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国主义既是对公民的道德要求,也是一项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在现阶段,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爱社会主义制度是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做坚定的爱国者,就要努力践行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邢台学院学报》2020,(4):117-121
爱国主义是湖湘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湖湘爱国主义传统源自深厚的荆楚文化传统,湖湘学人志士以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为己任,在中国近现代书写了无数爱国篇章。湖湘文化的爱国主义对于当代湖南地区文化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仍然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对当代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仍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湖湘文化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促进人民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提升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华夏文明传承与发展的瑰宝,爱国主义精神承载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励当代青年努力奋斗投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文化基因的融入需要把握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整合方法的使用,归纳出优秀爱国主义文化丰富内涵,提炼出优秀爱国主义文化民族特质,融入优秀爱国主义文化的价值追求、实践方向和精神...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是一种传统 ,一面旗帜 ,一直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旋律 ,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血统”得以世代相传的主脉 ,爱国主义教育是贯穿我们思想道德教育的主线。民族精神是民族个性的突出和集中体现 ,是民族文化赖以生息繁衍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基因。从爱国主义到民族精神 ,是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升华和深化。本文从思想道德教育的历史进程考察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内涵的丰富和嬗变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与扬弃 ,探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路径和着力点 ,努力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从发扬爱国主义向培育、涵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深化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操是我国几千年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主旋律。明末清初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著名学者、思想家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位炎黄子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部要有强烈的爱国之心.要有献身人民、报效祖同的志向。知我中华才能爱我中华。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我们民族的传统,知晓祖国文化内容及其起始沿革.  相似文献   

6.
胡诗悦 《知识文库》2023,(8):176-179
<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质上是一种启蒙性的品德教育和积极情感的培育,重在培养幼儿对集体、家乡和祖国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游戏是幼儿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游戏是幼儿品德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幼儿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依托游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须重视创设浸润“爱”的游戏心理环境,通过环境创设和操作化方式深化幼儿爱国认知,创造性转化传统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客观公正地看待游戏对于幼儿全面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新疆各族人民形成了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继承新疆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新时期的爱国爱疆精神,以实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和人民最深厚的感情,屈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文化的的典型代表和精神象征;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湖湘学派,又体现了与其他学派所不同的特点,其尤为突出地传承了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国精神根生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情怀和中国革命传统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中国精神融入中学地理课程的路径,在地理课程中实现用中国精神文化浸润、滋养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增强地...  相似文献   

10.
从老舍一踏上文坛起,他就是一个热情的爱国主义作家。从《老张的哲学》到《正红旗下》,没有一篇不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洋溢着他对于祖国的山川土地,祖国的人民,祖国的文化传统,民俗风习,以及作为这一切的代表的北京和北京人民的深厚的爱。爱国主义,这是老舍世界观的核心,是他创作时的总根,作品的基本主题,也是贯穿他一生的鲜明的红线,是理解他的为人和他的作品的一把总的钥匙。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了民族的振兴、历史的传承和提高人文素质,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大学语文”介绍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和杰出的历代作家,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大学语文”贯穿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应当包括传统人文主义、中和的民族文化心态、追求崇高人格的精神、优良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汉字文化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掌握客观的、历史辩证的原则,并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爱国主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生成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爱国理论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思想,继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回应新时代爱国主义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坚持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既要立足民族又要面向世界。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包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挥典型的先进引领作用,注重运用仪式庆典,强化制度和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是对国家、民族命运的高度责任感。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当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应强调:爱国必须爱社会主义,爱国必须反对分裂,爱国必须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爱国必须坚持国际主义、反对霸权主义,爱国必须振奋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梁金豹 《教育评论》2024,(2):110-116
侯官文化尚武精神传承的爱国教育价值具有深远的意义。侯官文化尚武精神根植于侯官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体现了当地人民勇敢、坚韧、奋斗和担当的品质。当代社会,侯官文化尚武精神的传承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发侯官文化尚武精神的爱国主义课程,阐释侯官文化尚武精神的爱国主义特质,创新侯官文化尚武精神的爱国主义实践等内容,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和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是对国家、民族命运的高度责任感。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当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应强调 :爱国必须爱社会主义 ,爱国必须反对分裂 ,爱国必须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 ,爱国必须坚持国际主义、反对霸权主义 ,爱国必须振奋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团结和鼓舞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支柱。它沉淀凝结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层根植于革命文化,创新发展于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筑牢根基,构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体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方面厚植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文化底蕴,增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7.
爱国就是爱自己的同胞,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灿烂的文化,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民族的尊严和利益。爱国主义是对民族和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具有巨大感召力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对国家的爱,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民族利益是整体的利益、长远的利益,这种利益高于民族内部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个体和国家的利益并不矛盾,爱国主义不是民族利己主义,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利他行为。  相似文献   

18.
"中国"概念的含义包括空间之中国、文化之中国和主体性之中国,因此爱国主义也应包括爱中国之国土、爱中国之文化、爱中华民族三个方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中国国土空间的诗意描绘,对中华文化精神的深入揭示,对中华民族认同的丰富表达,使其成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挖掘中国古代文学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增强对中华国土、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从而实现爱国主义情感从自发到自觉的嬗变。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本质是审美教育,同时也融入了人生道德教育,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的结晶。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在音乐中以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融入爱国主义情结。在整个音乐教育过程中,如何融入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爱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语文教学应努力实现的重要目标,也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深入挖掘文本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