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惜代价地追求和平,是30年代英国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潮。战争的爆发,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和平主义运动的失败。面对着信仰与现实的冲突,和平主义者陷入了两难选择之中。他们修正了自己的立场,不再妨碍国家的战争努力,同时继续探索和实践实现理想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他们的乌托邦理想,与社会实际脱节,结果,不是和平主义者改造了现实,而是现实改造了和平主义者。  相似文献   

2.
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和平与战争问题就始终是人们政治生活当中的重大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彻底消灭资本帝国主义以前,战争与和平的交替出现是经常的和不可避免的现象。列宁坚定地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分析了战争产生的根源及其性质,确定了战争、和平与革命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对和平与战争应抱的态度,揭穿了帝国主义在和平与战争问题上的骗人使俩,批判了社会沙文主义者和社会和平主义者的反动谬论,捍卫和  相似文献   

3.
第十一届奥运会在德国的首都柏林召开。柏林曾被定为1916年奥运会的举办地,但因为它后来成了战争的策源地,奥运会被取消。当时纳粹虽未上台,但已经蠢蠢欲动,气焰十分嚣张。他们认为奥运会是"犹太人和和平主义者搞的花样"。纳粹分子斥责德国运动员与黑人一起比赛,  相似文献   

4.
伊拉斯谟作为一个坚定的和平主义者,他反对战争,认为其不合理也不合法。他的战争观念来源于人文主义思想和基督教信仰,也受其个人性格影响。他的反战思想在历史上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5.
罗素战争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科学家、思想家罗素不仅学富五车,而且是一位坚定的和平主义者。从本世纪初到1970年逝世,他一直为制止战争、实现人类和平著书立说、奔走呼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罗素反对战争的基点在于战争是违反人性的,尽管这样,他仍认为有的战争是合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核武器出现,罗素认为战争会毁灭全人类,进而反对一切战争。  相似文献   

6.
尽管二战后的美国文学纷繁多彩 ,但一个突出的主题是反文化 ;战争打碎了美国人民对传统的一切伦理的、道德的和社会价值的认同 ,作家们以各种反叛方式 ,试图对那些使他们感到不安和焦虑的社会现实加以嘲讽和鞭鞑 ,以发泄他们孤独、苦闷的情绪。  相似文献   

7.
翁家慧 《文教资料》2007,5(12):87-90
内向的一代是日本战后第六批新人作家。作为战后派文学的最后一批纯文学作家,他们对战争的记忆是模糊的,对现实的描写是不正确的,因此他们的文学被认为是脱离社会的文学。其实,这和他们所经历的时代以及所体验的人生密切相关,正是由于动荡的时代和迷惘的人生,以及他们对时代和人生的特殊感悟决定了他们文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有多种原因的,其中绥靖政策的不断推行是一个直接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到底是战争的宣泄所引起还是和平的溢流而导致?促使二战爆发的是法西斯的叫嚣还是和平主义者的妥协?抛开众所周知的客观因素——英法实力衰退以及经济危机的爆发,从当时民众的心理状态和社会氛围来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20世纪30年代英国和平主义运动的极端进行为绥靖政策的形成提供了动力和温床,是绥靖政策推行的直接因素并最终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相似文献   

9.
1931-1945年日本侵华时期,日本基督教会备受本国政府的控制和打击,然教会主流却选择了迎合侵略;日本教会也曾呼吁和平,但除少数真正的和平主义者外,多数和平言论皆不纯正,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和动摇性,最终被侵略之音所淹没。战时日本教会的政治态度,反映出日本宗教团体面对战争时宗教理念与世俗利益的纠结,最终世俗利益占据上锋,但却需要用宗教资源对其行为的合法性进行解释和辩护,欺人并自欺。宗教在战争面前是一把双刃剑,值得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0.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村社会,由于战争纷乱、土地兼并、天灾人祸等种种因素,使得农村和农民一直在衰败和危机中挣扎。作为先进知识分子的近现代留学生,本该承担起时代赋予他们的对农村改造和建设的责任,但事实上,他们在回国之后大多都背离农村而去,从而使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留下许多遗憾。  相似文献   

11.
马云霞  龚婧 《天中学刊》2010,25(1):87-90
《他们携带的物品》基于美国越战作家奥布莱恩的自身经历,讲述了越南战争中一个排的美国士兵的故事。本质上,战争只是弱肉强食的游戏,那些被卷入战争的普通人往往成了战争中无辜的牺牲品,人们在战争中所遭受的身体上的摧残、长期的精神伤害及纯真的丧失,即战争的罪;同时战争也给人们带来了难以摆脱的负罪感与困惑以及现实中对希望的幻灭。  相似文献   

12.
在一战后的停战纪念日里,英国政府主导着社会记忆的重构,使哀悼战争死难者在较长时间内成为纪念活动的主题。在公众压力下,这一主题虽然被迫放弃了庆祝军事胜利的初衷,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掩盖了大战的真正根源和性质。以退伍军人为代表的公众对战争的态度是复杂和多元的,出于强烈的现实需要,他们为停战纪念日添加了新的内涵。随着时间流逝,英国停战纪念日的氛围和内容都发生了改变。在公众眼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不再是光荣和正义的战争。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上课睡觉的学生,老师历来深恶痛绝,请看他们的“绝招”:政治老师:对于“特团生”我们应该给予重点扶助,请大家一起叫醒他。(天生的和平主义者)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上课睡觉的学生,老师历来深恶痛绝,请看他们的“绝招”:政治老师:对于“特团生”我们应该给予重点扶助,请大家一起叫醒他。(天生的和平主义者)  相似文献   

15.
龙国华 《文教资料》2010,(30):89-91
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强大的国力和后勤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在当时战争频繁和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条件下,为保持强大的军力以保证战争的胜利,又不超过国家经济的承受能力,先秦兵家对战争与国家经济的关系给予了很.高的关注。他们针对“日费千金”的战争消耗,提出了“因粮于敌”的后勤策略和“耕战合一”的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16.
知识分子群体与近代报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刊是近代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变革力量。近代知识分子的几个主流群体在变革现实的斗争中,历史地递进地认识到报刊的重要性,他们群起办报刊,使之成为手中撬动历史的有力杠杆,既推动了社会现实的改造,实现了报刊的变革,带来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出版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群体力量的凝聚和壮大,催生了新的文化群落  相似文献   

17.
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主要得力于班超对西域的战争和经略 ,而传入中国后的发展则完全依靠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战乱不已的社会现实和隋唐经过战争而建立起的大一统的强大帝国 ;同样佛教在我国西藏的传入以及发展也赖于松赞干布对当时各部落的统一战争和以后各种形式的战争。而白莲教起义则将佛教与战争结缘的民间形式推至极致 ,终明清两代 ,这种与佛教结缘的战争方式搅扰的两朝国无宁日 ,充分显示了宗教战争的威力。佛教正是通过战争发展着自己 ,显示着自己 ,也充分说明了佛教在我国传入发展过程中战争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史里芬计划是建立在对战争发展的错误估计之上的.史里芬指导战争的理念,是想依靠以贵族为中心的精英集团来赢得一场现代化的总体战争,观念落后于现实.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对德国的经济和社会进行了重组,以适应总体战争的需要,取得了显著成功,对战争和社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德国最终还是失败了.隐藏在这背后的更深刻的原因,是德国缺乏必要的物质手段来完成它过分野心勃勃的战争目标.  相似文献   

19.
校园文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产物。西南联大校园文学除了具备校园文学的一般特点外,还表现出反映社会人生的特点。这种特点的形成,缘于西南联大所处的特殊时代和西南联大作家的特殊生活:从北到南的大迁徙使他们认识了社会现实,市井生活让他们体验到民生疾苦,抗战使命要求他们创作抗战文学,军旅生涯迫使他们思考战争。西南联大具有不同于一般校园的新文学环境,学生在文学社团中学习成长,自由创作,产生了能够代表中国校园文学以至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杰出作品。西南联大校园文学是20世纪中国校园文学的一座高峰。  相似文献   

20.
<正>没有人知道当一个身为和平主义者、人道主义者,拥有敏感内心的出色作家在饱受战争折磨后,将如何面对这个世界:纵观茨威格的一生,他的遭遇似乎恰好印证了自己为玛利亚·斯图亚特写下的那句话:“那时的她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黄金时代的陷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堪称欧洲的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