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基斯坦公共检察官8月20日表示,巴基斯坦前总统佩尔韦兹·穆沙拉夫被正式起诉杀害前总理贝娜齐尔·贝布托。但穆沙拉夫对此指控予以了否认。穆沙拉夫于今年4月被逮捕,此后因数宗司法调査一直被软禁。  相似文献   

2.
巴基斯坦总统佩尔韦兹·穆沙拉夫,1943年8月出生于印度新德里。幼年时随家人迁居到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卡拉奇,并在那里读完了高中。1964年,他参加巴基斯坦军队,在炮兵部队服役,之后前往巴基斯坦西北城市加古尔的一所著名军事院校,在那里接受了严格的训练。巴基斯坦报纸称,穆沙拉夫是一名职业军人,曾是一个训练有素的突击队员。穆沙拉夫参加过两次印巴战争。此后,他出任巴基斯坦武装部队装甲兵和步兵加强旅指挥官,官职不断升迁。1995年,他被任命为靠近印度边境的战略要地马格拉军区司令,1998年10月出任陆军参谋长。1999年4月任参谋长联合委员会主席。1999年10月12日,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宣布解除他的所有职务。他随后发动政变,解散了政府,并于10月25日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任首席执行官。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译林出版社于2006年11月出版的《在火线上——穆沙拉夫回忆录》中文版,成为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的互访礼物。11月24日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将一本亲笔签名的《在火线上——穆沙拉夫回忆录》中文版羊皮本,送给访巴的胡锦涛主席。《在火线上——穆沙拉夫回忆录》中文版于2006年11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发行,译者为包括张春祥大使在内的十几位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官员,穆沙拉夫总统专门为中文版作了序。中国驻巴大使馆及中国外交部分别准备了60本回忆录羊皮本和200本豪华精装本,作为胡锦涛主席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期…  相似文献   

4.
穆沙拉夫实行总统全民公决,好像1984年齐亚·哈克政权的历史重演。在巴基斯坦历史上,军人政权往往能创造出更佳的执政业绩  相似文献   

5.
《出版视野》2008,(3):45-46
级别最高的火炬传递 当地时间4月16日.巴基斯坦首次迎来奥运圣火.在传递开始前的起跑仪式上。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和总理吉拉尼共同举起了点燃的火炬.随后他们又共同出席了传递结束后的庆祝仪式。总统和总理同时出席活动是巴最高的礼宾待遇.这种高规格待遇在奥运圣火境外传递中也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6.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6,(45):86-86
★《在火线上:穆沙拉夫回忆录》★《蛤蟆的油》(日)黑泽明南海出版公司2006年11月定价:25元黑泽明的自传。书名来源于一种日本常用药材——蛤蟆油,提取油的方法是给蛤蟆照镜子,看到自己丑陋的模样,它便会吓出一身油。这本自传感人之处在于真实,将导演脆弱、苦恼的状态都一一回放。(巴基斯坦)佩尔韦兹·穆沙拉夫译林出版社2006年11月定价:28元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政要都选择退休后撰写回忆录,但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却选择卸任前出书。他在书中披露了在反恐问题上与美国的恩怨,选择美国而不是巴基斯坦首发此书,令“对外宣传”的痕迹颇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第一现场     
过境之晤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目前过境北京,江泽民8月2日会见了这位军人出身的总统。印巴局势目前仍然处于紧张状态。 夏都外事 中澳建交30周年之际,李鹏在北戴河接见了应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之邀来访的澳大利亚前总理惠特拉姆,并对当年惠特拉姆就任不久即  相似文献   

8.
9月10日,已经流亡国外8年之久的巴基斯坦前总理谢里夫回到了他的祖国。然而,他在首都伊斯兰堡仅仅停留4个小时便遭到了驱逐。据媒体报道,巴基斯坦当局还逮捕了4000多名谢里夫的支持者。这一事件再次将巴基斯坦政局推入另一轮不安之中,乌云再次笼罩在穆沙拉夫总统的头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闻周刊》2007,(42):18-18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11月11日在总统官邸召开记者招待会时宣布,将于明年1月9日前举行议会选举。 这是自从他11月2日公布紧急状态后第一次举行包括外国媒体在内的新闻发布会,因而备受关注。总计有48名西方记者、4名日本记者和2名印度记者出席了记者招待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穆沙拉夫希望借助美国的支持,实现其强国梦想。但穆沙拉夫的这一思路在此次巴基斯坦议会选举中受到了挫折  相似文献   

11.
2008年8月18日,穆沙拉夫的政坛谢幕意味着巴历史穆沙拉夫时代的告别和远去。 巴基斯坦议会第一大党人民党8月23日宣布,该党联合主席已故前总理贝·布托的丈夫扎尔达里将作为人民党候选人参加于9月6日举行的总统选举。然而,这一宣布不但没有排除巴政坛权力之争的悬念,反而给巴执政联盟内部埋下了更多隐患,使巴政局面临更多变数。  相似文献   

12.
政变让军人再次掌握了巴基斯坦的命运。作为政变的主角,巴基斯坦的首席执行官,穆沙拉夫究竟是一个军事独裁者,还是巴基斯坦人追寻民主的领路人?  相似文献   

13.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4,(27):14-14
“一道铁幕正在伊斯兰世界和西方国家之间形成。”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在访问瑞典时如此说。他此行目的是敦促富国帮助穆斯林国家发展经济和进行社会改革。“我参与了萨达姆雕像的制作,尽管我不想这么做,但我需要钱去养家以及支付我的学费,现在我为美国人做雕塑也是为了同样的  相似文献   

14.
根据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 1 999年提出的媒体改革政策 ,巴基斯坦电视台筹办了一个新的面向世界的电视频道 ,并于 2 0 0 2年 7月 2 3日正式开播。该频道名为巴基斯坦电视台世界新闻频道 (PTVWorld) ,将与各国际频道和地方新闻时事频道展开公平竞争。政府会保障电子媒体有健康的开放和自由的环境。巴基斯坦还新成立了巴基斯坦电子媒体管理局 (PakistanElectronicMediaRegulatoryAuthor ity,简称PEMRA) ,设有独立的主席和委员会。该局负责给私营的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视频道颁发执照。…  相似文献   

15.
巴基斯坦拥有地缘政治上的巨大优势;巴基斯坦愿意充当本地区的贸易和能源走廊;巴基斯坦能够成为南亚合作组织与上海合作组织之间的桥梁——穆沙拉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周刊》2007,(17):18-19
围绕巴基斯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伊夫蒂哈尔·乔杜里解职一事引发的巴基斯坦政坛危机,在5月12日导致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卡拉奇发生了一场流血冲突,造成至少40人死亡、上百人受伤,酿成了穆沙拉夫执政8年来的最大街头冲突血案。  相似文献   

17.
执政8年后,穆沙拉夫再次使用强力手段巩固地位。未来巴基斯坦政局的关键在于:议会选举是否能够如期举行.穆沙拉夫是否信守承诺辞去军职.穆一贝联盟是否得以措建成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不论是蛰伏国内还是流亡海外,穆沙拉夫卷土重来的可能十分渺茫。同时,军方影响力也遭到严重压缩,暂时退出政治舞台。巴基斯坦政治由此恢复到传统豪强政治时代  相似文献   

19.
2001年7月6日,解放日报“国际新闻”版刊有《印巴首脑会谈聚焦克什米尔问题》一文。与不少读者一样,初读该题前半句话,笔者还以为这次印巴首脑会谈业已开始了呢。然细读内文才知道,其实并非如此:“……应印度总理瓦杰帕伊的邀请,(巴基斯坦总统兼首席执行官)穆沙拉夫将于本月14日至17日访问印度,并举行两国两年多来的首次首脑会晤。”  相似文献   

20.
"红色清真寺"虽然硝烟已散,但事件并未彻底结束。事后的处理以及这一事件对未来巴基斯坦政局的影响,才是穆沙拉夫要面对的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