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4台摄像机对10名山东省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下劈技术动作进行同步拍摄,并用德国SIMI motion 录像解析系统对测试结果进行三维图像解析,旨在揭示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下劈技术的运动学特征.结果显示:1)男子运动员在下劈动作中,起动、提膝、踢靶、收腿四个阶段中,所用时间分别为0.22±0.02 s、0.12 ±0.02 s、0.10±0.02 s、0.29±0.05 s其中收腿过程时间最长,其次为起动阶段.2)在下劈过程中,髋关节角度变化减少,对稳定运动员动作的完成,起到重要作用.而膝关节角度变化幅度,将带动踝关节和脚部位产生较大打击速度和力量.3)下劈动作过程中,运动员左支撑脚有明显旋转,同时并沿劈击腿的方向产生一定的滑动距离.4)左支撑腿蹬地过程中,伸膝速度、足跖屈速度与身体重心速度表现出较大的相关性,是提高身体重心速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跆拳道技术多是以腿的踢击为主要进攻手段,“后横踢”是众多腿法中一种简单、有效的表现形式和得分方法。我们根据几年来从事跆拳道运动的经验和感受,简要谈一谈在练习“后横踢”技术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一、提膝是提高“后横踢”技术速度、高度的必要条件。跆拳道的技术表现路线大部  相似文献   

3.
张航 《少年体育训练》2013,(2):60-61,59
横踢又被称作是抡踢,是跆拳道所有技术当中最为基本的一种腿法,横踢是跆拳道比赛中运用率较高的动作之一,也是运动员得分的主要技术,具有较强攻击性和猛然性。可在进攻和反击战术中击打对手除去背部脊柱垂直部分的躯干部以及抛去后脑的面部得分。我国男子与女子运动员横踢技术较为熟练,但在衍生技术上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所以本文通过对2011年跆拳道世界锦标赛中国男子与女子分别2个级别,一共4场比赛的录像中我国运动员对横踢技术运用的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其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在横踢技术在比赛中击打的情况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跆拳道比赛中横踢技术最为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得分手段。跆拳道横踢技术的动作特点是快速有力且较易使用。而躯干的运动在跆拳道的横踢中主要是转动,这种转动对横踢动作起到协调和配合作用,有利提高横踢的打击效果。应用不需人工识别关节点的红外光点高速测试方法获取横踢动作中躯干运动的运动学数据,通过运动学的分析揭示跆拳道横踢动作中躯干的空间运动规律和特征,并通过分析这些运动学特征,探讨躯干的运动对跆拳道横踢动作质量的影响。以期对跆拳道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教学与训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击响脚过肩是构成竞技武术套c组难度动作的重要一环。文章运用对比分析法、理论分析法、运动生物力学测试法对324c+1难度动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击响的时间是影响324c+1完成转体度数主要因素之一;起跳角、击响时刻膝角、髋角大小影响击响脚过肩;起跳脚大不利于减小完成击响时间;击响时刻膝角、髋角小不利于脚过肩;击响时刻最佳的躯干角、髋角是击响脚过肩且腿不高踢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电子护具对竞技跆拳道比赛男子运动员技战术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研究、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技术和战术两个维度对运用电子护具和普通护具的第29届奥运会跆拳道比赛和2009年跆拳道世界锦标赛男子4个级别比赛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电子护具应用后,男子前横踢、下劈、后旋侧踢等技术的使用率有所提高,后横踢的使用率降低;前横踢、后横踢、双飞、后踢成功率降低,而拳击打、侧踢、后旋、旋风踢的成功率却提高了;前横踢、下劈、后旋、拳击打的得分率明显提高,后横踢的得分率降低,双飞不变.男子击头使用率、成功率和得分率均明显提高,击躯干使用率、成功率和得分率却降低.男子各战术使用率差异不大;直接进攻、间接进攻的成功率和得分率有所降低;直接反击和攻防转换的成功率与得分率则有所提高;防守反击成功率和得分率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7.
跆拳道是一项以腿为主,手脚并用的搏击项目。跆拳道的技术动作中以腿法为主,主要腿法有横踢、下劈、侧踢、后踢和旋踢。其中,又以横踢最为常见。踢腿技术的基本要求是快速、有力、准确。其中最重要的是获得最大的水平速度,这一观点已经被许多高水平的运动员所认识。虽然,许多教练员和学者对跆拳道的踢腿做了大量的研究,但以生物力学的方法对跆拳道踢腿进行动作分析还不多见。  相似文献   

8.
短跑道速度滑冰中,弯道路程占总路程的一半,因此,弯道技术对运动成绩影响很大。为研究弯道技术,采用影像测量方法对九冬会比赛中优秀运动员的弯道动作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从测试数据看,女子运动员在11.33 m/s以上,男子运动员在11.88 m/s以上;从曲线图看,男女运动员的同侧髋、膝角度一时间曲线形状相似,这表明同侧腿关节角度变化规律相同,支撑腿髋、膝动作协调,摆动腿髋、膝动作协调,蹬冰腿髋、膝角同时发力。对比以前测试的一些短道弯道速滑动作图表,可知,只有优秀运动员才具有同侧关节角度一时间曲线形状高度相似的特点,此现象揭示了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动作结构特点。此外,单支撑阶段速度上升,而双支撑阶段速度下降,可能表明单支撑蹬冰比双支撑蹬冰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运用两台日本松下MD-9000数码摄像机对6名优秀散打运动员鞭腿动作进行同步拍摄,采用美国ARIEL系统进行三维图像解析,从运动学的角度揭示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鞭腿动作支撑腿和进攻腿髋、膝关节速度和角度变化特征,以期为鞭腿技术动作的教学、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跆拳道比赛中横踢技术最为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得分手段。跆拳道横踢技术的动作特点是快速有力且较易使用。而上肢的运动在跆拳道的横踢中主要是摆动,这种摆动除了起平衡作用外,再就是有利于躯干的扭转。研究中应用不需人工识别关节点的红外光点高速测试方法获取横踢动作中上肢运动的运动学数据,通过运动学的分析揭示跆拳道横踢动作中上肢的空间运动规律和特征,并通过分析这些运动学特征,探讨上肢的运动对跆拳道横踢动作质量的影响。以期对跆拳道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教学与训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第七届城市运动会跆拳道首次使用电子护具的技术和四川跆拳道队技术进行分析,了解跆拳道比赛使用电子护具后对运动员在得分、技战术的使用方面有无明显变化进行总结,努力探索新规则、新记分情况下跆拳道项目的制胜规律;选取第七届城市运动会跆拳道决赛的运动员和四川队的队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录像资料进行分析,了解使用电子护具后的技术与四川跆拳道队在比赛中的技术使用情况;结合四川跆拳道队目前的情况提出建设性规划。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内蒙古第十二届运动会跆拳道大级别男子甲组73KG、78KG、+78KG,女子甲组63KG、68KG、+68KG各三个级别24名运动员共17场比赛录像为研究对象,对大级别运动员横踢技术时机运用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反映了内蒙古大级别跆拳道运动员掌握、使用横踢技术的情况,从而为内蒙古大级别跆拳道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广州亚运会跆拳道比赛决赛16场比赛中32名运动员使用的技术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内容包括动作使用次数、得分情况、得分率等。分析结果显示,进攻技术中是以横踢技术占据主导地位,在反击迎击技术中以前横踢占据主导地位,在比赛中进攻技术使用上高于反击迎击技术,在比赛中高位击头技术对比赛的取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现场与录像对2002年-2004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的赛况分析认为,目前我国跆拳道发展十分迅速,各队的差距逐步缩小,对新规则的适应性有所增强,运动员技、战术运用能力有所增强,得分能力明显提高,比分差距缩小,但体能储备不足。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技战术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资料、现场统计和录像回放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8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半决赛、决赛运动员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内容主要包括每局的踢击次数、踢击类型、交手回合、交手时间以及防守的步法运用。分析结果显示:比赛中男、女运动员踢击次数第1局最少、第3局最多;交手回合和交手时间高度相关,男、女运动员的交手回合和交手时间随局数递增;横踢技术是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基本技术,男、女运动员在比赛中防守步法使用基本一致,后移防守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6.
运用录像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1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天津队男女各15名运动员击头技术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通过跆拳道比赛中击头技术运用的特点和存在问题的研究,为跆拳道击头技术的训练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2010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跆拳道比赛录像的观察,了解运动员的技术运用情况,记录有效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大学生跆拳道技术的有效得分数据,为大学生日常学习、训练提供参考,从而对跆拳道项目在高校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DaeDo电子护具对男子竞技跆拳道比赛技战术特点的影响,以参加2012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男子58kg级共44场比赛的4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竞技跆拳道比赛男子运动员的技战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个回合中,技术运用次数逐渐增加,第一回合技术运用成功率最高,第三回合技术得分最多;下劈是得分最多的技术,占技术总得分的41.0%,横踢是运用最多的技术,使用率达44.9%;击头得分占总得分的61.2%,明显高于躯干得分,下劈是击头次数和得分最多的技术;各战术运用中,直接进攻、直接反击的使用率和得分率较高,而防守反击、攻防转换的使用率和得分率偏低,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跆拳道运动的教学模式多年来一直是以教师亲身示范、讲解,学生随之学练为主。随着这项运动普及率和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单一的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教学的效果和范围。文章旨在研究和探索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来指导跆拳道教学,以达到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文章从视频反馈教学,CAI课件辅助教学和连拍图片分解技术动作教学三个方面分析多媒体在跆拳道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代哲学“身体”的转向,尼采宣称:“一切从身体开始”,梅洛·庞蒂提出:“世界的问题,可以始于身体的问题”.这一西方后现代主义“身体哲学”转向不仅是对西方传统的思辨哲学的根本纠拔,亦为我们真正切入东方古代哲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因此,重新回归“身体”,思索身体自身的直接的“表现”维度业已成为超越形而上学传统的一条可行途径.体育运动是身体的直接表达形式,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身体哲学视角对跆拳道运动的审美进行相关研究,从作为表达主体的身体、作为展现场所的身体、作为哲学本体的身体三个向度认识跆拳道的身体镜像,可以了解个体,更能直接面对我们的身体.身体哲学丰富的内涵是跆拳道在品势、腿法、礼仪等方面进行审美的前提,跆拳道运动中的主要审美元素诠释着身体哲学并丰富其内容,跆拳道文化精益求精的审美观点促进着身体哲学的发展.跆拳道最终要回归身体,身体才是跆拳道发展的终点.因此,身体哲学引导着跆拳道文化的审美,赋予其丰富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