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每一个校长无不魂牵梦绕于自己学校的改进。实施学校改进的重要动因,是学校本身存在着的问题。每一所学校的问题都有其独特之处,因此自发的学校改进必然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通过学校而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改进中,校长的领导力起着关键作用,其中,浇铸理念、创建愿景、凝练信任、分享权力是学校改进取得成功的重要领导力。这些领导力使校长能倾听自己的声音,给团队成员以动力,促进团队成员精诚合作,为团队成员提供发展的机会。学校改进是内生式的发展,大学研究者是校长及其学校团队的合作伙伴。学校始终处于变革之中,改进没有起点和终点,每一个针对学校问题的思考与行动都是学校改进的生长点。因此,校长的领导力提升是学校改进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面对永远有改进空间的实践和总是在变革的时代,学校改进就是寻找学校的发展之路。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处在快速发展和变革之中,每所学校都面临着学校改进的挑战和压力,每所学校都有通过改进实践寻求学校发展空间的需求。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校长如何引导学校改进实践,既是校长领导力的重要体现,也直接关乎学校改进的实施和成效。学校改进实践是一个从发生、发展到完成的过程,有必要从把握学校改进实践的起点、育人目标、生长点和支撑点等几个方面,系统论述校长如何引领学校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校长要关注几个重要的节点,把握了这几个重要节点,就把握了学校改进实践的过程,也就掌控了学校改进实践的全局。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特别是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对原 有的学校教研制度和教研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 战。学校教研如何面对新课程?这是每一所学 校、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 对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校教研面临的新挑战 学校是课程改革和实施的基本单位,学校 教研的重心在学校,围绕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 问题展开研究,寻找改进策略,促进师生和学 校的发展,是学校教研的基本任务和特征,但  相似文献   

5.
蔡茜 《湖北教育》2011,(7):47-47
薄弱学校是最为缺乏自我改造资源和能力的学校.需要资金、智力等资源的输入。每所薄弱学校都有各自的特点,需要给予针对性地诊断、改进和帮助。薄弱学校的改进需要政府政策长期扶持,需要建立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的人事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改进教学管理并提高体育课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也是当前我们每一个体育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关系的意义上,学校改进的本土化就是在学校实践场域中经对话、互动和共同思考而生成学校改进理论与实践策略的过程。学校改进本土化的哲学立场是尊重学校的生命特性、正视学校的制度约束、激发局内人的变革动力、实现变革的主体完整。与专家理论应用模式相比,内部生长的学校改进模式具有在实践中生成理论、以学校需求为驱动力、大学专业人员的服务身份、以学校发展规划为切入口、让每所学校都成为更好的自己的特征。在内生型学校改进中,大学专业人员可以起到让实践者的教育信念和心智模式亮相、让实践者的实践发生第二序改变、让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发生蜕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学校改进是针对学校发展中的问题,有计划地变革学校内外部运行要素、方式与理念,使学校解决问题,推动学校向理想目标发展的渐进性持续努力过程。学校改进是变革学校的主观努力过程,具有主观性;是变革学校的渐进过程,具有渐进性;是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具有持续性。学校改进作为变革学校的主观努力,需要考虑影响变革的相关因素,具有复杂性。学校改进的方向是学校理想目标,具有理想性。学校改进的价值追求分为终极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和工具价值(包括战略层面的工具价值及战术层面的工具价值)。目前,学校改进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关注学校改进的工具价值,忽视学校改进的终极价值;关注学校改进战术层面的工具价值,忽视战略层面的工具价值;功利化取向。  相似文献   

9.
<正>学校形象的隐喻可以给教育工作者提供解决有关教育工作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它在改进学校质量和加快学校发展方面也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每一种学校形象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有时甚至还会产生误导,因而有必要对此进行分析和批判。一、学校是工厂学校是工厂的隐喻清晰地显示了学校是一个工作的地方。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教育者、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家庭作业、课堂作业、固定练习及学习就是工  相似文献   

10.
林文乐 《快乐阅读》2011,(12):124-125
后进生是每个学校不能忽视的现实问题。学校必须正视后进生的存在,并采取有效的方法改变后进生。因而有效改变后进生,整体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以及每一位教师所期待的问题。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找到一些好的转化方法。因此,在新课标实施的今天,转化后进生自然就成为目前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普遍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时代,谁留住了人才,谁就掌握了制胜的关键因素。一所学校要想求发展、谋进步,要想创造品牌,就离不开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何改进教师队伍建设是每一个治校者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谋百年教育之大计,必先从教师的引进使用和培养规划做起。笔者认为:改进教师队伍建设的前提是学校应当能够提供公正合理的薪酬福利待遇和温馨舒适的工作环境(对于民办学校来说就是要能够稳定教师队伍);核心是培育和塑造学校文化;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科学文  相似文献   

12.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如何有效地转化后进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所学校必须考虑、研究的重要问题。一、自责和鄙夷是后进生“破罐子破摔”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二、培养自信心、改进教学方法、给予心理平衡支点是矫正后进生“破罐子破摔”心理的主要“药方”。1.多关心鼓励,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2.改进教学方法和态度,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3.给予支点,促进后进生健康的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13.
学校是什么?学校应该成为什么?这是每一个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更是每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学校都在进行改进活动。然而,学校改进活动如何开展才能取得成效,却是人们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其实,学校改进涉及到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学校改进应由谁来改进?学校改进什么?怎样改进?如何保障改进?只要这些问题解决了,学校改进也必然会取得预期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我们越来越体会到:课程改革在挑战管理。如何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是每一所学校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十分关注的问题,因为教学管理工作的成效会直接体现在教学质量上,同时也在验证课程改革目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如何解决当前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在公平和质量上面对的问题,基础教育学校管理在其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责任和义务.公平和质量交融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始终,兼顾公平和质量的学校管理改进是保障每一个受教育者身心潜能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每一个适龄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目前,在教育公平上还缺失全纳教育的理念,学生的基本权益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教育质量上,还没有形成支持性学校氛围,教学忽视与孩子生活的相关性.在公平与质量的机制上,学校还没有形成参与与合作的畅通机制.其缺失原因包括成人的控制与教育“致命的自负”、儿童视角的缺失与“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发展等同于增长”与教育不公平.为此,学校管理改进在公平上要注重所有儿童的全纳性,要尊重儿童权利;在质量上学校要建立支持性的学校氛围,关注学习的有效性和相关性;学校要建立学生、家庭和社区参与学校生活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一)校本教研作为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基本制度,就是要让“研究”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职业特征,教师即研究者,从而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促进学生与学校的和谐、持续发展。它的主要特点是问题来源于教师的日常教学过程,着眼于行动研究,关注教学行为的连环跟进,以改进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8.
学校文化是影响学校教和学的重要因素,也是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标志。针对现有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问题,提出先进性、主体发展、生态性、情感性等学校文化改进的原则,以期为当前中小学改进和文化建设做出些许贡献。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改进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当前乡村学校面临的核心问题.乡村学校教学过程改进需结合乡村区域特色,彰显其文化属性.其分析逻辑有三:一是文化学思维方式与教学过程改进行为方式具有一致性;二是乡村学校教学过程改进行为是一种特殊文化;三是乡村学校教学过程改进为践行文化理念提供场域和养分.内容设计、课堂规律、授课流程、师生互动、活动设计和教学应用等是乡村学校教学过程改进的切入维度;可通过重塑教学设计的文化内涵,揭示课堂教学的文化规律,赋予教师授课的文化意蕴,构建课堂中师生互动文化,突显教学活动的文化功能,强调问题解决的实践文化,助推乡村学校教学过程改进.  相似文献   

20.
动力不足是长期困扰学校改进的一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本文基于对我国中小学校改进实践的分析和作者参与学校改进的经验,指出了学校改进的主要动力来源,论述了学校改进的动力生成机制,辨识了学校改进的动力供给与传递障碍,并据此提出了建构与优化学校改进动力机制的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