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读一读师:徐老师很小就喜欢背古诗,先背一首给你们听听,喜不喜欢?生:喜欢。(师边背边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师:能读一读这首诗吗?(生自由读古诗)师:还没有完全读出诗的韵味,看样子对这首诗还不太理解。有哪些问题,可以提一提,问题搞懂了,自然就会把诗读得有韵味了。师:能提问题的学生才是会学习的学生。(生纷纷举手提出许多问题)师:这么多问题怎么解决?读了《黄鹤楼送别》你就会懂了。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读了后你会学到很多东西。打开书认真地读一读,根据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指名读)(师随即指导,尤…  相似文献   

2.
课前预热———(学生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古诗。接着,师生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随后,教师出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引导学生有节奏地诵读,并引出“推敲”的典故。)师:我们还学过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请读读,注意读出古诗的味道啊。生“:松下问童子……”(老师辅以手势,学生读得很有味道)师:像这样“不遇”的诗很多,比如邱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李白的《访戴天道士不遇》。(课件出示这几首诗)除了古诗,还有古文《雪夜访戴不遇》。读读题目,你发现了什么?生:题目都含“不遇”这两个字。师:有意思…  相似文献   

3.
正一寻找教学切入点师:最近我们学过两首诗,一首是《游园不值》,我们背一背!(生背诗)师:背诗和读书不一样。背诗要慢一点,慢了有时间去想象,有了想象,才能看到画面,有了画面,我们才能欣赏到古诗的美。我们再来背另外一首《宿新市徐公店》。(师生同背)师:刚才我们背的两首诗出自《古诗两首》,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古诗两首》(板书课题)。看这两首诗,题目很长,谁能读好这两个题目?(学生读诗题,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4.
申申 《语文学习》2021,(1):14-16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大家之前也学过不少古诗,有什么学习古诗的好方法可以分享吗?生:我会先看课文的注释,理解这首诗的大概意思。生:可以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生:我会先把这首诗大声读几遍,读熟。  相似文献   

5.
一、揭题导读,渗透学法(一)轻松背诗。1.出题背诗。师: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已经学过许多首古诗词了。我们来个背古诗比赛,好不好?(1)出示诗题《赠汪伦》,学生背诵。(2)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在干什么?2.提高难度。师:如果你能根据老师出示的画面,就能想起来这是哪首诗,那就更厉害了,现在我们就尝试一下。(1)出示《回乡偶书》《夜书所见》的插图。(2)先个别背,再集体诵读。(3)这两首古诗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二)寻找规律。1.教师出示每首诗的关键句,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诗有什么共同点。2.师:透过这些诗句,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相似文献   

6.
一、课前准备:营造爱诗的氛围师: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古诗。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江雪》。二、整体感受:勾勒寒江独钓的轮廓师:请大家翻开课本。可能有一部分同学已经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一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把它读正确。(学生自由读诗)师:谁来试一试?(一生读错了一个音)师:同学们听,有没有需要提醒一下的?生:“径”不读第一声,应该读第四声。师:呵,你的耳朵真灵。我们一齐读。这个字的意思是———生…  相似文献   

7.
近日,翻看霍懋征老师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谈小学生要学点古诗》,得知她用10分钟时间教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感触颇深。现对该教学实录试作赏析。师:我们学过许多首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能重复别人背过的诗。(背诵李白的诗,除有巩固作用外,还拉近了学生与这位大诗人的心理距离)师:大家背得都很熟,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李白的诗。(板书:望庐山瀑布)师:谁来讲讲课题的意思?生:“望”是看的意思。题目是说看庐山的瀑布。师:什么是瀑布?谁看见过?生:我在泰山上看见过瀑布,它是从高山上直流下来的水,水流得很急,像倒下来似的,远…  相似文献   

8.
<正>在小学古诗教学中,老师们每教一首古诗都十分重视指导学生的读、悟、背、默,具体的表现是:读,能让学生从读通顺到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悟,能让学生领悟整首诗的内容,主要是理解题意和理解诗句的意思;背,又能先指导后检查背诵;默写还分别在课堂上和在家中进行,教师又能及时地对默写进行批改和讲评,这些表明教师对教学很认真、负责,也说明了学生学古诗付出了不少的心血。但是,在每学期的测卷上,我发现仍有或多或少的学生过不了默写古诗关。一首首古诗都只不过那短短的四行的诗句,却如此"轻视"  相似文献   

9.
师 :同学们 ,你们当中有谁喜欢古诗吗 ?生 :有。 (纷纷举手 )师 :有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吟诵一首你喜欢的古诗 ?生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生背手摇头 )师 :声情并茂 ,诗韵十足。(师再请其他同学吟诵古诗两首。 (略 )给予适当的鼓励 )师 :古诗不但能够简洁、准确地抒发人的情怀 ,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 ,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我这里也有一首小诗 ,一首描写乡村景致的小诗。请同学们看投影 (出示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师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师 :大家读完这首诗以后能发现这首…  相似文献   

10.
板块一趣味揭题师: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孟老师和大家去语文百花园畅游(CAI出示课题:语文百花园),准备好了吗?生:(齐)准备好了!板块二古诗堂师:首先我们来到的是——古诗堂(CAI出示:古诗堂),本学期我们又学习了不少的古诗,还记得是哪几首吗?生:我们学习了《望天门山》《山行》《暮江吟》。师:能背吗?生:(齐)能!师:《望天门山》,男孩子背诵,女孩子和。(生读)师:有高有低,读出了气势。《山行》,女孩子、男孩子连环读。(生读)师:真好听!《暮江吟》,一起来背诵。(生齐诵)  相似文献   

11.
师:课前,老师想请同学们背一首诗:<静夜思>. (生背) 师:学习古诗不是简单地背诵,我们要从古诗当中接触一种文化,感受一种情怀.比如<静夜思>,为什么李白看见圆月,就想起了家乡呢? 生:因为圆月代表团圆.  相似文献   

12.
正【案例一】(人教版第七册《题西林壁》)师:请大家读读这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学生自读,试说5分钟,然后交流。)生1:写的是诗人看到的庐山,横看,竖看,远看,近看,都不一样。生2:写了诗人看到的庐山不同的风景。……师:你能背诵这首诗吗?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准备一下!(学生自己练习背诵)师:谁来背一背?(没有学生举手,有几个学生欲言又止。)师:请大家看老师做动作,一起来说是哪句诗。(教师往前伸出手,做绵延不断状;再侧过身来,两手做一座山峰状。学生马上接出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教师  相似文献   

13.
一、揭题明法,自读探究师:这是一首古诗,对于古诗的学习我们并不陌生,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古诗学习有哪些方法?生:读,背,思,悟。师:我们来交流一下怎么读背,怎么思悟。生:读诗、背诗都要体会出古诗的韵味和情感,要有滋有味地读读背背,这是理解古诗的基础。生:边读边想诗人究竟要表达什么情感,说明什么道理?对于我们有何意义?生: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出来和大家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先教你们背一首诗怎么样? 生:好! 师:这首诗《门》共有两节,每节有四句话.我每次说两句,而且只说一次,如果你没记住就只能在同学们复述的时候再记了,听清要求了吗? 生:听清了! 师:诗人说:"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荫把夏天的门推开了." (生复述) 师:鼓掌!你真行,老师只说了一遍,你就把这样复杂的诗句复述下来了,你觉得自己行不行? 生:还行吧! 师:挺谦虚的,看来你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师接着念诗句) 师:"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生复述) 师:你能把这四句诗一起背出来吗? (生连着把四句诗背了下来) 师:你看你多行,一次背了四句诗,今天回家就告诉妈妈,说一个姓赵的老师说你表现得特别好!我要接着说了啊."星辰把黑夜的门推开了,坚韧把苦难的门推开了.真诚把爱的门推开了,爱把生活的门推开了."谁能把这首诗完整地背出来?  相似文献   

15.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古诗《小儿垂钓》(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诗题,你觉得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生:写钓鱼的事。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我观看了特级教师林莘执教的《古诗两首》视频。在这堂课上,林老师做了大胆尝试,让六年级学生重新学习四年级的古诗。为了适应高年级学生,林老师在教学目标上重新调整,凸显了以表达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古筝音乐响起,师深情朗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师:这首古诗最感动你的是什么?生:我认为是作者和故人离别时的情感。生:我认为是作者和故人分别时悲伤的心情。师:两位同学不约而同地讲到他们之间深深的"情"字。(板书:情)可是有一点我不明白,这两首诗中一探究景语,感悟情语  相似文献   

17.
一、依学定教,捕捉难点师:课前,老师听到同学们在背古诗,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古诗的?生:我上一年级就会背古诗了。生:我五岁就会背很多古诗了。生:我三岁开始爷爷就教我背古诗了。师:同学们可真不简单。可是光会背还不行,会用吗?生:会。师:那好,老师提供画面,你们来配以恰当的诗句。(教师用课件先后出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等诗句的情景,学生非常踊跃地竞猜诗句。)师:看来,咱们班的同学真的很棒。那么,有谁会背古文呢?生:我以前背过《论语》。(多数同学沉默)…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我观看了特级教师林莘执教的《古诗两首》视频.在这堂课上,林老师做了大胆尝试,让六年级学生重新学习四年级的古诗.为了适应高年级学生,林老师在教学目标上重新调整,凸显了以表达为本位的教学理念. 一探究景语,感悟情语 (古筝音乐响起,师深情朗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这首古诗最感动你的是什么? 生:我认为是作者和故人离别时的情感. 生:我认为是作者和故人分别时悲伤的心情. 师:两位同学不约而同地讲到他们之间深深的"情"字.(板书:情)可是有一点我不明白,这两首诗中有"情"字吗?  相似文献   

19.
师:今天学习一首写渔人驾着小船在江面捕鱼的古诗,题目是《江上渔者》 ,这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诗作。“江上渔者”是什么意思 ?   生:在江面上捕鱼的人。   师:在江面上捕鱼的人怎样呢 ?请小朋友打开书,听老师读诗,听清楚每个字的读音。   (学生听读 ) 师:请小朋友自由读这首诗,读准每个字音。 (学生朗读 )   师: (指鲈鱼图 )这就是鲈鱼,很多人喜爱它的鲜美味道。“但”是什么意思 ?请结合前后诗句选择正确的解释:   A.只,仅 B.但是,可是   生:“但”的意思是“只,仅”。   师:怎么朗读这两行诗 ?请看屏幕…  相似文献   

20.
第一板块(激情导入,指导学法)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这首诗——《明信片儿师生情》,猜猜是谁的大作?生:(从老师的神态上,学生猜出是王老师,异口同声地)王老师——师:对,这是我于2000年1月10日发表在《运城日报》上的一首诗作。同学们读一读,谁能说说这首诗的背景以及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学生情绪高涨。)生1:老师写这首诗肯定是元旦来临之际,收到学生的贺年卡有感而发。生2:从诗的最后一节能看出,这首诗表达了浓厚的师生情。师: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刚才对老师这首诗的认识和以前学习诗歌的经验,讨论如何理解一首诗歌。生1:朗读是理解诗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