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舞蹈表演是一门经典的艺术,它是肢体语言和视觉效果的完美结合。如果说肢体和视觉是舞蹈的外在展现形式,那么情感诉求就是舞蹈表演的内核。舞蹈表演通过肢体语言的不同表现形式来展现演员们的情感诉求。它通过独特的视角向人们传达了表演者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情感是舞蹈的灵魂,将情感融入到舞蹈的创作之中,才能真正赋予舞蹈以生命。成功的舞蹈家们,都是以心为主体,情为动力的。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16)
舞蹈表演之所以触动内心,是因为舞者通过蕴含着丰富情感、优美的肢体语言将观众带进了一个本属于他们自己内心的灵动世界。一切动作都因感情的存在被赋予了生命力,因而从本质上来说,舞蹈就是一种通过肢体的舞动而传达感情的艺术,如果没有情感的融入,舞蹈也就失去了它的意境和美感。想要让舞蹈表演更加打动人心,就要增强舞者自身对外界的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3.
舞蹈就是用肢体来表达的一种文化艺术,肢体的划动具有优雅、难度且富有欣赏艺术,它是通过在后天的训练或是结合文化之精华提取和整合得来。通过有节奏有旋律音乐,也有各种风格的情境,还有各种各样表演道具等辅助工具来表演,舞蹈的表演同时伴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艺术文化。从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来看,具有其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更是表达了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之精华。  相似文献   

4.
只有充满激情,充满自信,无拘束地松弛和丰富想象,才能进入表演艺术的创造状态.舞蹈学生表演训练的过程是从自我到角色,从外在到内在,从生活到艺术等.我们完成舞蹈表演训练这一过程需要把握的要素有:抛弃自我满怀激情的拥抱角色的心灵;学习舞蹈表演理论掌握气息的运用;不断积累生活提取精华等等.  相似文献   

5.
苏利民 《今日科苑》2008,(6):231-232
舞蹈是一切艺术之母。自从有了人类,舞蹈就成了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舞蹈是人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的人体动作艺术。舞蹈艺术欣赏是人们在观看舞蹈表演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感觉与理性、情感与认知相统一的精神活动过程。文章的重点在于,提倡掌握一些关于舞蹈艺术的最基本常识,以便于学会鉴赏舞蹈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舞蹈被誉为优美的肢体语言,人们习惯往往认为这种语言得以施展才华的首要关键是动作,而忽视了其另一个主要方面。我们认为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形式,演员表演时的内心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演员的动作效果,同样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表演的两个心理空间——想象与无意识做以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7.
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表演艺术,无论从人物性格的刻画、形象的塑造、情境的展现,都需要具有高度表演水平的舞蹈演员来完成,使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逐步具有舞蹈表演的能力,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表演艺术,无论从人物性格的刻画、形象的塑造、情境的展现,都需要具有高度表演水平的舞蹈演员来完成,使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逐步具有舞蹈表演的能力,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舞蹈作为一种传承文化的媒介,舞蹈文化塑造的形象需要靠表演才能诠释出来。舞蹈起源于人体的动作,而表演则需要后天的学习和培养,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使他们深刻的理解舞蹈作品的内涵,并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来,成为高校舞蹈教育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的确,因为对于思想活跃、情感丰富的人类来说,它已经不单纯是一个器官,而是人类将自身情感和智慧加以转换并表露的重要窗口,通过这个窗口表露出的是人类的语言,一种无声的语言。舞蹈是将肢体语言和这种无声语言巧妙结合的一门艺术,所以眼睛对于舞蹈艺术来说具有重要地位和特殊的表现力。本文着重探讨在少儿舞台表演中,眼睛的重要作用和特殊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1.
曹静雯 《科教文汇》2013,(29):142-143
本文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舞蹈编创能力为主线,从三点展开分析:①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贴近生活,丰富舞蹈阅历;②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心理,锤炼舞蹈语言;③提高学生的表现力,体验身体,提升艺术修养。让大家了解到培养学生舞蹈编创能力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舞蹈编创能力,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完善舞蹈的课堂教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杨燕 《科教文汇》2013,(21):108-109
舞蹈内涵丰富,融合艺术、体育、音乐、舞蹈、服饰于一体,具有较强的表演性和竞技性。经常参与舞蹈运动能够使人精神状态饱满,同时也能消除一部分因工作和学习带来的疲劳感,改善情绪,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另外,经常参与舞蹈运动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同时,还锻炼了人们的交际能力,增进了思想感情的交流。本文基于教学实践,深入而全面地总结了舞蹈教学在塑造大学生人格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三峡 《科教文汇》2013,(13):152-153
舞蹈是时空表现艺术和动态造型艺术,它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通过人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感、审美化的姿势、造型、动作组合和动作过程来表达内心情感,它具有教育作用、娱乐作用、审美作用等,本文以傣族群舞《女儿国》为例,谈一谈舞蹈艺术对人的感动教育。  相似文献   

14.
王朝旭 《科教文汇》2014,(11):128-129,146
美育又叫审美教育、情感教育,是一种全民性质的精神层次的教育,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舞蹈是艺术的一种,具有美的属性。舞蹈创作源于社会生活,生活中的美是艺术美形成的基础。在美育方面,艺术的审美教育是高层次的审美教育。本文通过对美本质的探讨、对美类别的认识以及舞蹈在美育中的实际运用等三方面入手,结合教学经验和实例,对舞蹈在美育中的基本应用提出了笔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子闯 《科教文汇》2014,(9):104-105
现代生活中,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之外,还需要打造丰富的精神生活层面。广场舞作为现代新形式精神文化,逐渐成为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民健身的推进和城镇形象的提升以及居民对多元文化的需求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广场舞健身文化内涵基础上,指出其发展意义和改革创新的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16.
庄英邦  李芹芹  胡晓雯 《科教文汇》2011,(29):165-166,169
安徽花鼓灯是我国汉族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主要流传于安徽皖北一带,她是沿淮人民在生活中所创造出来的,表达自己美好心理愿望的,适合当时历史背景的一种群众性自娱自乐的表演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所以对花鼓灯的歌舞艺术有了更高的希望和更新的追求。本文以花鼓灯中的"兰花"这一表演角色来探索花鼓灯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趋势,以及"兰花"表演艺术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鞠颂 《科教文汇》2014,(2):153-153,155
舞蹈是一项通过肢体语言表达情感的艺术。一个演员若想通过舞蹈将情感传达给观众.这就要求其具有较高的舞蹈表现力,可以说舞蹈表现力是舞蹈的核心要素。然而,实践中存在很多影响演员舞蹈表现力的因素。本文通过对其中一些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自己对于培养演员舞蹈表现力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8.
潘欢欢 《科教文汇》2012,(20):170-171
美术鉴赏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因此提高高职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了五种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美术鉴赏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且指导实践,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胡玲梅 《科教文汇》2011,(17):163-164
瑶族长鼓舞是我国瑶族地区最独特、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艺术形式,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影响,世居我国南方的瑶族受到影响不小,瑶族长鼓舞生存空间逾加缩小。本文从江华瑶族长鼓舞传承与保护的意义、现状着手,探讨瑶族长鼓舞传承和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程婷婷  吴蕾 《科教文汇》2011,(31):132-133
花香鼓是流传于苏北农村,盛行于扬州北州乡邵伯湖一带的江苏民间舞蹈。花香鼓舞蹈幽雅娇柔,动作特征鲜明,在经历前人与后人的传承发展之后,既保存了三百多年前民间舞蹈的原貌,又增加了新的艺术元素。本文就花香鼓的动作特征、动律特征和整体风格特征,进行剖析与论述,通过解析花香鼓的风格,让其在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等方面,具有更深的现实和文化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