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校学生协同自治系统是基于自组织动力学的协同机制建构的高校学生系统,通过开放交流、引入竞争促使其进入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域,并有效利用"涨落"、管理协同、个体协同,使其自发从无序态向有序态或低级有序态向高级有序态发展,从而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极速发展、极度发达和普及的时代,高校学生网络自组织已经成为加强大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重要阵地和手段,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充分结合高校学生网络自组织建设发展现状和笔者自身工作实际,通过研究归纳高校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定位和类型,分析掌握网络自组织建立、运行的规律、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加强高校网络自组织建设的思路和举措,对如何科学管理、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网络自组织的正面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是多种因素有机协同而成的学生管理体系的系统学概括。从系统学视角而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与以“他组织”方式为主的传统学生管理模式失当相关。为实现学生管理系统的持续发展,应从促成学生管理系统“耗散结构”生成的四个基本条件入手,积极促成管理系统内的自组织生成,同时应注重管理系统总体目标、运行机制及反馈机制的有序程度,以推进管理系统实现自组织进化。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协同,对于促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协同学原理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探索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新方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在具体实践中,高校可通过加强师资资源、激励政策等有效负熵的输入,构建一个具有自组织协同功能的系统运行机制,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序参量进行激发和放大,让其在协同环境中同频共振、同向同行。该机制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由“无序”向“有序”、“自发”向“受激”、“散乱”向“自组织”转变,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促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加强高校学生自组织能力建设是党的群众路线在高校应有的具体化表现。其对于学生的心里健康、人格健全、自学能力的养成以及就业,乃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其关键在于校方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一方面校方在加强学生自组织能力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主动权,要弘扬党的群团工作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即是要克服师道尊严的旧思想,转而倡导一种良师益友、亦师亦友的风气;再一方面,应当实实在在地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和就业。  相似文献   

6.
为推进学科建设系统向有序方向演化,利用自组织原理分析了学科建设系统的性质,指出该系统具备形成耗散结构的条件。运用自组织理论,探讨了促进学科建设系统高效运行的三种路径:建立学科建设自组织运行的开放机制,建立学科建设自组织运行的“涨落”机制,建立学科建设自组织运行的协同—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7.
自组织性是研究高校组织管理的固有规律,高校学生组织的每个组织成员作为无序的子系统都可能自发的组织成高度有序的系统,即一个有效管理的高度有序的系统,利用自组织理论研究对高校学生组织的管理和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赵智  邓廿庆  崔勇 《江苏高教》2014,(2):133-134
"研究生—本科生"思政系统存在着明显差异。两系统互馈的四个条件是系统开放、相对独立、非平衡、环境良性;两个原理是系统自组织和他组织;四个机制是衔接机制、转移机制、反馈机制和协同机制;实施策略主要有注重顶层设计、推进人员嵌套、加强虚拟交互、改进反馈控制和促进环境优化。  相似文献   

9.
在系统科学中自组织是系统的一种存在形式,和他组织相比,自组织更符合系统的生存机制,它能够实现系统内部各要素高效的协同合作,使系统内资源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利用自组织理论分析教学系统,可以使教师了解并关注自组织现象,对教学设计的诸要素从系统的全新视角来分析,使教学过程成为自组织过程.探讨了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0.
推进校企协同、汇聚培养合力是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是高校与企业以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为前提,进行系统优化、资源聚合、深入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聚合、共担、反馈和生态的特征。协同模式、协同单元和协同环境是校企协同育人的关键要素。进一步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应加强协同机制建设、促进协同模式的演进;优化系统组织结构、重点建设好协同单元;加强政策法规建设、营造良好的协同环境。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社区兼具学生生活和育人“双重”功能,通过多主体协同配合,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多中心治理理论与高校学生社区管理存在内在本质的相似性和实现路径的同一性。文章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导向,构建“理念—制度—协同—技术”的学生社区管理优化路径,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书院制背景下学生生活园区党建路径研究为主线,在分析高校学生生活园区党建的价值意蕴的基础上,探讨当前学生生活园区竞建存在的短板,并从加强组织引领、拓展多维阵地、强化队伍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四个维度,提出书院制背景下加强高校学生生活园区党建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同时也是衡量高校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主要指标。文章根据对深圳三所高校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调查和分析,就如何解决当前深圳高校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迫切需要绿色技能人才的支撑,校企合作是提升绿色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市场经济下企业发展的内生需求。协同理论和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系统具有内在契合性,运用协同理论分析发现:企业是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系统的慢弛豫参量;基于教学过程的自组织演化是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发挥校企协同效应可以提高绿色技能人才质量。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系统应该通过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协同、专业设置和产业需求协同、课程体系和职业标准协同、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协同,协同培养绿色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专业建设是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职业本科院校行稳致远的关键保障。在组织生态学的视域下,我国现有的32所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生态系统在专业个体、专业种群和专业群落三个层面呈现出多元的组织结构特征,形成了较为复杂的专业生态。在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生态系统协同进化过程中,体现出优势特色专业的辐射引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协同共生、外部环境系统的驱动等协同进化机理。为促进职业本科教育稳步发展,科学治理其专业生态系统,应坚持固本培元,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在内涵建设的基础上,促进专业之间多元协同,实现从专业到专业群的跨越,以优化系统内现有专业结构。同时,科学布局系统内各专业群,确保不同专业群各安其位、各尽其用,以实现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运用自组织理论中的耗散结构论和协同学,以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为切入点,对我国高校竞技篮球系统演化动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竞技篮球系统演化发展过程为自组织过程,具有系统自组织特性;竞争与协同为该系统自组织演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子系统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机制演化生成序参量——全面发展的竞技篮球后备人才,以使高校竞技篮球系统向更高层次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自发结成的学生组织,它时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加强学生社团的组织领导、加大对社团建设的挟持力度、更新社团建设观念等,是解决问题,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健 《高教论坛》2012,(8):18-20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背景、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显著变化,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创新的思维和精神深入研究大学生党员发展和作用发挥、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理念和路径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建设,需要从加强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多维角度出发,构建党员发展科学化体系,完善组织机制,激发学生党支部的活力,促进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任何系统均受内外因素之双重作用影响,都是自组织与他组织的某种统一体。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系统中,自组织和他组织是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力量。学校自组织行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教师自发性应用信息技术为核心特征;校外他组织以服务学校为依托,通过向学校提供政策引导或支持服务促使学校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应用转变。当前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主要包含学校内部的协同和跨组织的协同两种基本实践模式。前者以参与型领导为主,表现为以需求为导向的信息化应用;后者以指导型领导为主,表现为多主体协同推进信息化应用。从实践样态来看,尽管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协同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尝试,但当前的协同实践仍在协同主体、协同类型、作用力、组织关系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基础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要改变传统的"中心—边缘"式结构,形成基于学校自组织与校外他组织的协同机理,需在发挥和保障自组织的主体能动性基础上,将自组织的开放性与他组织的保障性相结合,构建学校自组织为主体与校外他组织为辅助的协调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运用自组织理论可以科学认识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属性并指导学生社团协调发展。结合自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可以发现,高校学生社团既具有他组织属性,也具有自组织属性。因此,应当从他组织和自组织两个角度来统筹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同时重视指导教师的组织枢纽作用,积极找寻组织教育中的序参量,引导学生社团科学、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