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佚名 《编辑之友》1995,(2):50-50
论文抄袭“精彩”一例佚名近读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刘世胜撰写《论科技学术期刊编辑的素养》一文(载《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九○年增刊《科技编辑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选集》第35—38页)。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原来该文论述了作为一个科技...  相似文献   

2.
《编辑学报》1993年第5卷第4期222页刊出的“加强科技期刊管理 提高科技期刊利用率”一文有两处不妥,愿与庄育先和王爱和两同志商榷。 1、“一般期刊还有‘全国统一刊号’(CN),它与邮发代号不同的是,代表省份的数字,单数为报,双数为刊。”此句中的“它”是指邮发代号还是指CN号?按语法的习惯应指CN号。但CN号中代表省份的数字不分报纸和期刊,如11代表北京市,“新闻出版报”的国内统一刊号是CN11—0079,“软件学报”的国内统一刊号是CN11—2560。区分报纸与期刊应是这两组号码中的后四位数。详见《编辑学报》1991年第3卷增刊81页“3.2国内统一刊号”。  相似文献   

3.
《新闻知识》一九九三年第三期第二十六贞邓利平同志的》对行为丑与新闻美的一些认识》:‘其实丑的东西你不报道它依然存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津’为‘泽’之误;、根据《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一千三百三十一页《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引文掉‘照例’二字。这两个错误,如在文化大  相似文献   

4.
差错明显减少。只发现三处:一、39页《谈谈编辑记者的文字修养》一文的右第15排的‘熟’字,应为‘孰’或‘殊’。这里最好用‘殊’字。原句是:揣摸其原意,可能是把有些地方存在的订‘娃娃亲’的落后习俗写成  相似文献   

5.
在1994年第12期《新闻战线》上,我曾发表《“一字未改”的编辑也应奖》的文章,文中提及一些编辑处理来稿,“为了让部主任、处长、总编看出自己编辑的‘认真’,对人家的好稿叉划叉添、满纸红墨,既是对作品的伤害,也是对编辑职业的一种亵渎。”1996年第l期《中国记者》“编辑杂谈”专栏也发表一文“《从用狗作诱饵说开去》,文中写道:“法沃尔斯基是苏联现代艺术家和写生画家。  相似文献   

6.
李静 《编辑学报》2011,23(2):180-181
《编辑学报》2011年第1期刊载了游苏宁撰写的《光荣与梦想》一文。作为一名年轻编辑,反复拜读,心情久久无法平静。当午夜看完这篇文章,辗转反侧,  相似文献   

7.
编辑是外载信息优序化的文化缔构活动──对任氏编辑定义的修正王栾生【洛阳】所谓任氏编辑定义,即任定华、于泳琳二同志在《关于编辑与编辑学对象及概念问题》一文(《编辑之友》1995年第1期第24~28页)中提出的“编辑是信息、知识有序化、载体化与社会化的业...  相似文献   

8.
《编辑学报》1992年第3期发表了《强化文稿发表的编辑控制机制——一件科学丑闻的教训》一文,我们读后颇受启示。我们以处理两篇稿件为例,从另一个侧面——维护著作权法来说明编辑控制机制的重要。1 情况 1992年12月份,《地球物理学报》编辑部先后收到两篇来自不同单位、不同作者的文章,内容都是讨论如何对刚体地球模型计算固体潮对时间的一阶微商。于是我们按编辑部审稿程序,将两文同送两位专家评审(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9.
如何评价近几年来的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认真拜读了黄宗忠同志的《试论我国图书馆事业如何走出‘低谷’》(《图书情报知识》1989年第二期)、《处于‘低谷’时期的中国图书馆事业》(《桂渝高校图情学报》1989年创刊号)、《九十年代中国图书馆事业展望》(《图书情报知识》1990年第一期)和兰尚文同志的《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困境与出路》(《高校图书情报学刊》1989年第四期)等论述我国图书馆事业正  相似文献   

10.
拜读《中国档案》2007年第7期陈福康教授撰写的“这是‘原始学籍档案’吗?”一文,颇有感触,想与陈教授商榷。  相似文献   

11.
宫福满 《编辑学报》2014,26(2):194-195
正在美好的春日里,在校园的馨月湖畔,拜读了《编辑学报》2014年第1期发表的陈浩元主编的《你我戮力同心办好〈编辑学报〉》[1]一文,我的心也像那湖水一样,翻起了层层涟漪。一方面是被陈主编对这份科技期刊编辑同人刊物发自内心的呵护与期待,以及他对科技期刊编辑的真挚之情深深感动;另一方面,是《编辑学报》对我无论是编辑工作能力提升还是个人事业发展,都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权当是对陈主编文章的一种呼应吧,也可以说是为表达对《编辑学报》的敬意,我在此谈谈撰写科技期刊学论文的一点儿体会。  相似文献   

12.
郝欣 《编辑学报》2011,23(4):369
本刊讯由中国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编辑学报》编委任胜利编审编著的《英语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第2版)》已于2011年6月由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本指南性读物,采用论述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地分析、展示了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的技巧与诀窍,理论联系实际,资料翔实、新颖,文字流畅,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它既是英语科技论文著者也是科技书刊编辑案头的重要参考书。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今年第一期贵刋有差错:①林彪叛逃事件,第13页写的是1971年,这是对的;19页写为1970年,错了。②26页引的人民日报文章《莫愁前途无知已》,应为《莫愁前路无知己》。奇台农场刘金镖编辑同志: 贵刋今年第一期41页有“1927年‘二七’大罢工”字样,1927年应为1923年。某部卫生队王学清上面两封读者来信,指出了上期本刋的三处错误,我们深表感谢。此外,上期本刋还有下列错误,并此更正:①42页头条副题中的“青年”应为“去年”。②44页副题中“高炯干”应与  相似文献   

14.
本刊1990年第四期发表的梁怡同志撰写的《<美国外交文件>中有关中国问题史料评介》二文,荣获1992年北京市高等院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青年科研一等奖。此前,作者荣获所在单位北京大学分校科研一等奖。在此,我们谨向作者表示祝贺。同时烦请在本刊发表过论文及史料的作者,将已获得某种荣誉的信息,通报本刊。以后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或史  相似文献   

15.
1 概况[1,2] 《中国图书馆学报》(简称《学报》)是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刊,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和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其前身是1957年创刊的《图书馆学通讯》(简称《通讯》),1979年复刊至今已20周年.1979~1990年刊名为《通讯》,1991年起更名为《学报》.1979~1993年为季刊,1994年起改为双月刊.20年来,共出版94期9024页,发文1907篇.期均发文20.3篇,篇均4.7页.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方式调查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作者的论文写作指导者来源分布、对医学编辑指导论文写作的认可度、对期刊编辑参与研究生培养的认可度等问题,提出医学期刊编辑应参与研究生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全程指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新闻知识》1986年第12期刊载了两篇文章,均说“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给文章下的定义。其一是岳鸣的《毛泽东同志论文章原理》(见第4页),其二是姚文华的《评论要素与写作程序》(见20页)。此外,我在由福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文章原理初探》第4页上也见到上述说法。可是,我认真查阅了三遍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一文,竟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贵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美中不足者,乃“似曾相识”的重稿有些多。就以第五期为例吧!“记者生涯”中的“南沙永远记住他们”一文,《新闻与成才》杂志第4期上刊登过,只不过题目叫“南沙踏浪抒豪情”。“业务研究”中的“从‘小行星撞击地球’看记者的职业修养”一文,也已在《新闻战线》第4期刊登。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出版工作》一九七九年第二期“出版史上的奇迹”一文所述情况,有几处于事实不符: 一、二十二页倒数第一行:“七机部的白如冰和李冬冬同志”,这两位同志不是七机部的人。我们曾收到他们各自搜集、整理的三百余首诗词。盛家驷同志也不是七机部的。所以,“七机部的”四字应删去。二、二十三页第二行:“中国科学院保卫部的同志们不仅抄下大量诗词,  相似文献   

20.
1992年12月19日至22日,中国记协在山东济南召开“’92全国新闻学术年会”,并评出44篇获奖论文。本刊1992年第6期刊登的新闻论文《地方报纸深化改革的几点思考》获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