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编者按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名字是与《草叶集》紧紧联系在一起的。1855年《草叶集》第一版,无人问津,只有美国大文豪爱默生极力推荐。此后,该诗集几经修订,然而又因种种原因一度被列为"诲淫书刊",禁止出售。多年以后,世人才逐渐发现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论惠特曼《草叶集》的民族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惠特曼因为创作了《草叶集》而被誉为“美国诗歌之父”。《草叶集》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充分的民族性。它打破了 19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学对欧洲文学一脉相承的局面 ,从主题、内容到形式都是完完全全的美国诗歌。本文从《草叶集》所表现出来的民主思想 ,对自我、自然的歌颂及作者的创作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惠特曼诗歌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3.
《草叶集》是沃尔特·惠特曼的诗歌代表作品之一,其诗奔腾壮观、大气飞腾。惠特曼是一代诗风的创始人,他运用简朴粗犷的语言创造出别出心裁的自由体,使美国诗坛刮过一阵流行旋风。《草叶集》的主题丰富,其中民主和自由是历来被提及的。文章从“草叶”的民主含义、民主精神产生的现实背景及民主精神的具体表现三个方面展开,力求一探惠特曼民主精神的全新奥义。  相似文献   

4.
近30年来,惠特曼研究和范妮·费恩研究在美国同时复兴,惠特曼的《草叶集》和范妮·费恩的《蕨叶集》成为互文参照.历史文化研究和文本细读揭示惠特曼和范妮·费恩在宣扬男女平等和母亲的力量时既有共识也存异议.两部文集在美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变化也反映了美国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相似文献   

5.
惠特曼是美国最杰出的民主诗人。诗人通过他的代表作《草叶集》歌颂自由、平等、科学、国际主义等。这些主题是惠特曼民主精神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6.
惠特曼的诗学思想及《草叶集》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特曼的<草叶集>改变了传统诗歌对诗歌的束缚,不仅开创了自由诗歌体,而且蕴含其博大的自由、民主思想.这里着重介绍惠特曼的诗学思想并从思想意蕴上分析<草叶集>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草叶集>是美国19世纪杰出诗人惠特曼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名著,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草叶集>中的民主、进步思想和卓越的诗歌艺术受到我国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热烈欢迎,鼓舞和感染了数代人.  相似文献   

8.
王杨 《海外英语》2020,(7):140-141
文章从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分析惠特曼《草叶集》中译本.乔治·斯坦纳在他的著作《巴别塔之后》对翻译理论和翻译过程做出系统性的研究,并就自然语言在诗学、文学批评、翻译行为等方面做出了诸多阐释.而惠特曼作为美国抒情诗人,对中国诗人以及中国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研究惠特曼诗集实际上也是对诗歌翻译的深入探讨,其诗作《草叶集》的中译本实质上也体现了翻译四步骤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A5):23-24
民主思想是惠特曼《草叶集》中的重要主题之一,其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自由和平等。惠特曼的民主思想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出的思想有可类比之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爱默生的超验个人主义为原理,以惠特曼的《草叶集》为分析文本,分析惠特曼对超验个人主义的吸收以及惠特曼在《草叶集》中对内容和形式上的改革,说明惠特曼对美国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主题思想、抒写对象、诗体的自由性三方面比较了惠特曼的《草叶集》和郭沫若的《女神》之间的异同,以此 说明《女神》的外来因素和本土性,并简要分析《女神》接受《草叶集》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美国诗人惠特曼诗集《草叶集》对20世纪初的中国和日本文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中国作家和以有岛武郎、民众派为代表的日本作家对其思想内蕴、艺术形式、意识形态方面等有不同程度的接受,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接受必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着重论述了惠特曼的《草叶集》与郭沫若的《女神》两部诗集审美意象的相似性,并对其相似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分析,欣赏到中外名诗人的异曲同工之美。  相似文献   

14.
惠特曼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一只默默坚韧的蜘蛛》是 《草叶集》重要佳作之一。本拟通过解读该诗,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揭示惠特曼孤独而又坚韧的诗程心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瓦尔特.惠特曼创作的《草叶集》的学习,了解了他的诗歌中对同志之爱、同性恋的歌颂,并结合当前社会乃至全世界对同性恋这个特殊的群体的歧视,指出了我们社会对争取同性爱平等权益的道路、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6.
关于多义性     
19世纪中期是美国文学独立时期的开始,这个时期杰出作家霍桑的《红字》、麦尔维尔的《白鲸》、惠特曼的《草叶集》中象征内涵具有多义性特征。同时,主要运用新批评、阐释学、文学接受理论从语言、作家、作品和读者方面进行分析,揭示出文学作品出现这种复杂性的合理性和缺陷,同时揭示出了文学的个性化、情感性,文学创作关键在于人类的审美需要。  相似文献   

17.
野草的发展历程和精神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诗集《野草》被鲁迅命名为“野草”绝非偶然。从“野草”来解读《野草》,解读《野草》中的其他篇章,也许能更深刻理解《野草》。倘若抓住了“野草”的发展历程和精神特征,就会更直接地掌握《野草》中鲁迅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尹特·格拉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创造独树一帜。作者把绘画和雕刻等艺术技巧运用于小说人物形象的创造上 ,着重表现人物的造型美 ,并达到了外形与精神特质的辩证的统一 ,人物是富有哲理意味的意象性符号 ,信笔点活了芸芸众生。  相似文献   

19.
《野草》展现了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也展示了其超凡的艺术创造力。通过对作品艺术形象的解读,挖掘《野草》的思想内涵,可以重新理解鲁迅先生写作时的心灵历程,进而感受《野草》中所蕴涵的生命的哲学,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