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尊敬的《中国地市报人》编辑老师:你们好!我是广东《惠州日报》的一名时政记者,同时,我还是《中国地市报人》的一名忠实读者。  相似文献   

2.
《军事记者》编辑同志:你们好!看到新出来的《军事记者》第8期杂志封三上刊登了我拍摄的一幅军人与奥运的彩色图片,高兴得合不拢嘴。我从未在报刊上发表过照片,这可算是我发表的“处女作”。当初投给贵刊时,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没想到我的梦想成真了。  相似文献   

3.
大约是2000年吧,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订阅报刊杂志时,突然发现了这样一个杂志:《中国地市报人》!我感到很欣慰:呀!这是自己的杂志,作为一名小报的编辑记者,多少年来就盼望着有这样一本刊物,一本属于小报编辑记者的“时代杂志”,今天终于看到了这种读物,她开辟了一个专门属于基层新闻工作者的阵地.  相似文献   

4.
张向宇 《军事记者》2010,(11):69-70
从大西北农村一名青年到一名解放军士兵;从贺兰山深处一名战士报道员成长为一名新闻干事:从一名部队基层宣传干部成为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驻武警记者站的记者;从一名军事记者再到北京市林业局宣传中心副主任兼《绿化与生活》杂志副总编辑,他的成长足迹给人启迪。日前,当笔者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的首都绿化委员会机关采访谷伟学时,他深情地说:“是部队这所大学校培养了我,是新闻工作岗位锻炼、造就了我。”  相似文献   

5.
苏辉学 《军事记者》2013,(11):72-72
《军事记者》已伴我度过了9个春秋.它给了我写作动力和创作源泉.帮我实现了“报道变铅字”的梦想。没有《军事记者》的启迪,我不会在新闻路上坚持走下去;没有《军事记者》编辑们的耐心指导,我不会在《解放军报》《军事记者》《空军报》等报刊上稿。  相似文献   

6.
有幸与《军事记者》结缘敬爱的编辑:您好!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我鼓足了勇气给您写这封信。我叫韩立建,2005年从山东省聊城市的农村入伍,现在是65549部队通信连的一名战士。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高中没上完就辍学打工。一直爱好写作的我,并没有放弃想写点东西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上去了!上去了!”4月23日上午,在公司办公室,当我打开《军事记者》网页时,心里禁不住欢喜起来,因为我终于看到了最新的一期《军事记者》。  相似文献   

8.
大约是2000年吧,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订阅报刊杂志时,突然发现了这样一个杂志:《中国地市报人》!我感到很欣慰:呀!这是自己的杂志,作为一名小报的编辑记者,多少年来就盼望着有这样一本刊物  相似文献   

9.
邓洪  石林 《军事记者》2001,(3):22-22
本刊讯 邓洪、石林报道: 2月 20日下午,解放军报通联部《军事记者》编辑部邀请解放军报社部分编辑记者召开评刊会,研评年初更名后出版的《军事记者》,并为进一步办好该刊集思广益。   与会的编辑记者充分肯定了《军事记者》的新变化和编辑部为此而付出的努力。他们认为,无论是装帧版式,还是栏目设计、文章质量,《军事记者》都上了一个台阶——立意高了,视野宽了,可读性强了。高级记者陈贤德概括道:更名后的《军事记者》实现了政治和业务、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广度和深度等的较好统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与会者的发…  相似文献   

10.
当我收到函授中心寄来的第十期《军事记者》及《函授月刊》时,正生病住院在病房输液,窗外下着绵绵细雨,深秋的风透着一丝寒意,我吃力地用左手翻开《军事记者》,翻着翻着,突然在“函授之页”我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刊登在点评文章专栏中,是篇不成熟的小言论,虽然我没有激动万分,但是一股暖流已经从我心底涌出……回想参加函授学习以来,我从一名技术干部调整为宣传干事,从一名单纯的文学爱好者向专职新闻报道员过渡,离不开函授中心编辑老师们的辛勤工作和谆谆教导。就拿刊登的这篇小言论来说,虽然没有被军报选中,但是我依然非常高兴,因为小言论后…  相似文献   

11.
我拍摄的照片《填鸭者》和《明星梦》能两次获贵刊的摄影奖,我很高兴,同时非常感谢照片编辑的厚爱。我是初次拿起相机的人,第一次向外发稿就获奖,真是出乎意外的兴奋。我只是名普通的美术编辑。我拍的《老花窗》上月又获香港《摄影画报》影赛佳作奖,真是幸运得很!《中国记者》是非常好的杂志,我们青年记者和编辑从这里学到许多的知识,充实和开阔了自己。我将努力为贵刊拍出更好的照片。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机关干部,读书看报自然是生活中的一件趣事,但每每拿起笔来写写生活中的一些感知感悟给报纸杂志投稿时,常因找不到突破口或摸不准报道主题而徒劳无功。偶尔凭一时的热情写出的稿件也因选题大而空、叙述杂而乱、内容陈旧,没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寄出后便没有了音讯。犹豫徘徊之际,我开始把求知的“触角”伸向了《军事记者》,并报名参加了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第16期函授学习班。在杂志社编辑和指导老师的精心辅导下,我边加强学习研究边进行实践探索的同时,注重从每月下发的《军事记者》上捕捉报道信息,对每期到手后的《军事记者》逐篇…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新闻业务研究》为此推出“我怎样当记者”栏目,约我撰写一篇文章。当我思索这篇约稿时,铭刻在我心上、影响了我一生记者生涯的两位良师又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们是:著名军事记者闫吾,被誉为“能把死稿救活”的资深编辑舒人。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从地方大学入伍的武警警官,入伍前我对《军事记者》杂志可以说一无所知,入伍后在我部新闻干事孙建民同志的推荐下,翻看了2002年第1期和第2期《军事记者》,不看不知道,一看乐一跳,我被它精辟的论述、丰富的内容、精美的印刷所折服。也许是学中文的缘故吧,一向对书报杂志十分挑剔的我,对《军事记者》却“一见倾心”,无法说“不”。钟情《军事记者》杂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高质量和高品位。《军事记者》是目前国内新闻写作杂志中的佼佼者,特别是在军事新闻理论的研究、探索、开拓方面,领潮流之先,具有无与伦比的优…  相似文献   

15.
50年峥嵘岁月,50载春华秋实。新中国创办最早的军事新闻学术期刊《军事记者》迎来了50周岁生日。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军事记者》编辑部的全体同志,向长期以来热情关心、支持和帮助《军事记者》成长进步的所有领导和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6.
首先,真诚祝贺《新闻与写作》创刊十周年!祝贺刊物十年来所取得的出色成就! 我能有幸成为《新闻与写作》的一名作者,得益于贵刊以地、县报编辑、记者和县、乡通讯员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办刊宗  相似文献   

17.
尊敬的函授中心老师:提笔先向您表示万分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军事记者》杂志社全体编辑老师及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谢意和问候,你们辛苦了。老师,您于11月20日邮寄来的《军事记者》1—10期和《新闻与成才》合订本我已于11月25日和26日两天收到了,刊物寄来后,我既是惊讶,又是感动,更为激动,身边的同犯更是争相传阅,都舍不得放手,对您写给我勉励进步的话,更是百看不厌、都说《军事记者》的编辑老师对我们服刑人员真是太关心了,爱心真是太大了,我们太谢谢他们了,将来回归后有机会一定去编辑部亲自进行感谢,尤其…  相似文献   

18.
初次订阅《军事记者》是2006年8月,一次闲暇之余,在翻阅《解放军报》时无意间看到了第547期《军事记者》的目录,瞬间我就被那些标题吸引住了。于是,我便与《军事记者》“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19.
初次订阅《军事记者》是2006年8月,一次闲暇之余,在翻阅《解放军报》时无意间看到了第547期《军事记者》的目录,瞬间我就被那些标题吸引住了。于是,我便与《军事记者》“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20.
新年前夕,我先后收到了发自首都北京的两份珍贵礼物。一份是《经济参考报》群众工作部寄来的精制贺年卡,一份是由《经济参考报》各版责任编辑签名的贺年片。小小贺年片,凝聚千般情,它反映了大报的高尚“报风”,凝聚了报社各版编辑、记者对一名普通的基层通讯员的深情厚爱。作为一名工作在基层的通讯员,能受到首都北京报纸编辑、记者的关注、怎能不受宠若惊?妻子说,“这是难得的情与爱,你可要珍惜!你要虚心地向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