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事由:近日,多份1—4月各大卫视收视报告出炉,包括曾经凭借《大长今》、《回家的诱惑》缔造超越5个点高收视的“芒果台”在内,各大卫视的电视剧收视情况整体呈现低迷之势,就连全民皆看的《甄煨传》平均收视也不敌去年的《宫》。  相似文献   

2.
安建 《视听纵横》2007,(4):103-104
一、军旅题材的电视剧创作近几年异军突起生机勃勃蔚为大观,特别是《激情燃烧的岁月》与《亮剑》等剧的播出,在荧屏上刮起了一股强劲的英雄旋风。这股旋风不仅支撑了主旋律电视剧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取得了良好的收视佳绩。是各主流频道争相青睐的好作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王韪义 《视听》2023,(9):17-20
英模题材电视剧以英模人物为原型,体现主流价值观,是中国主旋律电视剧创作中的新发展。《大山的女儿》是典型的英模电视剧,它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在角色塑造、叙事结构和内涵发掘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挖掘了新时代中国式的青年英雄角色、新时代叙事策略以及新时代青年初心与使命的内涵。正是这种艺术创新,让该剧有了不同于普通英模类电视剧的时代内涵,体现出新时代英模电视剧的新创作形态。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电视剧在几十年来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风格特征。浙江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同时又是沿海经济强省,浙江电视剧也因之具有了关注现实、宏大叙事、文人情怀等鲜明特征。2012年底《温州一家人》的热播让人们再次关注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浙江省电视剧创作,该剧不仅很好地体现了浙江电视剧的这些风格特征,更在平民视角、叙事模式等方面有所突破。电视剧以家国同构的叙事模式关注改革开放三十年一户温州普通家庭的命运,反思现实、正视矛盾,继承了浙江电视剧的一贯风格;同时,电视剧在可看性上也做出了可贵探索,显示出新时期浙江电视剧的成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亮剑》看军事题材电视剧的突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斌 《声屏世界》2006,(5):40-41
很多军事题材电视剧往往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在人物的刻画或情节的演绎上显得比较呆板,缺乏“可看性”,要实现“弘扬正气、鼓舞民众”的目的,必须展开“突围”,《亮剑》即是一部具有“突围”性质的电视剧。据央视索福瑞最新收视率调查《,亮剑》播出第一周收视率平均11.42%,最高13.7%,轻松打破了《大长今》创造的收视奇迹《。亮剑》不仅可看性强,而且具有历史含量丰富、人物形象鲜活、教育意义深厚等特点,是近年来少有的“双赢”之作。从“艺术摆设”到“战斗叙事”所谓“战斗叙事”就是以战斗为主线,把人物情感、历史背景、国恨家仇串联起来,…  相似文献   

6.
胡超峰 《声屏世界》2005,(12):42-43
近几年来.根据漫画作品改编的电视剧作为新剧种频频出现于电视荧屏,其代表作便是改编自台湾漫画家朱德庸漫画系列《涩女郎》的电视剧《粉红女郎》。该剧一经播出便深受都市青年观众的喜爱.取得了理想的收视率。在《粉红女郎》取得收视成功后.改编自朱德庸的另一漫画系列《双响炮》的同名电视剧《双响炮》紧接着新鲜出炉,在部分省市电视台的播出中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效果。  相似文献   

7.
郑晴 《今传媒》2022,30(1):89-92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电视剧《觉醒年代》以严谨求实的基本创作底色,再加上激情昂扬的情节,成功引发了青年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审美共识,并刮起了一阵"觉醒"风。这部电视剧改变了以往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叙事风格,是一部成功的电视剧。  相似文献   

8.
石慧 《传媒》2019,(9):45-47
近年来,国产电视剧市场涌现出诸多优秀的主旋律作品,如《平凡的世界》《人民的名义》《大江大河》等,取得了不俗的口碑和收视成绩,收获了人民群众的深切认可。这些作品打破了传统主旋律电视剧题材和表现形式的局限,在各大视频网站和社交平台掀起追剧热潮,甚至吸引了不少“90后”“00后”的年轻观众。这些作品的成功,或能为电视剧如何有效传播主流价值和文化提供可借鉴的路径,而在媒体生态剧变的今天,主旋律电视剧的创作和传播也面临着新的时代困局。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闻周刊》2004,(36):79-79
★《秦始皇》幻想着一世二世乃至万世不灭的秦始皇,创立的大秦帝国只存在了15年就在农民起义的烈火中灰飞烟灭了,但他所创立的封建帝制,在中国历史上却一直沿续了2100余年。张丰毅领衔主演的这部电视剧,生动刻画了这位千古一帝的事迹。★《汉武大帝》这部58集电视剧已杀青,不久  相似文献   

10.
武霄 《出版广角》2015,(8):125-126
由莫言同名小说《红高粱》改编的电视剧《红高粱》,一开播便迅速获得观众的好口碑,这其中既有近年来鲜有如《红高粱》一般剧情丰富、叙事宏大、主题深刻的电视剧的原因,也得益于该剧将艺术性、思想性与观赏性集于一身,颠覆了当前“雷剧”媚俗丛生的荧屏格局.文章通过对电视剧《红高粱》中的民族音乐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民族音乐在电视剧中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嫣 《视听》2018,(11):60-61
在视听艺术中,语言艺术是最为奇光异彩的一抹,它的存在使得影视剧更加吸引观众目光。在热播电视剧《延禧攻略》中,人物语言的运用成功塑造了人物性格、推动了叙事的发展、深化了剧集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张靓 《声屏世界》2006,(3):14-15
秉承着“电视剧名台“的发展理念,走有湖湘特色的电视剧创作之路,长沙电视台在电视剧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创作出《雍正王朝》《走向共和》等经典力作。作为内陆城市台,他们是怎样做到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冷凇 《声屏世界》2009,(11):18-19
新世纪以来,通过网络等新媒体传播方式,美国电视剧在中国内地青年受众群中掀起了一股收视热潮。中国本地市场上亦日渐形成了一股模仿美剧题材和创作手法的翻拍趋势。其中极少数是借中国版美剧之势扬名,如《士兵突击》在热播后被某些媒体炒作为中国版《阿甘正传》,更多则是对剧情和人物设置全方位的模仿和抄袭。  相似文献   

14.
周振晴 《视听界》2002,(4):67-68
《桔子红了》是一部制作相当精细的电视剧,导演李少红集中了强大的制作班底,它的画面、声音、美工、剪辑都代表当今中国电视剧创作的上乘水平。但该剧在创作中也存在着一种有趣的二元悖谬的艺术现象:一方面,李少红极力弥补原小说中内容  相似文献   

15.
浙江具有建设电视剧大省的良好基础和优势。浙江的电视剧生产起步较早,发展较快从1978年的第一部黑白片电视剧《约会》开始,陆续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精品力作,如《新闻启示录》、《女记者的画外青》、《中国神火》、《喂,菲亚特》等。近几年,浙江的电视剧生产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相对繁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杨兴荣 《东南传播》2010,(5):105-107
《蜗居》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评论和解读。本文主要从叙事学角度进行解读。首先对该电视剧的叙事主题进行提炼,分为欲望叙事和身体叙事;然后对该电视剧的叙事过程建构进行分析,从人物呈现、情节设置和开放式结局三个方面进行分解;最后对该电视剧的叙事进行思考,将其与现实对照,挖掘该剧的叙事深意。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视剧第一篇理论研究文章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家公认的我国第一篇将电视剧作为独立的艺术形态加以阐释的理论文章,是发表于1980年的《电视剧杂谈》。本文对笔者本人发现的《电视剧浅议》一文进行了各方面的考证和分析,认为中国电视剧理论研究的起点应是1964年发表的《电视剧浅议》一文,而这一时间比1980年提前了16年。  相似文献   

18.
甘丽娅 《青年记者》2007,(14):124-125
近几年来,随着韩剧风靡全国之后,紧接着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成了主力军,从《刘老根》、《马大帅》、(《插树岭》、“希望的田野))到《乡村爱情》、《福喜临门》,迅速刮遍大江南北。以《乡村爱情》为例,“据央视索福瑞调查,《乡村爱情》的收视率在黑龙江是20个百分点,辽沈地区是10个百分点,南方是5个百分点,在重庆地区排在各电视剧的收视第一位,已超过当年播出的《刘老根》,创出了一个新高。”那么,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热播的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19.
黄媛媛 《声屏世界》2007,(11):41-43
鲁迅先生说:“新的艺术,没有一种是无根无蒂突然发生的,总是承受着先前的遗产。“华夏文明根系中有各种不同的文化向量,地域文化孕育的电视剧艺术也呈现出不同形态。电视剧《大宅门》《大染坊》《乔家大院》讲述的都是商家大院中发生的故事,却传承了三种不同的地域文化。下面就以上述三部电视剧为例,谈一谈电视剧创作中的地域化倾向。  相似文献   

20.
朱昱名 《新闻世界》2010,(11):95-96
一部好的电视剧,既要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又要能抓住观众随着电视剧事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心理特征;同时还需要在叙事策略和人物塑造上脱颖而出。近年来,谍战片受到广大受众的青睐,跟风者众多,其中由姜伟导演的电视剧《潜伏》更是成为备受众广为传颂的佳作,引发了谍战类电视剧新一轮的收视热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