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年夏,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袭击了江苏。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成了全省乃至全国人民关注的媒体。在抗洪救灾的系列报道《灾区纪行》中,人们熟悉了一位记者的名字,他在一个月的跋涉里,采访了14个县,见报稿件达28篇,其中20篇报道的是乡以下的村组。 1994年夏,大旱困扰着素以“水乡”著称的江苏。还是这位记者,使人们透过他那一篇篇来自灾区的报道,看到了这片焦黄的土地上的绿色希望。 之后,在今年春节前夕的喜庆气氛中,他又率领记者下灾区实地采访,写下了三组九篇现场目击式系列报道。这一篇篇体现党报密切联系群众光荣传统的稿件,使江苏人民产生了“每逢佳节倍思贫”的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2.
为营造浓重的国庆报道声势氛围,报社领导在系列报道上匠心独运,精心选材,巧妙构思,策划了多个大型系列报道。60年前,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在商丘打响并在这里“收官”。为此,报社8月初启动“淮海故地行”大型跨省采访活动。《商丘日报》和《京九晚报》两报联动,记者从商丘出发,采访了淮北、宿州、  相似文献   

3.
1987年7月,风华正茂的殷宝龙从苏州大学历史系毕业。作为全国优秀大学生代表,他主动报名支援新疆建设,被分配到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在新闻战线当了一名新兵。 1989年春天,他和另外两名记者深入乌鲁木齐市南北郊采访,历时15天,和农牧民吃、住在一起。基层许多民族团结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染了他。采写的系列报道《来自乡村的报道》(共十多篇),播出后,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 1991年4月,为了配合“做文明礼貌的乌鲁木齐人”活动,殷宝龙和另一名记者带上录音机,连续一周在每天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到大街上进行现场  相似文献   

4.
新华社日前播发了一组以“餐桌经济”为主题的系列报道,在受众中引起较大反响。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杨雍哲同志,他就如何报道好农业面向市场的转变发表了如下意见。 记者:作为经济学家,您怎样看待新华社的这组“餐桌经济”系列报道? 杨雍哲:在农业连年丰收、农产品出现“买方市场”的形势下,新华社记者采写的这组系列报道有利于促进农业面向市场,从单纯追求产量向产量、质量、效益并重的新阶段全面转变。“餐桌经济’不只是服务于3亿城镇人口,还有生活大大改善了的9亿农民。随着小康的来临,“餐桌经济”拥有巨大发展潜力。新闻单位  相似文献   

5.
继去年成功组织实施“沿海万里行”大型采访活动之后,《连云港日报》从今年3月30日起,又启动实施了旨在贴近“三农”、改进报道、锻炼队伍、扩大影响的“青年记者住农家”系列报道采访活动,至今已进行6个月,共刊发日记体系列报道120多篇。这一系列报道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以推进和服务全市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以“三贴近”破题,让农民“主角”说话,探索创新新农村报道的形式与内容,有效地提升了新农村报道水平,并达到了加强采编队伍建设,提高记者业务能力的目的,受到省市新闻阅评组专家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6.
胡恩强 《新闻实践》2010,(10):24-25
今年5月,温州日报推出复刊30周年系列报道“那一刻,我们见证历史”,选取30年来曾报道过的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采访当年“在现场”的记者,回顾历史时刻,报道新闻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报道巧妙地进行“旧闻新写”,将历史事件进行二次报道,既宣传了媒体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也宣传了媒体人在历史事件报道中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7.
专题系列采访报道是结合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针对热点问题拟出专题,然后选派记者进行采访活动,记者根据不同的人和事,从不同侧面进行多层次的报道。专题系列与其它系列报道相比,具有难度大,可读性强,见效快的特点。 近年来,笔者组织和参与了《中国水运报》“汉江行”、“大江改革潮”、“走淮河,话管理”和珠江水系在呼唤(以下简称“在呼唤”)等系列采访报道,“在呼唤”这组系列报道有通讯、专访等文章共20篇,4万多字,每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揭示主题,概括为五种表现手法: 主题细化法。专题系列报道如果要计划组织多篇稿件的宣传报道,就必须对报道专题进行细化,这是因为专题系列报道的宣传不仅要求有力度,而且每篇报道还要不跑题,篇篇文章也要显得有章法,所以一定要对专题系列报道进行细化。  相似文献   

8.
《救救国家公园》是美国记者罗伯特·卡恩考察国家公园所发表的系列报道中结论部分的摘要,由于卡恩的系列报道“极其详尽、发人深省”,提出了当时别人没注意到的问题,对“所有的美国人都有着深刻、长远的意义”,卡恩被授予一九六九年普利策全国报道奖。作者毕业于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当时五十二岁,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记者。一九六八年,《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派他到全国各公园考察。他跋涉两万英里,对全国的公园作了深入、详尽的调查,带回了调查结果及建议措施。这里推荐给读者的,虽然只是他的系列报道中结论部分的摘要,但却能从一斑而窥全豹,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清清楚楚地展现在读者的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隐性采访在新闻界悄然流行。《深圳晚报》记者涂俏以新闻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先后四次深入到社会底层,抓到了鲜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写出了《女记者夜宿‘十元店”》、《女记者‘前的”赚钱记》、法记者“反串”啤酒女郎》、《女记者“征婚”亲历记》等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也引起新闻界的关注。什么是隐性采访?《新闻学大辞典》的定义是“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隐性采访分为两种:一是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妆扮成其他身份的人员进行采访。如记者打入黑社会组织采访,进入赌…  相似文献   

10.
1994年、1995年,我连续两次参加采写系列报道:“’94植棉面面观”和“走村串户问小康”。这两组系列报道共发稿13篇,不仅在报社内外受到好评,还分别获得1994、1995年度河北省新闻奖。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我们采访组深入基层辛勤劳作的结果。两次活动使我在深入基层采访,抓鲜活报道上有了较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年轻记者在重大新闻系列报道采写上缺少经验,如何引导他们释放内在能量,使其迅速成长为重大系列报道采写的佼佼者?运用“集体策划、集体采访、分头执笔、集体修改、集体署名”,鼓励他们“合作中展开竞争,竞争中强化合作”,可有效促动年轻记者快速成才.  相似文献   

12.
去年3月、8月,《浙江日报》先后推出了9篇一组“走向新世纪的先锋——我省23个百强县采访札记”和三篇一组“全省创建文明城市竞赛纪实”这两组系列报道。这两组系列报道由于抓住了我省“两个文明”建设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而且推出的时机好,加上在写作方法上也有新的突破,因此,刊出以后,在全省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这两组系列报道受到了省委、省委宣传部的好评。尤其是“走向新世纪的先锋”系列报道发表后,省委领导指出,这组报道既体现了十四届五中全会的精神,突出强调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经济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上半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加强改革开放的宣传上,打了一个较为漂亮的大仗:《中国黄金海岸巡礼》系列报道。这次系列报道面广量大,涉及我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报道主题重大,采访任务繁重。海外版编辑部经过充分筹划,从去年11月中旬起,先后派出三批20余名记者,采访100余天写成100余篇作品。这是该报创办7年来最大的一次宣传报道战役。中国沿海地区,是我国率先改革开放并已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黄金海岸”,多年来成为新闻界宣传报道的“热门”。海外版根据加强宣传报道“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精神,胸有全局,善择时机,力求用新的材料、新的角度、新的写法,分层次、有重点、多风格地反映“黄金海岸”改革开放中的新风貌。现在看,这个尝试是成功的。这组系列报道从今年1月22日首篇推出以来,引起了海内外各界的关注,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本刊特请参加这次报道的部分记者,谈谈他们采访的艰辛、写作的甘苦、成功的欣慰。  相似文献   

14.
现任中国青年报新闻采访中心副主任的叶研,以差不多一年一篇重要报道的频率,为读者献上了一批过目难忘的优秀作品: 他参与采访写作的“红色的警告”等大兴安岭扑火救灾系列报道,获当年全国好新闻特别奖;沈阳新生儿集体感染死亡事件系列报道,促成当年全国政协会议上7名委员就此提案,要求对事件重新鉴定;“重铸一代海魂”报道了南沙1988年“3·14”对越自卫还击战斗,受到军委首长高度评价……动如猛虎 冲动、无畏是叶研从事新闻工作的特点。他自己分析是因为在随时准备打仗的意识形态下长大,对战争等灾难性的事件有几乎是刻…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上半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加强改革开放的宣传上,打了一个较为漂亮的大仗:《中国黄金海岸巡礼》系列报道。这次系列报道面广量大,涉及我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报道主题重大,采访任务繁重。海外版编辑部经过充分筹划,从去年11月中旬起,先后派出三批20余名记者,采访100余天写成100余篇作品。这是该报创办7年来最大的一次宣传报道战役。中国沿海地区,是我国率先改革开放并已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黄金海岸”,多年来成为新闻界宣传报道的“热门”。海外版根据加强宣传报道“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精神,胸有全局,善择时机,力求用新的材料、新的角度、新的写法,分层次、有重点、多风格地反映“黄金海岸”改革开放中的新风貌。现在看,这个尝试是成功的。这组系列报道从今年1月22日首篇推出以来,引起了海内外各界的关注,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本刊特请参加这次报道的部分记者,谈谈他们采访的艰辛、写作的甘苦、成功的欣慰。  相似文献   

16.
本台在1996年的沪宁高速公路报道中,及早确立了“捕捉战机,组织战役性报道”的策划思想,派出精干力量组成采访团,与本地报纸联合采访推出系列报道,设立专栏为高速公路建设者送歌,提前半年在新闻板块中为高速公路宣传“倒计时”,策划以“走近高速公路”为题的,涉及交通、经济、观念等全方位的、组合式采访活动。在高速公路通车之前,又参加了苏锡常  相似文献   

17.
去年12月底,《湖北日报》连续刊发了我们采写的系列报道《来自白云生处的报告》,十堰市农行东风支行一位叫薛继胜的读者看完8篇文章后,给记者打来电话,说;“记者深入到白云生处,关注最基层百姓的疾苦,传达最基层百姓的声音,讲真话、说实话,贴近群众,贴近读者,可亲可信……”’ 记者采写这组报道之初,并没想过要获得怎样的褒奖,但我们有一个愿望,希望社会各界都关注“白云生处”,关注“白云生处人家”。的确,与以往扶贫攻坚报道不同,这组系列报道中,在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采访方式和写作方式上我们作了一番探索,力求…  相似文献   

18.
2月19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荣获了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在袁先生获奖前后,我有幸于1月16日、2月19日和22日三次采访了他。 记者和院士交朋友 曾有人说,袁隆平很难采访。然而,作为一位与他相交30年的朋友,我却知道平易近人的袁隆平院士无论是对记者、对干部、还是对农民都很友好,只要抽得出时间,他都会热情接待。 作为新华社湖南分社长期从事农业报道的记者,我长期把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作为采访基点,从70年代开始,就在  相似文献   

19.
在南极的冰雪中,在北极的荒原上,在中国南海的热风里,在塔克拉玛干的大漠深处……从海外异域到神州大地,都曾留下他采访的足迹。他是一位“老总”———在人民日报副总编的位子上一干就是16年半,他认为“总编辑”就应该总是在做编辑;他又是一位“老记”———总以记者的身份出现在新闻现场,在《东西南北中》、《大江东去》的大型系列报道采访中,在人大、政协“两会”的会场内外,在悉尼和盐湖城奥运会的赛场上,都有他不倦的身影。他就是《我在现场》一书的作者李仁臣。他认为当“老总”和当“老记”并不矛盾,主张“红笔蓝笔”兼…  相似文献   

20.
夹叙夹议议论风生──读程远的述评性报道随想张沛经济日报高级记者程远在报社10余年,一直当记者,写了大量报道,但他主要的笔墨用在冶金和汽车这两个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产业上。几年来,他关于上海宝钢的系列报道以及关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的系列报道,都是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