端与暴露官场科场腐败 ,展现名妓名优的悲惨命运与肯定其人生追求 ,描绘近代都市生活现状与外来文明对传统道德的冲击 ;后者通过对名士名妓间生死相依的爱情、若即若离的交往和偏离正途的狎情描写 ,凸现人性的复杂。《晚清社会转型中的政治小说》一方面注重梳理政治小说在英国的产生、在日本的盛行以及于晚清社会转型中在中国得到倡导的历史过程 ,另一方面论述政治小说不仅体现在小说创作中 ,而且体现在作家批评家对中外作家和中外作品的政治解读 ,论述了晚清小说创作的泛政治化倾向和知识分子看问题的政治化的思维方式。《晚清写情小说的主题模式与叙事特征》侧重于在晚清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中 ,研究写情小说的“借儿女言家国”、“借儿女言节义”、“借儿女言自由”三种最具代表性的主题模式 ,并论述了受域外小说的影响 ,晚清写情小说在叙事上表现出的不同于传统小说的近代“新变”。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时期,小说分类标准既不规范又不统一,小说类型繁杂。本组笔谈分别选择了按内容分的倡门小说、社会小说,以创作方法论的翻新小说和就篇幅而言的短篇小说四种类型的小说进行研究。《论民初"倡门小说"》着重从内蕴方面考察了"倡门小说"对"狭邪小说"的承继与突破,揭示出潜隐着的近代小说由重 "事"的叙述到重"情"的表现的转变轨迹。《论晚清直面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小说》对晚清社会小说的出现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意义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梳理,文本细读是其所长。《作为小说类型的晚清翻新小说》通过对1909年前后出现的"翻新小说热"现象的研究,第一次把"翻新小说"上升为一种小说类型来研究,饶有新意。《"小说界革命"与晚清短篇小说的崛起》认为"小说界革命"为晚清短篇小说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而晚清短篇小说的显著特征是过渡性,正是晚清短篇小说作家的多方尝试为"五四"及以后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初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时期,小说分类标准既不规范又不统一,小说类型繁杂。本组笔谈分别选择了按内容分的倡门小说、社会小说,以创作方法论的翻新小说和就篇幅而言的短篇小说四种类型的小说进行研究。《论民初"倡门小说"》着重从内蕴方面考察了"倡门小说"对"狭邪小说"的承继与突破,揭示出潜隐着的近代小说由重 "事"的叙述到重"情"的表现的转变轨迹。《论晚清直面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小说》对晚清社会小说的出现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意义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梳理,文本细读是其所长。《作为小说类型的晚清翻新小说》通过对1909年前后出现的"翻新小说热"现象的研究,第一次把"翻新小说"上升为一种小说类型来研究,饶有新意。《"小说界革命"与晚清短篇小说的崛起》认为"小说界革命"为晚清短篇小说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而晚清短篇小说的显著特征是过渡性,正是晚清短篇小说作家的多方尝试为"五四"及以后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盛京时报》是日本在我国东北地区发行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的中文报纸。本论文以《盛京时报》对于"九一八事变"的报道和评论为中心,考察日本在华报刊及其日本报人的中国认识,为该时代的中日关系研究、日本侵华史研究提供相应的佐证。  相似文献   

11.
元小说是“关于小说的小说”,或“小说何以成为小说的小说”,即:在小说创作的同时对小说创作本身进行评述。这两种过程在形式上精密结合,从而打破了“创作”与“批评”的明显界限。使它们合并为“阐释”和“分解”的概念。海勒的《老年艺术家画像》就是这样一部典型的元小说,它在内容上形式上和语言上造成传统小说和叙述方式的解体。  相似文献   

12.
对科幻小说审美特征的论述是葛兰西文艺思想和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葛兰西重点论述了凡尔纳和威尔斯等人的科幻小说作品。他对凡尔纳科幻小说的科学性、幻想性和乐观精神等特点给予了高度评价,也指出这些特点给凡尔纳创作所带来的局限性;他重点论述了威尔斯科幻小说的现实批判性特征,对威尔斯小说中的道德说教倾向进行了批评。葛兰西对科幻小说审美特点的论述具有理论家的深刻性和革命家的现实性。由于从既定的理论出发,葛兰西对科幻小说审美特征的分析也有先入为主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对科幻小说审美特征的论述是葛兰西文艺思想和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葛兰西重点论述了凡尔纳和威尔斯等人的科幻小说作品。他对凡尔纳科幻小说的科学性、幻想性和乐观精神等特点给予了高度评价,也指出这些特点给凡尔纳创作所带来的局限性;他重点论述了威尔斯科幻小说的现实批判性特征,对威尔斯小说中的道德说教倾向进行了批评。葛兰西对科幻小说审美特点的论述具有理论家的深刻性和革命家的现实性。由于从既定的理论出发,葛兰西对科幻小说审美特征的分析也有先入为主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侦探小说的叙事对比一般的叙事文本来说是比较复杂的,但是究其内部的结构而言,无非也是在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人物中运用了一系列手段,制造了一种陌生化的效果。克里斯蒂作为著名的推理小说作家。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实质上,从形式上分析阅读一篇侦探小说的同时,就在意义层面逐渐消解了侦探小说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是20世纪最受争议的文学作品之一。长期以来,评论界对其展开了大量的道德伦理评价,并将其归为现代主义小说。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玄学侦探小说程式,论证《洛丽塔》是一部颠覆传统的玄学侦探小说。  相似文献   

16.
科幻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以新奇大胆的创意、绚丽夺目的视觉效果以及人类对未来或未知的孜孜探索精神,创造出崭新的电影空间,留给观众无尽的思考。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和美国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是两部有着特殊意义的科幻作品,通过对这两部代表性的科幻电影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科幻电影和美国科幻电影在立意和价值取向的一些异同。深入思考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既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创作特点,又可以找到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肉蒲团》把儒林作为写淫的背景,把科举作为写淫的伴奏,贯彻始终,使全书虽然主要是一部写淫的性小说,却同时有了儒林小说的特征,可称之为"儒林色情小说"。它把性与儒林题材堪称奇特地结合在一起,是一部刺向礼教的儒林之谤文、科举之詈书。  相似文献   

18.
The article aims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impact of fiction on adult learning could be illuminated by a deeper engagement with research into empathy. It recognises that the lifelong learning literature acknowledges the importance of empathy in adult learning and that discussions of the role of fiction in adult learning often refer to fiction’s capacity to promote empathy. There is limited adult education literature exploring how fiction generates empathic feelings or how such feelings might lead to sustained changes in perceptions or actions. This article analyses an example of Hoffman’s work on empathy to illustrate the benefits of engagement with empathy research. This analysis leads to a consideration of fiction’s capacity to promote an involuntary empathy that can help adult learners develop deeper understandings of difference and of excluded groups. It also shows that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factors that inhibit the development of empathy and enable individuals to justify the sufferings of others could be of value to educators. Finally it suggests that Hoffman’s examination of conditions that lead to empathic anger is helpful for educators wanting to use the potential of fiction to encourage and promote action in the cause of social justice.  相似文献   

19.
明代文言小说总集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创作发展到明代,已成为白话小说兴盛的时代,言小说创作相对处于不太景气的状态,但言小说总集的编选却出现了异常繁盛的局面,并与白话小说融合为这一时代学的主流。但长期来,研究对明代小说研究的兴趣,多集中于白话小说,研究言小说的,也多注意明代新创作的作品,明代言小说总集的研究基本上处于无人问津的状况,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憾。  相似文献   

20.
There are many areas of overlap between history and fiction. Teachers of history have long recognized this connection and used a range of fictional accounts in their teaching. In this article, we argue that fiction is a double-edged sword that must be handled carefully. On the one hand, it presents compelling characters and accounts that provide powerful connections with the past often missing from school history. On the other hand, the narrative force that draws the reader in and connects him or her to the experience of the characters also mitigates against alternative readings of the situation, undercutting the reader’s ability to understand the past in complex and critical terms. We contend that in the hands of effective teachers, the double-edged sword of fiction can be a valuable and effective tool in the teaching of history. We begin by exploring three scholarly conversations around the nature of history, history education and learning theory. We then discuss the gene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y and fiction, move on to describe two broad categories of fiction and their particular connections to history and history teaching and consider some of the tensions between history and fiction. Finally, we investigate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for effective use of fiction in the teaching of hist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