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在中国向来不算正统的学问,因而明清之际李贽、金圣叹的小说评点被正统文化斥为异端。对小说史料之搜集,则似乎更等而下之,因而中国小说史料长期散布在各类古籍之中,无人作专门化的整理研究。致使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胡适作中国章回小说考证时,要"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东西"自然是小说史料。鲁迅为写《中国小说史略》而"废寝辍食,锐意穷搜"小说史料,书成之后仍每每慨叹"依据  相似文献   

2.
(1)《老子》,可以是任何一种版本,不看注释,只读原文,也很好。(2)《浮生六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中国小说史料丛书”本,俞平伯先生校点。作者沈复,字三白,乾隆年间一个很普通的人。(3)《清代野记》,共128则,记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的社会百  相似文献   

3.
浅谈档案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档案与文化任振朝最近,北京市档案馆编辑出版了《北京寺庙历史资料》和《北京会馆档案史料》两部汇编,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北京的人文景观,它们不仅是我们研究会馆与寺庙建设的第一手材料,同时也是对老北京文化的再现与回顾。因此,注意挖掘档案史料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中国小说理论史(修订本)陈洪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中国小说理论史》(修订本)是当代古代小说理论著作中匠心独运的一种。首先,该书从动态流变的角度把握理论范畴的实质。该书从原始材料出发,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史论结合,是以"问题"来穿透史料。如关于"小说"这一概念内涵的流变,作者就在追溯小说创作及其概念大致演变后指出:"文学小说成为社会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5.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辑的《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一辑《辛亥革命》,已于1979年11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为了迎接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南京临时政府》,即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该辑共选档案史料439件,按政治、军事、财政金融和文教等四大类编排,全书近四十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郑天挺先生、孙钺先生等编辑的《明末农民起义史料》的史料选择、序言的拟定、史料标题的拟写和编排原则等进行了探讨,以点带面,提出其编纂经验对当今档案编研工作的可借鉴性。同时,本文对该书的史料价值进行了肯定,并指出该书编排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档案理事会,为了促进各国史料指南的编写工作,于1959年、1963年和1968年分别签署了编写《拉丁美洲史料指南》、《撒哈拉之南的非洲史料指南》、《亚洲、北非和大洋洲史料指南》等三个协议。编写各国史料指南,是为了使国际学术界对各国档案机构的组成情况和保存档案文件的情况有所了解,并加强各国档案工作者的相互了介  相似文献   

8.
百科全书内容的编排不外三种方式:完全的分类编排(或称系统编排);按字母顺序编排;大类分卷与字母顺序编排相结合(简称大类分卷编排)。我国已经出版和即将出版的《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和《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基本采取分类编排;《中国水利百科全书》采取字顺编排;《中国大百科全书》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采取的是第三种编排。知识分类与百科全书分类编排已不是现代百科全书的形态特征,但是知识分类仍然是一切百科全书设计和编纂的基础。知识分类或科学分类,是一种专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刘尚恒先生所作《鲍廷博年谱》一书进行评介。通过对该书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编排形式等各方面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该书主要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首先,作者多年全身心投入是该书问世的基础;其次,全书编排井然有序,史料丰富翔实;第三,该书从文献学和史学双重角度系统展开,体例新颖。  相似文献   

10.
宋原放在《出版科学》1993年1期中撰文指出,自叶德辉的《书林清话》以来,系统地结集谈出版的书籍大约有200部左右。而其中亮出中国出版史专著的有四种,即《中国出版简史》(杨寿清著)、《中国出版史概要》(张奎著)、《中国出版史(辛亥革命以前部分)》(宋原放、李白坚著)、《中国出版简史》(吉少甫著)。从这四部书看,在总结历史经验,寻找出版规律成就方面并不理想。史料是研究工作的基础。前些年,有些学者急于求成,有重著述轻资料的倾向,不愿在史料上下功夫,这就难免随便抓个材料,胡编乱说,贻误读者。十多年来,已发现了不少新史料,也出版了不少史料书刊,但还有不少第一手材料有待进一步发掘。社会主义出版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籍书目中的"小说家"类,有的书目亦称为"小说"类,在四部法产生之前即有之。汉刘向、刘歆父子所编中国古代第一部综合性图书目录《七略》,就在其诸子略下设有"小说"类。班固《汉书·艺文志》是踵《七略》之后的第二部大型综合性书目,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古今图书集成》的编排体例,揭示了《画部》的文献结构和内容表现形式,指出了《画部》史料对人们校勘美术典籍、检索诗词文句以及查检典故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这几天在看一点有关《儒林外史》的材料,却想到另外的事情上去了。想到的是:点句的难。鲁迅就用这个题目写过文章,收在《花边文学》里。说是用标点古文来试验学生,闹出许多笑话,甚至还有学者连极平常的句子也点出破句的。这是真的。这一回我就遇到了断句欠妥之处。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三篇“清之讽刺小说”就是讲《儒林外史》的。其中从小说第十四回引了一段,是写马二先生游西湖的:  相似文献   

14.
易向军  张秀玉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5):129-132,86
近20年来图书馆史志编纂形成热潮,在史料的取舍上存在一些问题。取舍时应"详近",而不刻意"略古;"口述材料是弥补史料不足的较好方式,当前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但选用时应慎加验证;要注意取材对图书馆专业特色的反映,并着重于本馆的历史特色;选取材料要全面客观,不人为地"选美弃丑"。  相似文献   

15.
古小说集《世说新语》简称《世语》,唐时期称《世说新书》,宋代改称《新语》。原为八卷,今本分作三卷。这是一部集汉魏晋南北朝传闻轶事之作。也是中国志人轶事小说的代表作。古代著名笔记小说之一。现题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撰。刘义庆生于东晋安帝元兴二年(公元403年),卒于刘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公元444年),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他是刘宋王朝的宗室。父亲长沙景王刘道怜,是宋武帝刘裕的二弟,后来刘义庆给他叔叔临川王刘道规作嗣子,就袭封了临川王。但据鲁迅先生所说,该书并非出自刘义庆之手。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世说新语》“乃纂辑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陈登原先生生平、研究现状的粗略梳理及就其《国史旧闻》史料选择之丰富、编排之得当、案语之精确略加评述,以期有助于对《国史旧闻》研究的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17.
线装书局新近出版了一部明代前期的小说集《文言话本小说》(林辰、苗壮主编)。乍看起来,是一般的作品集:略翻检,却发现编者独具匠心,把读者的学术兴趣直引入小说研究的另  相似文献   

18.
李敏  程刚 《图书情报工作》2000,44(4):91-93,74
探讨《七略》前一书目录的产生、形式、编排方式、作用以及对群书目录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9.
《社科期刊“编排规范”制定与实施中的误区》(简称《误区》)一文认为:《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简称《编排规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简称《数据规范》)在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存有认识、实践和指导思想上的误区。笔者不敢苟同,也谈点儿看法。  相似文献   

20.
《五代新说》是初唐时期的一部轶事小说,所谓“五代”是指梁、陈、北齐、周、隋,并非唐后之五代。此书原为二卷,分三十门,现存有节录本,其作者是张询古。有的著录以为此书已失传,以为作者是张说、徐铉,都是错误的。《五代新说》是张询古从“五代史”中选取材料按照《世说新语》的体式改写而成的,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如保存梁简文帝、梁元帝、陈后主、北齐后主的佚诗,还可用于五代史的校勘等。此外,它也是传世的第一部世说体小说,对于研究世说体小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