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珠算加减 法教学为 什么要安 排在二年 级? 这套教材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把珠算加减法的教学从原通用教材的三、四年级提前到二年级,结合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进行。这是因为,提前教学珠算,可以利用算盘的直观性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笔算加减法中的对位、进位、退位等。如  相似文献   

2.
提前教学珠算翼城县赵富,师如淮《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在总结通用教材的皇础上,将珠算安排在二年级提前教学,这从表面上看提高了要求,实际上减少了难度,比较符台小学生的智力水平,更切合当前小学数学的实际,育利于学生打好扎实的数学基...  相似文献   

3.
尝试创新求实——张梦鸿同志一节数学课的纪实与评析顾高期这是二年级的一节数学课,教学内容是万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所用教材是张梦鸿同志自编的《珠算式脑算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四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以珠算为模式,掌握万以内加减混合计算中某一步不够减的计算方...  相似文献   

4.
问题解答     
问:五、六年级没有珠算课本,教材问题怎样解决?用“珠算速成法”“简易珠算”之类的书作为教材好吗?(综合读者来问) 答:(一)五、六年级学生,如果过去没有学过珠算,可以采用四年级珠算课本教学。如果过去已学过加减法,教师可根据五六年级珠算课本内容纲要(“小学教师”上即将发表)自行编选教材进行教学。我们建议:在一个中心辅导区内的各校,如果珠算教学进度基本上一致,可由算术教研组组织各校的珠算教师集体研究编选教材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的精神和关于一九七八年秋季小学一年级开始使用全国统一教材的通知,现将我省小学二至五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作如下安排:(一)二、三、四各年级普通班和“三算”试点班一律使用省编的过渡教材。(二)五年级由于普通班和“三算”试点班进度差距过大,内容不好统一安排,因此普通班仍使用普通教材,“三算”班使用省编过渡教材第九册。(三)由于普通班三年级的学生到秋季使用新编第七册教材时,珠算加、减、乘没有学过,建议今年春季数学复习时,用三周时间补完。为了做好向全国统一教材过渡的工作,现将一九七八年秋季省编小学数学各年级教学内容刊登于后,供各地、市、县教育局和学校研究安排今春教学计划时参照执行。一九七八年二月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低年级进行“三算结合”实验,使用的是统编教材,实验的内容是:以口算为基础,笔算为主体,珠算为工具。具体做法是: 1.吃透教材,打牢基础,稳步前进 我们以通编教材为依托,以中央教科所出版的实验教材为借签,以外地实验材料作参考,以可行性论证为前提,一步一步地展开实验。一年级三算教学同步进行,务求扎实过关;二、三年级由于过去未学珠算,必须进行珠算基本功补课,在大练基本功的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首先要求学生从指法练习开始,通过一到九的全盘练、定数连加等形式,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算盘这一工具,然后进行一位数加减练习,要求学生掌握直加、直减、满五加、破五  相似文献   

7.
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中安排了《统计》这一章节。统计知识在一年级的教材中就出现过,孩子们很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统计中调查的过程,乐于去向同学收集资料。在一年级时,并未强调必须调查全班所有同学,所以他们下座位去调查自己喜欢的同学没有什么不好,但这一方法用在现在的这两节课中,  相似文献   

8.
珠算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瑰宝。在我国基 础教育中,珠算历来是必学科目。在当前,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虽然电子计算器和计算机正日益得到广泛运用,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仍然作出了学习珠算加、减法的规定,且强调“注意加强练习”。因此,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依据大纲,对珠算教学进行了进一步更新改革,使珠算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并较原统编教材作了如下一些改革:①在原来删去珠算除法的基础上,根据大纲要求,又删去了珠算乘法。②将原三年级学习珠算加减法,提前到二年级下学期全部学完。③变原来的加减法分开编排为加、减混合编排。④摒弃了原来用口诀教的方法,采用了以“口”促“珠”,以“珠”促“笔”,三算结合,相得益彰的做法。这样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二年级学生要学习“珠算加法、减法”。同时还指出:这部分内容也可以安排在其他年级。使用珠算较多的地区,也可以多学一些珠算。大纲对珠算教学的规定非常灵活,我们要全面、深刻地领会大纲精神,落实大纲的规定,上好珠算课。但是,现在有些学校和老师,并没有按照大纲的规定认真地上好珠算课,有的干脆把珠算课取消。这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虽然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认…  相似文献   

10.
数学第六册     
一、教材编排意图本册教材基本结束珠算教学,也是整数的最后阶段,并开始第二次学习几何初步知识和初步接触分数。教材的编排意图是:要求在学习多位数及多位数乘法的基础上学会珠算乘法(以后不再单独教学珠算)。第六册是整数教学的最后阶段。整数是今后学习小数、分数、比例以及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教材安排整数知识的份量约占全书页数  相似文献   

11.
九义教材第四册“破五减”的珠算减法,是在学生已初步学习了直接拨珠减的珠算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而下珠不够减,用上珠“5”减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珠算加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关于角的知识,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具体编排在二年级下册与四年级上册。如果说二年级下册是紧密联系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直观、形象地描述角,初步认识角,那么四年级上册是在认识直线、射线的基础上,静态地画出角,进一步地认识角,并学会度量角,进而体现角的一些简单运用。作为教材的延伸,  相似文献   

13.
中日小学生珠心算表演交流算盘和珠算,被学者称作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发出过熠熠光辉,在进入了电子时代的今天,珠算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教育启智方面,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小学二年级就要学习珠算加减法,三算结...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页“圆的认识”。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教材“圆的认识”这节课中的观察思考一和观察思考二,让学生从生活出发,借助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学习,学习了圆的特性和画法后再回归生活,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珠算能够对学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刺激,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拓展他们的数学认识,但现今的情况却让珠算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经过几年的实践教学,笔者提出了"童心珠算"."童心珠算"就是根据1-3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自身情况以及考虑到教材本身的特点而灵活进行珠算教学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高二年级选修7,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课文中的音乐知识很专业,基于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的现实,因此授课时候详略得当,以更好地突出教学要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7.
一、多练习,计算准数与计算这部分知识贯穿于教材的始终,是低年段数学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期末复习中,这部分内容占很大的比重。有的教师认为,数与计算天天讲、天天练,学生都会,在期末复习中可不列为重点复习内容。忽视了数与计算复习的结果是学生计算不准确,成绩不理想。所以,教师在复习中还应组织学生多练、勤练。一年级要让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含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组成和分解,理解基数与序数的含义,简单加减法计算、表内乘法。二年级要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口算、笔算、珠算、乘除法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另…  相似文献   

18.
实践表明,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识。才能掌握得牢固,运用时才会得心应手。如何使学生熟练地进行珠算式心算?我认为,教师首先应正视珠算中的算理训练。现就自己在一年级的珠心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珠算算理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依据大纲,提高素质──“三算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其教学法的指导陈朴1986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与中国珠算协会三算教学研究会台作,组成教材编写组.在杭州与黑龙江实验的基础上,修改与编写出了一套“三算结合”(即:小学教学教学从一年级开始,将口算、笔算、珠...  相似文献   

20.
实践表明,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识,才能掌握得牢固,运用时才会得心应手.如何使学生熟练地进行珠算式心算?我认为,教师首先应正视珠算中的算理训练.现就自己在一年级的珠心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珠算算理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