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班级群体结构最佳整合初探●天津宝坻一中马志国学校的教育对象既是具有不同个性心理的活生生的学生个体,又是由各个学生个体结合而成的具有社会心理的学生群体。学生群体心理以感染、暗示、模仿、参照等影响机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着学生个性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不言而...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探讨了"新音乐"创新效果与受众审美需求失衡的症结.认为,二者失衡的症结在于"新音乐"与受众审美心理需求相左,与受众期待视野相左,同时也探讨了影响受众选择和接受音乐作品的相关因素,如受众的"个人差异"、群体接受对个体接受的影响.二者失衡的原因主要是,"新音乐"创作失去主客一体化的范式,只考虑创作者主体,而忽视听众的需求,从而影响了作品的被接受和被传播,也失去了二者之间的调节机制.其后果是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链接断裂,阻碍了"新音乐"创作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班级建设与管理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班主任很重视规章、纪律的制定与强制执行,而忽视对班级群体现象、从众心理的研究,很少去指导班级人际交往,班级建设与管理差强人意。下面就此谈谈个人的一点粗浅看法。群体现象  所谓群体,是指人们在交往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共同体,其特征是由一定数量的成员为共同活动的需要而组成;群体成员在共同活动过程中彼此进行交往,相互作用,并由此而产生一系列诸如人际关系、暗示、从众、模仿、舆论、社会知觉、气氛、感染等一系列心理现象;它具有一定的内聚力…  相似文献   

4.
名人博客借助名人效应形成现实身份与网络人气的暗合,而其“粉丝”现象则聚集为亚文化圈中的文化奇观.名人博客形象的确立是经过印象整饰的,同时无法回避商业化与消费主义的导向.名人博客的“粉丝”心理非常复杂,获取自我认同的从众心理是名人博客“粉丝”心理的基础,借此言彼的宣泄心理则成为其动力.名人博客的“粉丝”传播缺乏有效互动、消解平等交流、压抑个体而凸显群体、强化而非弱化权威意识,走的是伪大众、同质化的“粉丝”传播而非真正多元化大众的传播路径,从而背离了博客传播的初衷而显示出复杂的症候.  相似文献   

5.
以往学者对"心理和谐"的理解,多数是从个体内部的角度去揭示其内涵或说明对自身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如果将"心理和谐"的思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社会建构论的视角去审视"心理和谐"的意义及构成,那么第一,"心理和谐"的题旨和"意义是社会的建构"与社会建构论的核心命题有连通之处.第二,"心理和谐"是社会建构的动态的平衡.第三,通过建立话语权可以实现"心理和谐".第四,"心理和谐"可分成共享感、低群体疏离感和群体感戴三个维度.而群体感戴是"心理和谐"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众文化的普及促使我国社会文化日益向一种"全新的文化共生状态"迈进,而与此同时,迅猛发展的传播技术也改变了传统受众的行为模式,继而推动我国传统社会加速向媒介化社会嬗变。在媒介化社会语境中",媒介"犹如一道通关密语,深刻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与发展,尤其是伴随着新媒介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粉丝群体。作为坐拥"青少年"和"粉丝"两种身份的社会个体,青少年粉丝是粉丝群体的"中坚力量",他们富有主动创造的激情,却又打上了叛逆浮躁的标识;他们既是媒介化社会中积极主动的弄潮儿,却又经常在媒介技  相似文献   

7.
泄愤事件是群体激愤情绪表达的直接结果。群体负性心理从同情到不满到怨恨,最后演变为激愤。同情是心理平台、不满是基础心理、怨恨是关键心理、处置不当是外部力量构成了群体负性心理的演进机制。行为主体的正义感、逆反心理、发泄心理和表现欲是心理来源,暗示与感染、顺从与模仿是演绎途径构成了激愤情绪从个体到群体的扩展机制。以现场管理为关键、以民主公正为原则、以制度建设为依托、以执政理念提升为根本、以魅力型领导为权威、以心理攻势为主要手法、以民主协商对等谈判为途径,从处置技术、制度建设和执政理念等不同层面共同形成群体心理的阻断机制。  相似文献   

8.
媒体受众的主动性很久以来就一直广泛受到社会学家的关注,粉丝,作为一个特殊的媒体受众群体。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主要针对粉丝在媒体受众中是否为最具活力与创造力的群体之一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播中的明星崇拜和粉丝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明星崇拜对人们的情感和行为产生了广泛影响。通常,明星崇拜表现为社会认同和行为模仿两个方面,而明星既是粉丝情感投射的对象,也是其获得情感慰藉与补偿的有效途径。从粉丝的角度而言,粉丝的参与性、过度性和区隔性最终都将呈现为各种消费行为,并以符号消费与情感消费为主要特征。再具体到大众媒介、明星与粉丝之间的关系,社会学功能论主张明星崇拜有助于维持粉丝群体内部的团结以及多元文化社会的形成;冲突论则认为粉丝与粉丝以及粉丝与明星之间的冲突无可避免,并且在现实生活中,明星与粉丝更是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和谐的幻象并不能掩盖其差异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赵晶  于敏章 《教师》2020,(5):94-95
中职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学习群体,"心理孤儿"问题在这一群体中较为普遍。文章从武汉市旅游学校中职生的"心理孤儿"问题表现着手,从家庭与学校两个方面探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而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消弭中职生的"心理孤儿"问题,一方面需要增进家庭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加强心理教育,引导学生"自我实现",发挥学生特长,围绕班级荣誉凝聚学生向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