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中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应该倡导和形成与创建世界最大学习型社会相一致的教育理念,即建设“学习之邦”,倡导“教育关怀”,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教育品质”。学习之邦建立一个无人不学、无时不学、无地不学、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之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中国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国民学习能力是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实力基础,善于学习的民族是未来最有希望的民族。中国政府要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就必须全面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投资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2.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素有“礼仪之邦”“文明之邦”之称。孔子所谓“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但是,在当今的青少年学生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中,  相似文献   

3.
目前,民族地区的很多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甚至产生jr厌学、不学英语的情绪.这使得英语教学质量难于提高。如何培养、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立国之邦的精神支柱,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也是维系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强大纽带。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中华大地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他们无不对自己的祖国流露出最深厚的感情。如何激励广大少先队员从小自觉学习英雄,立志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呢?又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增进队员们的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呢?  相似文献   

5.
中国诗歌文学源远流长,曾经代表了最精粹最具魅力的民族语言艺术,也浓缩了民族最典型的情感精神,历来都是基础教育非常重视的教学内容。孔子在教育儿子的时候就说:"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之言"的重要性,学习  相似文献   

6.
杨曾宪先生有篇名为《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的文章,慨叹当代国人疏离鲁迅,是精神追求方面的巨大滑坡。这篇文章若与鲁迅逝世后不久郁达夫写的《怀鲁迅》并读,关心中国命运的读者也许会惊出冷汗:“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粗粗翻检现行的几套高中语文教材,鲁迅的文章很少,其数量可能连某些写小女人散文的大男人作家也不如。我不知道编者此举意图如何?只是想到鲁迅远在彼岛的曾孙女在媒体面前那无邪的笑脸:“这边课堂里不学曾祖父的文章,所…  相似文献   

7.
杨曾宪先生有篇名为《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的文章,慨叹当代国人疏离鲁迅,是精神追求方面的巨大滑坡。这篇文章若与鲁迅逝世后不久郁达夫写的《怀鲁迅》并读,关心中国命运的读者许会惊出冷汗:“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粗粗翻检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鲁迅的文章很少,其数量可能连某些写小女人散文的大男人作家也不如。我不知道编者此举意图如何?只是想到鲁迅远在彼岛的曾孙女在媒体面前那无邪的笑脸:“这边课堂里不学曾祖父的文章,所以我知道…  相似文献   

8.
“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不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出 不了成绩,成不了人才。 中华民族是有着古老文明的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大家知 道,支撑文明发展的是科学、道德、艺术。科技的发展,道德的优化, 艺术的进步,都要以知识作为基础。不学知识,国家就会落后:不学知 识,人类就会愚昧:不学知识,人生就会痛苦。  相似文献   

9.
“不学诗,无以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使人灵秀”……诗是最美的语言之花。古诗词则无疑是诗花之海中最瑰丽的一大板块,它以其独特的魅力构成了小学生语文学习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更是将古诗词教学、古诗文诵读提升到更高层次,让学生从古诗文博大精深的艺术价值、人文涵养中吸收丰富的民族文化精髓,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其语感,积累语言,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目前,民族地区的很多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不学英语的情绪,这使得英语教学质量难于提高。如何培养、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1.
尊严     
尊严是溪水的流动,没有它,小溪将是一条死水,臭气熏天。尊严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缺少它,那该民族将是个野蛮之邦。尊严是社会的冠冕,丢失它,人类将在黑暗中摸索,地球上生活着的将是披着人皮的野兽。  相似文献   

12.
古人有云:“虽有良玉,不琢不成器,虽有良才,不学则不成君子。”古人早早便意识到学习的重要,社会发展到了今天,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信息瞬息万变,要生存就要学会终身学习,个人需要学习,社会发展需要会学习的人才,一个民族要生存要强大更需要会学习的人才。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力,造就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们教师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作文题目]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没有英雄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英雄,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一个国家需要英雄才不幸。——伽利略[写作指导]首先要正确理解这两则材料的内涵。郁达夫的话语强调英雄对于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意义: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英雄是可悲的,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而有了英雄后必须加以拥护、爱戴与崇仰  相似文献   

14.
话说英雄     
岳青林 《中文自修》2006,(10):48-51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在这物欲横渡,缺铁少钙的时代,在这价值取向趋向多元的时代,那种酬恩赴难,轻生死重大义的侠肝义胆、侠骨柔肠,那种光明磊落,正直豪迈,怒发冲冠的铮铮铁骨,飒飒豪气,难道就像春日残梦一般脆弱,单薄,去无痕迹,只能怀想而不可复得了吗?  相似文献   

15.
李新 《神州学人》2000,(7):28-29
以鸦片战争为重要标志,曾经雄踞世界东方近二百年的大清帝国开始急速地、无可奈何地走向衰落,绵延几千年之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也遭到了西方文化空前猛烈的冲击。面对灾难深重的民族危机和能否更新发展的文化危机,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人声鼎沸,议论纷纷。素以“天朝上国”、“礼义之邦”自诩的国人,不得不正视一向被视为“蛮夷之邦”的西方世界,其中一批有识之士转而以新的思维方式探讨救亡图存之道和更新传统文化之途。留学生就是当时国人“开眼看世界”的产物。 首开中国近代留学之先河的是容宏、黄胜、黄宽三人。他们自费赴美留学虽…  相似文献   

16.
郁达夫怀念鲁迅时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和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屈原、岳飞、林则徐、谭嗣同、吉鸿昌……无数有名或无名的仁人志士延续且弘扬着中华民族的精魂,守护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让我们自豪,让我们感动。  相似文献   

17.
反思支配教育实践的教育理念,探讨制约教育发展的理念瓶颈,建设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建设“学习之邦”,倡导“教育关怀”,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教育品质”,是时代的需要,也应是时代的精神;是全民的教育需求,也更应是全社会的教育理念。满足教育需要,建设学习之邦真正的学习之邦是:在一个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中,人人想学习,人人爱学习,人人有能力学习,人人需要学什么随时随地都可以学到,处处是学习企业、学习社区和学习家庭等学习型组织。教育正在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  相似文献   

18.
郁达夫在悼念鲁迅时曾说过:“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怀鲁迅》)我国人民对鲁迅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和全面。充分表明我们党和人民对这位世界文化巨人的崇高敬仰,和对他遗留给我们的思想文化魂宝的无比珍视,这就是我们民族有希望的明证。  相似文献   

19.
反思支配教育实践的教育理念,探讨制约教育发展的理念瓶颈,建设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建设“学习之邦”,倡导“教育关怀”,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教育品质”,是时代的需要,也应是时代的精神;是全民的教育需求,也更应是全社会的教育理念。满足教育需要,建设学习之邦真正的学习之邦是:在一个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中,人人想学习,人人爱学习,人人有能力学习,人人需要学什么随时随地都可以学到,处处是学习企业、学习社区和学习家庭等学习型组织。教育正在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  相似文献   

20.
学困生之所以学习困难,在很大程度上与缺乏学习兴趣有关,因此,要使学困生不学困,就必须注重学困生不学困,就必须注重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本人通过自身的教育体验就如何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略谈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