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考试现状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学生体育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传统4大模块。男女生喜欢的体育项目有一定的性别差异,学生课下总体锻炼次数较少,体育成绩与身体健康不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了过分注重成绩量化测试的弊端。为了切实培养与提高学生体育兴趣、体育习惯与终身体育意识,提出了体育考试应该包括课内和课外考试内容,课内包括传统4大模块内容,课外包括体质健康测试、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爱好活动、自我学习能力等。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考察课内外体育活动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促进作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及体育活动现状,发现:留守儿童自我意识较低,情绪较不稳定,人际关系不和谐,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较少;体育课开课率低,规范性欠缺,课外体育活动不足,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和体育师资资源匮乏,管理制度不完善,家庭缺少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研究分别从课内外体育活动的视角,探讨以体育游戏、心理拓展训练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体育促进途径实施的意义和价值,提出针对性实施方案,为留守儿童体育教育指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眼九年制中学《体育与保健》课程指导思想和教材内容为出发点,结合我系田径教学现状,对高师体育系科的田径教学应如何结合中学体育实际进行了探讨,认为高师体育科田径教学必须打破传统观念,改变传统教学,在传授田径专项技术的同时,必须拓宽教学手段、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自身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田径技术发展跑、跳、投掷等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运用理论分析、文献资料等方法,结合高师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分析了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现状,阐述了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理念,提出了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训练的目标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师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师范院校学生未来工作的需要出发,论述了体育能力对高师学生的重要性和作用,培养高师学生的体育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注意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注重体育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高师体育专业的学生如何适应当今体育教学工作,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能力已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一些中学体育教师的访谈和调查研究,了解了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能力,并综合分析了高师体育专业的学生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及其现状。  相似文献   

7.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体育态度变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体育态度调节着人对体育参与的行为选择和行为反应,影响着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和效率。高师学生的职业定向是教师,重视和加强高师学生体育态度的形成与培养.对推动中小学校体育与健康活动广泛与深入地开展及提高未来教师队伍的健康水平等,都具有特殊意义。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不同年级学生对体育课教学所持的态度及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表现等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师体育教学应重视和加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终身体育是指人生各个时期所接受的体育教育、所参加的体育活动、所坚持的体育锻炼的总和。终身体育意识是对终身体育所持的正面认识和态度,其基本内容包括:体育应贯穿人生的各个年龄阶段,成为人终身坚持的一项活动内容。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阶段和重要组成部分,应培养学生适应终身体育需要的体育意识和能力。高师学生的职业定向是教师,从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角度阐述高师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意义,并探讨高师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相应改革策略,对当前学校正在贯彻实施的素质教育和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师资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曹莉  孙晋海  韩春利 《体育科学》2004,24(3):58-60,66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中国高等体育院(系)师资结构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多层比较。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理论教师的学生人均占有率高于高师体育院(系),而术科教师的学生人均占有率则低于高师体育院(系),部属体育学院和部属高师体育院(系)的高学历人才比例高于省属体育学院和省属高师体育院(系),高师体育院(系)教师高学历人才分布以华东区比例最高,西南区最低,并呈现出从东部沿海向中部、西部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对高师学生体育活动损伤事故的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活动是学校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学生在活动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难免产生一些损伤事故,影响其学习和正常生活。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近年来高师学生的体育损伤事故进行调查,总结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这类事故的发生,对促进高师的体育活动及保证学生更好完成学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师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调查研究和相关分析认为:师范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必须突出师范性,并对体育思想、目标、目的、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类型、课程教学内容、课程考核等高师体育课程体系构件提出了改革设想,构建了高师体育课程体系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2.
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析了国内部分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课程现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课程名称与课程定位的矛盾;教材内容普适性与特殊性的矛盾;课程设计和实施中“事实”与“价值”的矛盾;成绩评价中“刚性”与“柔性”的矛盾;教师从教条件与课程需要的矛盾。据此,在课程名称、教材内容设计、成绩评价等方面对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育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跨文化的中美体育课程目标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1年教育部所颁布的体育课程目标,重视体育运动技术的全面性,突出学生健康第一的理念,强调体育课程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通过跨文化理论分析发现,美国体育课程强调多元文化教育,重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理解,突出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对体育课程决策权力主体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现阶段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国家、地方、学校是明显具有国家权威性质的课程决策权力主体。除此之外,从满足体育课程不同利益需要出发认为: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都是体育课程的决策权力主体。  相似文献   

15.
集大体育专业学生管理工作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集美大学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从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发挥和调动辅导员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加强体育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为海南黎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以海南地区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为例,研究和分析了海南黎族传统体育的开发对策,以期为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基础体育教育与高等体育教育改革的对接与整合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胡庆山  王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2):105-107,111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应在新课改下重新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走出“运动员型教师”的培养误区;以基础体育教育改革的理念为导向,跳出课程与教学领域的樊篱;与时俱进地接纳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并将其列入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教育教学内容之中。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背景下,从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结合的教育价值观出发,纵观体育教育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于培养“专业素质突出的复合型人才”。遵循“目标统领内容”的原则,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必须走“优化”与“重塑”之路,即要体现卓越体育教师培养的卓越性,体现体育教师教育的实践性,体现社会需求的导向性,体现现代科技发展的前瞻性以及体现地方差异的特色性,以实现培养卓越体育教师所必备的专业知能、专业情意、专业思想和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9.
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在认真分析和把握美国体育院系课程改革特征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实际 ,提出了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理论框架和理论依据 ,预测了专业培养目标从“单一目标”向“多元目标”过渡的必然趋势 ,突出强调了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三大要点 ,即基础课程模块强调“厚基础” ,专业课程模块突出“专业特色” ,选修课程模块强调“宽口径”。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建国后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结果表明,建国后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组织、分类、开发利用的研究以及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研究等方面,存在研究深度与广度不足、实证研究相对薄弱、缺乏对体育课程内容整体性设计的研究等局限,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标准的研究、基础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整体建构研究,挖掘研究视角、创新研究思路,丰富研究方法,增强研究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