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使学生获得扎扎实实知识的同时,受到人文熏陶。教师应该从一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理念的一系列更新,热切呼唤着语文教师角色作出相应的转变。语文教师要在新课程环境下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本文从教师的角色由灌输者转换为引导者、由传授者转换为合作者、由执行者转换为创造者、由裁判者转换为促进者等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生活。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是优美的艺术华章。语文教师在用教材教的时候,不但要着眼于怎么教,有深刻的教学意识;更应该着眼于教什么,即浓厚的课程意识,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新鲜的语文学习资源,从而让语文课程变得灵动,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也应该借助于语文教学,让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捕捉丰富多彩的语文精灵,使他们认识到生活处处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列入语文课程体系结构之中,足见其在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往深处思考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素养为基础,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是小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对语文课程的教学,抓住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黄金时期,通过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多元化的语文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接下来,就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为中心,对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创设情境教学法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思:小学语文--姓"语"名"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那么,小学语文教学该如何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觉得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对对小学语文有一个科学准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小学语文课堂热闹非凡,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苏轼诗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或许,一千个语文教师会有一千种观点。但是,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8.
一思:小学语文——姓“语”名“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那么,小学语文教学该如何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觉得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对对小学语文有一个科学准确的认识。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说,小学语文,首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部分学生来说是一门学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课程。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是由语文性质决定的,就是综合性,语文是其他科目学习的重要基础,只有将语文学好,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课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成绩,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这是十分必要的。关于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点着手考虑。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且提高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小学语  相似文献   

10.
罗海兰 《文教资料》2008,(6):141-142
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常是教师讲得头头是道,精疲力尽,而学生则似乎不见教师的情,他们在一旁听得昏昏欲睡.于是,如何改善小学语文教学这个艰巨的任务,就摆在所有小学语文教师面前.本文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落实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体现新的教学艺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为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构建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课堂,这是新时期顺应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理念的一系列重要更新,热切呼唤着教师角色相应做出深刻的转换。这种转换是教师伴随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和现代语文课程的新成长而发生的,是教师面向教育未来的发展性建构。这就需要首先理性地审视和反思语文教师的传统角色,使之逐步从所谓传道授业解感之权威向与新课程同步成熟的“平等者中的首席”作根本位移。换言之,语文教师要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所以,国民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小学语文应该如何教,这是许多小学语文老师一直困惑的问题。"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情感动力,是他们求知欲望的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激发学生学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1,(4):21-22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语言实践行为与审美情趣意识等多方面的发展都备受关注,而语文课程融合了我国丰富的语言文字知识、文学作品和文化内涵,可全方位地去开发学生的心智,让学生实现综合进步。为了综合发挥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人文性教育功能,切实突出"语文味",小学语文教师则可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去改善语文教学结构,让学生渐渐爱上语文,使其能够长期坚持自主学习语文知识。文章从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远程教育平台、创设教学情境、创新教学手段、实现智慧评价四个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推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5.
刘会平 《新疆教育》2012,(12):71-7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时代呼唤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祁建斌 《成才之路》2009,(17):14-15
语文课程理念的历史性蜕旧更新,热切呼唤着教师角色相应作出深刻的转换。这种转换是教师伴随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和现代语文课程的新成长而发生的,是教师面向教育未来的发展性建构。这就需要首先理性地审视和反思语文教师在封闭和狭隘的应试教育中的传统角色,使之从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之权威向与新课程同步成熟的“平等者中的首席”作战略性位移。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知识素养的基本途径,是引导学生接触中华民族博大文化精髓的主要方式,也是学生对外沟通和交流的有效语言工具。因此,激发小学生对小学语文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敢于创新,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重点介绍小学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激发。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的语文课堂也要做出改变.语文课堂的改变势必从教师角色的深刻转换开始.语文教师要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逐步从教学的权威者向跟新课程同步成熟的“平等者的首席”作根本位移。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建国以来,汉字的自身发展经历了风风雨雨,对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状况始终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现在,语文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情况,还是不尽如人意。最近到课程改革实验区听课,教研员和许多教师普遍反映,不知道怎样进行识字教学。教师产生困惑的原因有几个:1.教师不知道怎样运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理念。2.绝大多数的年轻教师,不清楚应该运用哪些方法和策略进行识字教学。3.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虽然是在进行母语教学,但对汉…  相似文献   

20.
因材施教是现代教育观中的重要内容。因材施教是一个教师基本能力的体现,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遵守的原则。在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是尊重学生主体性的表现,是理解学生个体差异性的表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代表的是一种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本文主要从因材施教的概念,因材施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因材施教三个方面论述因材施教的心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