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间碎片就是太空垃圾。空间碎片的来源有几个,比如退役的卫星,航天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其他碎片,比如航天飞机外的摄像头,镜头盖进入太空后扔掉就成为了碎片。英国研究太空垃圾的权威、《宇宙半途》一书作者罗维尔估计,自从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并开辟太空时代以来,人类在太空制造了约2000吨垃圾。一些太空科学家认为,这只是保守估计,垃圾可能更多。美俄是最大的太空垃圾制造者。太空有多少垃圾?!江苏新沂@李秀秀  相似文献   

2.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把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送入太空。这两件大事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的新纪元开始了。贺电、鲜花、赞歌……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  相似文献   

3.
高坳 《百科知识》2007,(12S):18-20
随着1957年苏联“伴侣一号”卫星上天,人类进入了探索太空的发现之旅。如今,人类又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太空旅游。不仅航天员能邀游宇宙,普通人也有机会去太空旅游,尽情享受宇宙之美。  相似文献   

4.
陈光 《今日科苑》2008,(5):37-40
上个世纪的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50年前,没有人能预见到航天技术会有今天这样广泛、迅速的发展。现在,我们又站在一个新的50年的起点上,未来50年,太空探索还会有哪些新进展?虽然专家们目前仍无法准确预言,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太空探索仍将不断制造惊奇,续写人类探索宇宙的神话和梦想。  相似文献   

5.
近半个世纪以来,航天技术与宇宙科学取得了巨大发展。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时隔三年半后,1961年4月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轨道。美国也于1961年5月将薛巴德送到太空。1999年11月20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了“神州”号飞船,2002年12月30日,神州号宇宙飞船又成功进入太空。发射无人飞船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宇宙生理”研究收集资料。在宇宙中及飞船内的环境对宇航员生命活动影响、规律及适应性是宇宙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宇航员的身体状况,是当今高新科技领域…  相似文献   

6.
自1957年前苏联把全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至今52年的时间里,人类已向太空发射了5 000多颗各类航天器,其中很大一部分已成为太空垃圾在轨道上邀游。你能想象吗,人类活动在地球周围产生的垃圾碎片比陨星还要多!时至今日,太空中漂移着5 000万片人造卫星和火箭的残骸。  相似文献   

7.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一颗小金属球绕着地球飞行。自此以后,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有人对太空探索嗤之以鼻,认为这种劳民伤财的活动置地球上的问题于不顾。其实,太空时代正以许多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燃料电池在  相似文献   

8.
陈光 《金秋科苑》2008,(5):37-40
上个世纪的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50年前,没有人能预见到航天技术会有今天这样广泛、迅速的发展。现在,我们又站在一个新的50年的起点上,未来50年,太空探索还会有哪些新进展?虽然专家们目前仍无法准确预言,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太空探索仍将不断制造惊奇,续写人类探索宇宙的神话和梦想。  相似文献   

9.
和平 《今日科苑》2008,(9):41-42
自从第一个太空垃圾诞生至今已有50余年,太空垃圾与日俱增。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比较有创意性的方法,去清理这些太空垃圾。地球周围充满了许多的太空垃圾据每日科学网站报道,自从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揭开了人类空间时代的序幕,同时也为太空送去了第一批人造垃圾。此后,随着人类太空史上的一次次壮举,  相似文献   

10.
在浩瀚的宇宙世界中,地球只是一个很小的星体。自古以来,人们仰望着挂满繁星的无限夜空,遐想创造出一个个美好的神话。人类为了把幻想变为现实,从未停止过对宇宙的探索。自人类发明了火箭,并由前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以来,轨道空间站、航天飞船等航天科技迅猛发展,使人类走出了地球村,迈向了无际太空,演奏着一首首令人向往的畅想曲,并逐渐把梦想变为现实,努力广辟人类未来发展的美好新天地。  相似文献   

11.
自从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至今,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发射上天的各种宇宙飞行器数以千计。其中不少是生物卫星,或载人载动植物的宇宙飞船。这些活动的开展,为人类进入太空提供了信息。相当多的科学家有兴趣致力于有关研究,一门新兴的学科分支——宇宙生物学便应运而生。美国宇航局率先投资900万美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生物研究所。太空动物 宇航先驱众所周知,地球上所有的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都要受到引力  相似文献   

12.
自1957年前苏联将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环地轨道以来,人类已经向浩瀚的宇宙中发射了大量卫星。卫星除了被用于科学研究.在通讯、天气预报、地球资源探测等方面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1957年10月4日这一天将永远记载在人类历史上,在这一天天空里升起了一颗新的“月亮”,它就是苏联发射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现在,这颗直径58公分,重83.6公斤的人造卫星,正在离地面900公里的高空,以1小时36分钟绕地球一周的速度,围绕地球不停地旋转着。这个人造卫星发射的成功,标志着科学发展的又一新纪元的开始,标志着人类已经迈出了进入宇宙空间的第一步。很早以前人们就幻想着飞行到宇宙空间去,但是许多年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很大的进展。这不仅是由于大气高层空气的极端稀薄和特殊环境条件的阻碍,而重要的是由于地球吸引力的束缚,飞行器械必需具有极高的速  相似文献   

14.
正自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人类开始进入空间时代。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其一经发射,就会围绕地球旋转不停,直至被收回。人造卫星功能多样,很大程度地便利了大众的生活,随之也衍生了多种学科,如卫星大地测量。  相似文献   

15.
现在,载人航天已经不是什么希罕事了,人类甚至能到月球上潇洒走一回,或在太空连续逗留400多天。而且还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到火星上“观光”。当然,达到今天这样的科技水平,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而是人类世世代代辛勤研究、长期实践的结果。 ●人在太空大有作为 本世纪的50年代,随着火箭技术的发展,人类为了飞向茫茫太空,发射了一系列高空生物火箭,把狗、猩猩和大白鼠等动物送到离地面几百千米的高空。在前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世界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1个  相似文献   

16.
正太阳是一颗恒星,围绕它转动的行星有八颗。其中,地球上有人类。以太阳为核心,加上八大行星,以及其他众多小星体和宇宙尘埃,组成了太阳系。那么,在太阳系之外还有没有类似的星系呢?当然有喽,并且还不少。另一个"太阳系"——开普勒90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带着观测太阳系之外10亿颗恒星的任务,于2009年被发射到太空,避开地球环境的影响,专心致志地观测太阳系外的恒星,至今已经走过近十年的光景。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功勋卓著,它在遥远的宇宙发  相似文献   

17.
航天侦察兵     
1996年12月24日,俄罗斯发射升空的“生物型—11”号卫星,除载有2只猕猴外,还有蜗牛、果蝇、甲虫等和一些植物。这是继1957年11月3日前苏联发射人造卫星将狗送入太空轨道以来的又一次太空生物试验。在人造卫星与其他宇宙飞行器内携带各种生物,不仅可以研究宇宙飞行在剧烈振荡、超高速度、失重等状态下对生物体的影响,而且也是对卫星上的生命保护与遥测系统进行最好的检验。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欧洲航天局与"清洁太空"公司签订合同,将在2025年发射世界上第一颗太空垃圾清洁卫星——"清洁太空一号"。消息一经发布,太空垃圾清除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多年来,面对太空垃圾影响在轨航天器安全和后续航天发射的问题,各国科学家们已尝试了多种手段,包括激光推进、机械臂抓捕等。有科学家从渔网捕鱼中受到启发,提出了专门用于捕获太空垃圾的飞网捕获系统设想,并初步付诸实践。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中,太空垃圾是如何产生的,又有哪些危害?面对这一威胁人类航天活动的问题,各国科研人员提出了哪些奇思妙想、做出了哪些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从这一年起,4月24日正式成为"中国航天日",中国航天人有了属于自己的节日。"中国航天日"为何选在4月24日呢?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这次历史性的卫星发射,让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通过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新加  相似文献   

20.
1957年,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揭开了人类进军太空的序幕。 40年来,空间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80~90年代,又发射了探测火星、木星以及太阳的空间探测器。1990年升空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现在仍在收索着太空深处天体的信息。空间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空间科学的发展。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