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许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网络问题。大学生网络问题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也难辞其咎。因此,大学生网络问题的解决也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乃至大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时代中,政府官员诚信意识、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都受到网络媒体的监督,网民对政府公信力空前质疑与冲击,使政府公信力面临巨大挑战。提升政府公信力,政府需优化网络生态环境,积极构建服务型和阳光型政府,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的效力,积极应对网络社会新变化,对政府官员加强诚信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3.
政府网络公关对于塑造高效政府形象、服务型政府形象和民主政府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政府网络公关存在形式主义、危机事件处理不当以及功能定位模糊等问题,不利于政府形象的塑造;应将政府网络公关纳入制度化、正规化的轨道,加强政府公关人才队伍建设,使政府网络公关工作更加专业化,建立有效的公共危机政府网络公关处理预案,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的建设,保障政府网络公关的实体资源。  相似文献   

4.
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是公共危机的一种,指网络公共舆论因某些突发事件而背离政府主导的价值取向和话语主流,官民信任破裂、互动僵化,导致政府公信力骤降的紧急态势。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根源于政府公信力的不断流失以及官民和谐关系的僵化变异,也是网络公共舆论汇聚、公众公民意识形成和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治理问题暴露与偶发的结果。应对政府网络舆论危机,存在着四个层次的治理举措:第一层次是采用危机治理策略平息事态;第二层次是促进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慎用网络技术控制;第三层次是修复和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第四层次是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打造政治共识。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情是现实民意在网络空间的反映,政府对网络民意的反应事关政府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文章根据2009年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的数据,归纳并分析排名高低的原因,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经验教训,为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从而形成网络民意与政府工作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应对社会转型期的诸多挑战时出现治理能力相对滞后和政府公信力下降的问题,反映到网络舆论中就是网民对政府的不信任和抵抗。网络公共舆论常常因某些突发事件而背离政府主导的价值取向和话语主流,造成官民信任破裂、互动僵化,导致政府公信力骤降的紧急态势。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既根源于政府公信力的不断流失以及官民和谐关系的僵化变异,又反过来对政府公信力和政治稳定构成极大杀伤力。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的治理可从四个层面展开:采用危机治理策略平息危机事态;促进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合理使用网络技术控制;修复和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打造政治共识。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期,由网络舆论引发的政府形象危机屡见不鲜,政府和政府官员的自利性对公共性的背离、信息技术沟通机制的不完善以及电子政府系统的不健全、政府官员媒介素养的不足导致政府网络舆论调控失当。目前政府网络舆论调控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信息公开滞后、政府责任不明、媒体联动不足。政府坚持及时沟通、承担责任、系统运行的网络舆论调控原则才能不断提高网络舆论调控水平,有效化解政府形象危机。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发生着变化。网络已成为民众接收政治信息、表达政见不可或缺的载体。政府可以借助互联网便捷、快速、直接地与民众进行沟通,及时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但受网络信息的传播机制及其舆论本身的非理性因素影响,政府网络负面舆论一经形成,政府便会置身于巨大的舆论危机之中。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是在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国政府面对的一个全新的问题。我们应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全面认识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的特点,增强防范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的能力,以促进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网络已经对我国政府行政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政府的治理理念、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网络对政府治理的影响及要求,提出电子治理是政府治理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网络舆情概念、特点的阐述,分析了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并着重从政府信息公开的角度探讨了网络舆情危机的消解途径。  相似文献   

11.
网络政治中的政治主体分三个层次:网民、网络共同体、网络政府.其中网民是网络政治生活中的基本组成单元,本质上说是虚拟人与现实人的统一体;在网络政治中,网络共同体正在成为重要的政治主体,其发展速度将会更快,影响及作用将会更大;网络政府将在政治主体中处于核心的、关键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网络政治参与是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革命在公民政治生活上的直接产物。近几年,微博的兴起又把网络政治参与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微博因其强大的传播效应和前所未有的互动性,使传统的网络政治参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近一年来,以"7.23动车组事故"为代表的网络舆论影响政府决策的事件时常出现,凸显了微博在疏通民意表达通道、完善政府应答机制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的出现、迅速发展以及通讯信息技术的进步不仅提高了公众政治参与的能力,而且提升了公众的话语权。电子政务的开展,为公众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自由空间,为政府与大众进行沟通、进行平等对话提供了一个结实的桥梁。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数字鸿沟的存在,导致了网络主体参与意识不强、参与行为具有非理性等问题,这不仅使得网络真实民意得不到表达与诉求,而且使政府治理受到了挑战。因此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把我网络政治参与的趋势、不断完善网络问政平台。  相似文献   

14.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日趋增强,成为了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股重要力量。从自媒体和网络舆论两个基本概念入手,通过阐述自媒体时代下网络舆论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对政府是否应对网络舆论进行治理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且从四个方面的考量为其判断树立了论据。政府应该坚持引导式与规范式的双向治理策略,从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对新时代网民的培养和塑造、加强网络技术管控以及对政府自身建设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民数量的不断攀升,网络日益成为民众发布信息、表达民意的平台,同时为政府了解民意、改善民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如何正确分析和界定网络舆情,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网络执政能力,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成为政府必须关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网络舆论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而依靠传统的政府公关手段对其进行"拖"、"堵"、"删",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有序发展,同时还会危及到政府形象。因此,运用网络公共关系手段管理网络舆论环境已迫在眉睫。这就要求政府深刻认识网络舆论的本质特征并且"对症下药",改革传统的公关手段,以期提升网络时代政府的网络舆论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网络政府公共关系是信息时代下政府公共关系的新发展,具有传统政府公共关系所不具备的便捷性、直接性、互动性等特点.针对我国网络政府公共关系的现状,可以从学科体系构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专业化、管理机构专业化、网络公民社会化、政府门户网站功能健全化、网络政府公共关系实质化、网络政府公共关系制度化、计算机网络硬件与软件水平高端...  相似文献   

18.
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部分,已日益引起政府的重视,政府开始逐步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针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建立起了应急机制。基于目前地方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管理的现状,文章以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作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展特征和趋势以及地方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取得的成就,而后着重分析了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地方政府应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促进地方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网络舆情已成为当前我国民意表达的重要渠道。作为一种监督方式,网络舆情有效地促进了转型时期政府治理能力的提高。但是,地方政府往往把网络舆情视为一种威胁并试着加以控制,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事实上,地方政府要有正视网络舆情的勇气,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促进政府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20.
墨菲定律为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理提供了借鉴:其一,网络舆情在全面考验政府及其官员,任何微小的源头都有可能掀起狂风巨浪,政府必须建立网络舆情的长效监测机制。其二,网络舆情有鲜花也有毒草,要认清两者的差别和各自的内在规律,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分析和解读。其三,对网络舆情的控制不当经常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政府在其中要尽量掌握主动话语权,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网络舆情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