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听过那首《说唱脸谱》吗?“那一天爷爷领我去把京戏看,看见那舞台上面好多大花脸……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义勇无畏、赤胆忠心的红脸关公,忠耿正直的黑脸张飞……他们各具特点的脸谱带我们走进一个个善恶美丑各不相同的世界!脸谱主要分为戏剧脸谱和社火脸谱两大类。戏剧脸谱中以京剧脸谱最普及、最有代表性,而社火脸谱就和我们喜欢的游戏、神话传说关系密切了。  相似文献   

2.
付俊 《教学随笔》2009,(9):36-36
在执教《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一课时,为了让孩子们初步了解中国国粹——京剧文化,感受民族文化的辉煌灿烂以及京剧脸谱的迷人之美,课前我精心准备,选择了多张京剧脸谱做成课件,想给孩子们惊喜。  相似文献   

3.
活动背景京剧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被称为国粹而扬名海内外。在一次欣赏电视节目时,孩子们被京剧表演深深迷住了,对演员脸上五颜六色各种纹样的脸谱尤为感兴趣。现代京剧唱段《戏说脸谱》,将脸谱人物和浓郁的京剧韵味结合起来,几位人物性格一目了然。从京剧脸谱入手,更容易激发出幼儿喜爱京剧艺术的情感。活动目标1.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学唱京剧《戏说脸谱》。2.通过京剧脸谱熟悉歌词内容,学习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3.初步了解中国国粹——京剧艺术,并逐步喜爱京剧艺术。活动准备…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导读》2023,(Z1):22-23
<正>推荐书目《京剧脸谱》推荐理由何为京剧脸谱?脸谱起什么作用?脸谱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什么样的人物勾画什么样的脸谱?脸谱如何发展?《京剧脸谱》这本书可以为好奇的你提供答案。京剧脸谱是京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用鲜明绚丽的色彩、犀利流畅的线条组织成面部图案,勾画在戏曲人物的脸上,是中国戏曲化妆的特殊手段。它一端联结着古典文学对历史或传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一端联结着表演艺术家对这些人物形象的理解及再创造;  相似文献   

5.
戏说脸谱     
活动背景 京剧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被称为国粹而扬名海内外.在一次欣赏电视节目时,孩子们被京剧表演深深迷住了,对演员脸上五颜六色各种纹样的脸谱尤为感兴趣.现代京剧唱段《戏说脸谱》,将脸谱人物和浓郁的京剧韵味结合起来,几位人物性格一目了然.从京剧脸谱入手,更容易激发出幼儿喜爱京剧艺术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一、了解京剧脸谱,感受"忠勇" 1.欣赏著名京剧《铡美案》选段. 2.交流对国粹京剧的了解. [设计意图]教学伊始,营造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情感氛围,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乐学. 3.阅读文本.这些脸谱有的代表忠勇,有的代表正直,有的代表奸诈,你能说说什么颜色的脸谱代表什么性格吗?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讲讲有关这个人物的故事.每个同学各抒己见,最后每组推荐一名同学代表本小组,说说最喜欢的人物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剪纸     
自从读了《姥姥的剪纸》这篇文章后,我便对花样百出的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不,一到星期五晚上,我就迫不及待地准备好材料,过了一把剪纸的瘾. 我对中国戏剧脸谱颇有兴趣,便想剪一张京剧脸谱贴在书桌前.  相似文献   

8.
音乐课的综合性表现在不同教学领域间的相互综合。八年级第四单元梨园金曲《唱脸谱》,生动描绘了京剧艺术的出神入化,尤其是概括了经典京剧剧目的主要人物造型,有一定程度上脸谱就代表了京剧艺术的精华。我认为通过脸谱艺术学习可促使学生学到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这种以音乐为主的综合,会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9.
胡宏莉 《儿童音乐》2008,(12):72-73
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唱脸谱》使学生理解中国戏曲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民族音乐。2.结合《唱脸谱》的演唱,使学生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3.能有戏曲韵味地演唱《唱脸谱》。4.通过让学生画脸谱、戴脸谱表演的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与绘画的结合美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一、课程导入阶段目标:创设氛围,带入意境,培养学生情趣。教师导言:"同学们,请听一段音乐,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点击课件2——播放《唱脸谱》前奏) (学生活动:聆听音乐,答:听到单皮、锣等京剧中常见的乐器声音)教师要求: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模仿着演奏。(点击课件3——京剧乐器图片) (学生活动:听音乐《唱脸谱》前奏,并模仿乐器演奏姿势演奏)  相似文献   

11.
正设计意图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在我国已有200多年历史,至今仍然是具有世界级影响的大戏种。京剧脸谱作为京剧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深受国人喜爱。我结合主题活动"国粹系列"设计这个综合活动,让孩子们通过欣赏不同的内容与形式美,能区分常见的脸谱代  相似文献   

12.
周四早晨,我照常去巡班。各班教室里,老师们播放的音乐让我停住了脚步:周杰伦的《双截棍》,王菲的《因为爱情》《爱的供养》……这些成人的流行音乐,伴随着孩子们的晨间活动,合适吗?利用业务学习时间,我让老师们集体欣赏京剧《打渔杀家》:"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下周起全园晨间活动播  相似文献   

13.
内容:1.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2.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目的:1.对学生进行祖国民族文化艺术教育。2.初步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欣赏京剧的兴趣。教具:录音机、磁带,幻灯机、灯片、脸谱挂图,打击乐器。年级:五年级二期课时:一课时。  相似文献   

14.
京剧进课堂     
我校开设京剧课已经3年,效果显著。京剧进课堂的消息刚一传出,马上有了“京剧要不要走进中小学生课堂”的质疑声。2008年,学生的大型京剧表演联唱拉开了黑河小学京剧文化的序幕,《苏三起解》、《都有一棵红亮的心》、《说唱脸谱》参加了教育行政会的演出,京剧散发着独有的魅力,掌声热烈,叫好声响彻礼堂。  相似文献   

15.
京剧脸谱     
<正>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位居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被视为中国国粹。京剧脸谱是京剧表演时的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有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源自假面具。脸谱的主要特点有三:一是美与丑矛盾统一,二是与角色性格关系密切,三是图案程式化。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生"与"旦"面部化妆简单,略施脂粉,叫做"俊扮""素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音版)中学音乐15册第三单元《梨园金曲》。1、复习巩固京剧"行当"知识。2、复习歌曲《唱脸谱》。3、了解京剧锣鼓经、模仿打击乐器伴奏,学习"四击头"亮相。4、师生同台展示。教学目标:1、懂得京剧中"行当"、锣鼓经"四击头"等基本戏曲术语的含义,有进一步探索京剧文化的兴趣。2、初步了解京剧锣鼓经"四击头"的特点及其在京剧表演中的作用,能与他人合作尝试用打击乐器作模仿性演奏,并配以锣鼓镲等作简单的"亮相"表演。教学重点:了解京剧锣鼓经"四击头",用打击乐器作简单模仿伴  相似文献   

17.
林显英 《中国教师》2011,(12):49-50
<正>那是上学期我在八年级(3)班上音乐课。根据教学计划安排,这节课先让学生稍微了解有关京剧知识,重点演唱流行音乐与京剧音乐相结合的戏曲——《唱脸谱》。由于考虑到学生对戏曲音乐不大感兴趣,在课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教科书里,有篇课文是京剧《打渔杀家》(节选)。在京剧舞台上,老英雄萧恩的好友倪荣(见图1)有一张绿色的“大花脸”,眉宇间充满豪气。而渔霸丁员外则被涂了一个“大白脸”,显得阴险贪婪。这大绿脸、大白脸,就是京剧化妆中独到的艺术手段———脸谱。京剧脸谱是运用写实和象征相结合的夸张手法,用各色油彩在“净”、“丑”两个行当演员的脸上勾画出种种图案,刻画人物的面部形象,揭示人物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特征。有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歌唱道:“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相似文献   

19.
孩子的话:我喜欢听京剧,最爱看那些又漂亮又好玩的脸谱,我想把它们画出来。老师寄语:在这幅作品中,小作者大胆地运用线条和色彩,线条流畅、色彩浓烈,表现出了儿童视角中的京剧脸谱的特征,使脸谱在静止的画面中生动起来,充满了童趣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20.
吴巍 《学前教育》2005,(10):37-38
活动背景“五一”长假后,我们班小辰辰带来的京剧脸谱面具引起了班上孩子们的兴趣:“这是什么呀?真好看!”“这是唱戏的脸谱,我家也有。”“我爷爷也爱唱戏,爸爸还带我去戏院看过戏呢。”看到孩子们对京剧脸谱如此感兴趣,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谈话中,并提议一起收集有关京剧脸谱的资料。随着各种脸谱的图片、面具、衣服、挂盘越积越多,孩子们想自己制作脸谱的热情也同时被点燃了。然而,由于小班幼儿能力有限,孩子们在创作时常常因为“画不像”“做不好”而失望,甚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