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游戏趣味性很强,对少年儿童有很强的吸引力。适当参加电子活动,可以锻炼儿童手眼配合能力,有利于提高儿童的智力发育。但如儿童特别是10岁以下的儿童,长期沉溺于电子游戏,不仅无益,还可直接危害身体健康。电子游戏是一种低体耗的静止性游戏,儿童长时间站或坐在那里不活动,不利于身体发育,且易造成肩膀僵直,腰椎、颈椎受损,甚至弯曲变形。儿童在玩电子游戏时,眼睛长时间盯在闪烁的荧光屏上,可使视力受到严重损伤。过于迷恋电子游戏,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的儿童把吃早点的钱都用上了,还有的逃学,荒废学业。据日本研究儿童精神问题专家…  相似文献   

2.
目前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逐渐趋于普遍化,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的大部分原因是为了娱乐放松,玩时很少有家长陪同。针对上述情形,电子游戏设计者应依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年龄特征设计电子游戏,家长应尽量参与儿童玩电子游戏过程以帮助儿童选择游戏类型、控制游戏时间并享受亲子过程。  相似文献   

3.
法国几家媒体近日载文指出,随着2006年许多电子游戏公司都将推出可上网的新一代电子游戏机,世界各地的儿童沉迷于电子游戏的现象将日趋严重。许多专家和媒体认为,应对上述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青少年玩电子游戏必须有一定的监督。并且一定要适可而止。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建议:一、玩电子游戏尤其是容易上瘾的网络游戏每天不要超过2小时;二、尽量在受到有关部门监督的正规网吧玩游戏;  相似文献   

4.
di 电子游戏真好玩,j 画面新奇又惊险。小熊猫呀天天玩 提醒小朋友的话: 电固k电瞒娟炎竞爵良氛的芄线:设及蔼频率闵烁跳跃桷画面,容易损伤眼睛,因此不能长时间地盯着电视或电脑看。编辑孙君不要长酹闻玩电子游戏不看电焊火花鬟纂+一一一黪一活111出。。一盼放。青似公A一。朋一花。看小火去恭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徐凯 @费嘉  相似文献   

5.
一般说来,家长极力反对孩子玩电子游戏的原因似乎更多集中在电子游戏所导致的许多有害的副作用上,比如长时间玩耍会影响孩子视力,浪费学习时间等。但从电子游戏问世起,推销者就说它能增进儿童的电脑知识和技巧、寓教于乐、鼓励创造和探索,尤其提到能开发儿童智力。对此,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陈益老师认为,电子游戏与儿童智力开发并无必然联系。陈老师告诉记者,国内的研究者认为,儿童的智力开发实际上是对他们认知能力的一种开发,这其中主要是指对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很显然,电子游戏与这些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无…  相似文献   

6.
新一代电子游戏,在强劲的微处理器帮助下,玩起来不但紧张刺激,而且极具视听之娱,所以迷倒了不少青少年。甚至一部分成年人也长时间玩电子游戏,乐此不疲。编写电子游戏,本来是日本的专长。最近,美国开办了一所专门教学生编写电子游戏的私立大学,以应市场所需。  相似文献   

7.
陶海 《教育》2014,(9):76-76
天气转热,许多人常有眼睛发红、发痒、疼痛、烧灼感、分泌物多等症状出现.这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点眼药有“法”可依长时间在空调房间对着电脑,以及经常玩电子游戏等,很容易产生疲劳症或干眼症.  相似文献   

8.
玩乐是儿童的天性,但有些儿童偏偏不会玩,甚至得上诊所接受治疗,学习如何玩耍。有的孩子整天呆若木鸡地坐着,什么都不做。有的则只会玩电动玩具,当递上一个普通玩具,小孩就变得不知所措,无法发挥想象力去玩。许多家长都不了解儿童玩耍的重要性,他们往往是在发现孩子不会讲话,或是不会走路,或是听老师说孩子经常不合群,才前去求医。许多家长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玩耍时是否达到这些指标,因为他们都趁孩子玩耍时,忙着做自己的事。现代家长也经常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或上许许多多的课外辅导班,导致孩子们缺乏创意玩乐的自由时间。孩子…  相似文献   

9.
玩电子游戏是许多同学喜欢的娱乐方式,它可以提高人的反应速度和锻炼协调能力,对那些反应迟钝、动作迟缓、性格孤僻内向的人来说,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由于玩电子游戏极富刺激性,很容易使人迷恋、着魔、成瘾,从而给身心健康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10.
迷恋iPad     
李佳 《父母必读》2011,(12):119-119
刚上小学的浩浩现在迷上了iPad,玩好几个小时候都不知疲倦,每次都要妈妈强制终止,才依依不舍地把iPad还给妈妈。长时间玩电子游戏,一方面使孩子沉浸在游戏的虚幻世界中,与现实世界隔离,另一方面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不利。但是,一些电子游戏又可以帮助孩子学习,且使用方便,孩子一个人即可操作。这新玩意,还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  相似文献   

11.
卧松 《教师博览》2004,(9):42-42
英国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儿童选择在室内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是因为他们对外部世界感到恐惧。  相似文献   

12.
<正>现在,不少父母把孩子的种种问题归结于玩电子游戏,其实电子游戏有时候只是当了“背锅侠”。既然在这个时代电子游戏已经成为绕不过去的话题,那么父母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善用电子游戏,让电子游戏变成有利于孩子发展的工具。近年来,电子游戏风靡全球。在琳琅满目的数字产品中,电子游戏因兼具趣味性高、强化反馈快、可操作性强、依托媒体广、年龄跨度大等特点,日益受到儿童的青睐。  相似文献   

13.
电脑及手机日渐普及,玩电子游戏对不少青少年来说似乎已成为一种必需与时髦。但新加坡专家警告,沉迷电子游戏会影响青少年脑部发育,破坏他们的认知能力,导致他们容易〉中动,进而引发不顾后果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如果儿童长时间看电视,就会减少体内的褪黑激素,而这种被称为“睡眠激素”的激素与儿童青春期到来的具体时间有关。研究人员说,现在女孩的青春期发育要比20世纪50年代提前许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她们的体重普遍增长,而另一个原因可能就是褪黑激素分泌量减少。研究人员认为暴露在人造光源下的时间越长,人体内产生的褪黑激素水平就越低。另外一些实验也认为,正常的白天黑夜有利于这种激素的分泌。美国的研究已经显示:长时间暴露在电视等人造光源下,就有可能导致性早熟。其他的一些研究也认为,长时间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就会使…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朋友都喜欢玩电子游戏,有的还很着迷,为此老师家长大声疾呼:坚决禁止学生玩电子游戏。他们视电子游戏为“电子海洛因”。电子游戏真的那么“罪大恶极”吗?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16.
《小读者》2008,(9)
眼睛看近的时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无限挥霍就会导致眼睛的病理损害。比方说,长时间操作电脑、看书、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这些看近的活动时间过长,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  相似文献   

17.
医学研究表明,玩游戏机易导致近视、注意力下降,有可能诱发“儿童青少年秽语综合症”等怪病,甚至产生吸毒上瘾的症状。同济医院心理学博士施其嘉从心理学角度谈道,玩游戏机疲劳之后会产生幻觉,注意力下降,反应能力变差,影响智力发展和学习。玩游戏机时,如果过不了关,在心理上会产生焦虑情绪。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危害,果真是电子游戏所为吗?如果孩子着迷的不是玩电子游戏,而是长时间沉迷于看电视、看书或者其他活动(打牌、唱歌),是否也会产生上述种种生理和心理反应?回答同样是肯定的。国外有一种观念就认为:狂迷书籍、电视是危险的征兆。如果孩子整天看书或看电視,甚至一张旧报纸整篇广告他也看得津津有味,吃饭的时候也不知道出来,这不仅不能说明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反而暴露出他  相似文献   

18.
笔者听过不少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过于沉溺网上聊天、电子游戏;沦为“电子海洛因”瘾君子,不少家长开始禁止孩子上网,跟踪监视,共至打骂孩子,而这样的教育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据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参与网上聊天、玩电子游戏的孩子都会成绩下降或品行不端,除性别、地区、年龄的差异外,在同等条件下,网上聊天、打电子游戏容易上瘾的孩子,有的是因为孤独感强而有强烈交往需要;有的是因为成绩不好,没有特长,认为自己不成功而感到压抑;有的则是因为家庭关系不好,在班里地位较低。这样,他们在网上聊天、玩电子游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因电子游戏引发的各类极端事件不绝于耳。同时,确实有科学研究显示,长期玩电子游戏会影响人的视力、注意力甚至是大脑结构。仔细想想,游戏一直都是儿童和青少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物质条件、生活方式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每个时代的孩子都有自己特定的游戏。  相似文献   

20.
家长对电子游戏总是持有“能不玩就不玩”的态度,但是对于成长在电子时代的孩子而言,电子游戏已经成为伴随他们成长的主要内容,那么就需要家长转变观念,理性认识电子游戏。马红亮副教授的客观分析会为您了解电子游戏提供详实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