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湖北省体育类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的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单一、教学研究偏少、教材建设滞后、课程建设经费弱显不足。为了进一步提高湖北省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湖北省体育学类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湖北省精品课《体育新闻学》的建设与发展现状为例,诠释了精品课程的内涵与定位;并从人才建设、教学特色、教材建设等研究视点出发,指出了精品课建设的路径与建设中的缺憾,为该课程的建设得以长足发展提出了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国家级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精品课程建设的“五个一流”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国家级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国家级体育精品课程教学队伍建设;国家级体育精品课程教学内容建设;国家级体育精品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国家级体育精品课程教材建设分析;国家级体育精品课程教学管理建设。  相似文献   

4.
龚莹莹 《武魂》2013,(9):10-11
回顾《健身健美》省级精品课程整体发展现状,分析《健身健美》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和存在的不足,针对存在的《健身健美》教学大纲实际执行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还需进一步修订;资源共享难以实现;双语教学举步维艰;教学课件需要更新和改进;实习基地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问题等现实问题,应以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为基础,适应我国健身健美课程最新的改革进展和发展现状要求及时地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加强网络资源建设的维护和管理,保证现有教学资源上网,及时更新上网内容;高度重视双语教学,加大投入;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使之满足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等4个方面进行思考,希望对今后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结合湖北省高校精品课程建设规划要求,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管理建设等方面入手研究,结合当前足球课程发展的时代性,对武汉体育学院省级足球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进行相关研究,以求能为全国体育院校足球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湖北省高校的《大学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师资队伍素质整体水平偏低,以单学科为主要组成;课程设置学时不达标,课程内容有所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有所改善,但呈现同质化发展的趋势;课程管理规范严谨,但在课程宣传上方法与手段缺乏;人力、智力资源整合能力差。提出结合地方体育学院多途径培养多学科体育师资队伍,提升师资教研水平;加大校本、特色项目在课程内容设置的比例;在注重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加强课程建设中的人力、资源整合,拓展宣传途径和加大宣传力度,促进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国家级精品课程《体操》的具体内容及实践经验。结论:《体操》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培养目标,从更新课程建设理念、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整合优化教学内容体系、推动教材立体化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该课程符合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五个一流"的目标,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的“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终身学习的重要举措.文章以中国武术精品课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切实把握当前我国武术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深入分析武术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加大对武术精品课程的宣传力度;学校和武术运动管理部门加强关于武术精品课建设的引导;重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发展的现状,对我院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提出几点设想.努力打造品牌专业,加强师资队伍、学科和精品课程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健全和完善运动项目,提升教学研究和科研管理,突出竞技特色,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希望对我院特色专业建设与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的改革、建设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0.
对现有的国家级和省市级体育类精品课程的网络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现有的国家级和省市级体育类精品课程中大部分的网站运行情况良好;教学资源网络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总体来看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网络化情况好于省市级,存在问题是,绝大多数网站内容的呈现方式缺乏对学习者的引导作用,不能够满足学习者进行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需要;教学活动反馈途径的网络化情况有待进一步增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在网上实现师生交流的网站不多,二是所有的精品课程都不能够在网上完成对教学结果的评价;总体来说,目前体育类精品课程的网络化尚未达到网络教学所需水平,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网络化还处于辅助教学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