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当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对问题的理解也就能更加深入,课堂教学活动也会因此变得生动活泼.反之,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课堂教学也会随之变得缺乏生气而机械沉闷.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当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对问题的理解也就能更加深入,课堂教学活动也会因此变得生动活泼。反之,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课堂教学也会随之变得缺乏生气而机械沉闷。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  相似文献   

3.
沈启文 《考试周刊》2011,(70):209-210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内驱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异常活跃,学习就会变得轻松愉快,就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识技能。一旦学生对生物学科产生兴趣,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努力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作者就如何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4.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皮亚杰说:"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如果解决好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那么学生对学习就会充满热情,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主动,学习习惯也会明显改善,我们的教学就会变得轻松,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在十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对数学学科感兴趣,并且成绩较好的学生具有以下共同特点:第一,他们总是对数学课充满期待,兴  相似文献   

5.
学习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不应该是充满恐惧和痛苦的。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学生一旦产生学习兴趣,学习将会变成一项简单任务。尤其是对中学生物来说,如果学生不能对生物学科产生学习兴趣,那么生物课就会变得晦涩难懂、枯燥无味。而如果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自身产生好奇心,那么就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进而对生物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开展生物教学就会变得得心应手。本文正是由此为出发点,来探讨如何提升中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乐学的内驱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在大脑中产生兴奋中心,促使感官变得活跃.采用直观性教学,学生思维的兴奋度高,学习的潜能就处于活跃状态,无形之中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非智力心理因素中,兴趣最为重要。如果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这种兴趣就会转化为学习动机,而这种动机如能得到不断地强化,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也会使学生获取知识的快乐,从而"激起他们更加刻苦攻读"。这样,学生长期坚持下去,外语成绩就会得到大大的提高,从而成为复  相似文献   

8.
一、重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一种喜好的情绪,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语文学习兴趣与语文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大脑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引起语文学习中高度的注意,使感官更加清晰,思维更加深刻,想象更加活跃,记忆更加牢固,能抑制疲劳,  相似文献   

9.
<正>"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研究的东西有着内在的兴趣,缺乏直接兴趣,会使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反之,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刺激大脑活动的兴奋性,保证对学习内容有效感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语)成功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书本的基础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教给学习方法,给学生以"如何学"的启示,这比知识更宝贵,因为学生可以运用这些方法独立地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形成学习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呢?  相似文献   

10.
初中政治教学可结合以下几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一是巧设比喻法。在教学中巧设比喻能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深奥的东西变得浅显易懂,使学生容易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个人是社会成员,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时,如果先让学生思考"一滴水"与"大海"的关系怎样?学生很快就会明白:"大海"是由无数个"一滴水"组成的,但"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会有生机和活力,否则就会干涸。再问:"人们的生活能不能离开社会呢?为什么?"学生兴趣很浓,理解问题透彻,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1.
王辉 《考试周刊》2015,(1):49-50
<正>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何等重要。实践证明,当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随之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变得愿学、爱学、乐学语文。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师生和谐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心灵的和谐,能够与学生分享快乐。因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应该是在产生关趣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探究过程,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在中学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作为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只要有兴趣就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兴趣也是终身学习的助推器,唯有如此,才能让地理学习变得更加现实和生动,才能真正体现地理教学的价值,才能真正实现地理教学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3.
代文明 《中学文科》2009,(14):125-125
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强大内驱力,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异常活跃,学习活动就会随之变得愉快,学生就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在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学习兴趣比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自身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感知事物。这时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就变得比较敏锐,逻辑记忆增强,想象力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增强。兴趣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比较顺利地进行,并富有成效。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学生学好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前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传统作文评改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作文评改课变得鲜活灵动起来,实现作文评改的目的,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对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我校探索出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分组合作学习"的新型作文评改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兴趣。此模式置学生于主体地位,让学生思维丰富,活跃开阔,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变得能写会改,作文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思维,苦思冥想,做起事情来会感到快乐,精力会高度集中,就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有所创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兴趣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必要条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保持他们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教育》2008,(2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良好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活动就已成功了一半,学生就会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自发地去努力、去探索。如果说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授之以"通"的话,那么兴趣就会使这种方法变得更具主动性,更有实效。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逻辑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单纯的讲授会把数学课变得枯燥乏味。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能使教学变得更加融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新颖的导入和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内驱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异常活跃,学习活动就会随之变得愉快,学生就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识技能。新课改就如何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我们生物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我想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0.
张娇 《安徽教育》2010,(10):45-45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参与某种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许多好奇和渴望,并想去探究其中的奥秘,从而自发地学习。如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把学习变得快乐起来呢?下面是本人的几点感受,与大家一起探讨。一、和谐的师生关系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故而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老师,愿意和老师亲近。学生喜爱老师,他的兴趣会随之转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