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的幽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多年来,我一直在研究幽默。马克思说,笑是一面胜利的旗帜。车尔尼雪夫斯基承认,只有真正伟大的人,才能笑自己。毛泽东、鲁迅是伟大的,他们毫无顾忌地笑自己。“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运交华盖”、“破帽遮颜”,都属于自嘲式的幽默。马克思说他是“一条愁眉苦脸的狗”。列宁说:“即使剥掉我一层皮,我也写不出一行诗来。”凡此种种,都是幽默。那么,什么是幽默的实质呢?在我看来,幽默不是滑稽,不是说笑话,更不是耍贫嘴,而是一种技巧,一种机敏,一种风趣,一种艺术。《苏联大百科全书》俄文版第三十卷第四十一页,…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幽默     
(一)多年来,我一直在研究幽默。马克思说,笑是一面胜利的旗帜。车尔尼雪夫斯基承认,只有真正伟大的人,才能笑自己。毛泽东、鲁迅是伟大的,他们毫无顾忌地笑自己。“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运交华盖”、“破帽遮颜”,都属于自嘲式的幽默。马克思说他是“一条愁眉苦脸的狗”。列宁说:“既使剥掉我一层皮,我也写  相似文献   

3.
诗的跃进     
大跃进中,连作诗也“放卫星”。心里想到什么,说出口来又顺溜,那就是诗。男女老幼都作诗,屋里墙外都是诗,村村都开赛诗会。我父亲也忍不住,写了不少“大跃进式”的诗。四月中旬,他受天津茶淀青年农场邀请去参观,看了大田、牧场、果园、苗圃,跟朝气蓬勃的知识青年一同耽了两整天;用他们的口吻写了两首新诗,《种桃树》和《拾粪》。五月二十,各文化团体去十三陵工地慰问,父亲参加了;回家来兴奋得说个没完,第  相似文献   

4.
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诗电影”就作为电影的一种风格样式在无声片时代出现,但仅仅只是着眼于节奏与诗的类似。紧接着,前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接过了“诗电影”的大旗,创造出了“杂耍蒙太奇”,但也仅限于在镜头的隐喻上与诗相似。时至近二十年,诗电影才在世界影坛崛起并独树一帜,成为一种崭新的电影模式,不仅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写意性,而且更有其诗一般的含蓄美、净化美和意境美。诗也好,电影也罢,尽管他们不属于同一艺术范畴,它们仍然能相伴相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以为蒙太奇才是它们携手并肩的“月下老人”。  相似文献   

5.
功夫在诗外 个性在其中──李中豪访谈录李中豪,赵友我愿为老百姓吃苦流汗,我是老百姓中的一员。我主张反表演,倡自然,做真人。那些真正有文化功底、生活功底的主持人,都有一套他们自己切实可行的技巧和办法,他的办法是看不出来的,他是一个真实的人、健全的人。撒...  相似文献   

6.
他们是这样一类动物——如果我能每年组约到他们当中任何一位的一两部书稿,就能让出版社的头头见到我都会端出一副温婉如春风拂面般的笑容。——不算题记一“……我只是用肢体在写作。”陈村说。陈村是在谈论当代作家时这样说自己的。先说了史铁生的创作:“他和我们都有些不一样。因为残疾,因为命运对他不公正,他会思考很多事情,这些事情是我们平时不去思考,或者不愿思考的,比如生命、时间、死亡和黑暗等。他所有的小说,包括《务虚笔记》,写得都像诗一样,很干净,这说明了他  相似文献   

7.
繁星兄要出版他的第四本诗集了。这也是他第四次嘱我作序。 我捧起他用心铸出的这块厚重的“成熟的界碑”,眼前倏地幻化出这样的图像:一位毕生跋山涉水走四方的新闻工作者,在他到了退休年龄的时候,他没有“退”到居功自傲沾沾自喜的花丛中,也没有“退”到无所事事打发黄昏的泥淖里,他“退”进了一方新的天地、一个新的梦境之中——这方天地就是诗的天地,这个梦境就是成为诗人的梦境。这方天地果然天高地阔,这个梦境着实五彩斑斓。应该说他是成功的,10年之间,他竟然写出了1000多首色彩各异的诗,出版了4本分量不同的诗集。…  相似文献   

8.
品牌—电视台赖以生存的根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这样一种流行说法,叫做“当今电视已进入遥控器时代”。它指的是电视节目和电视频道遽增后所导致受众选择性增强的客观事实。在受众眼中,你的节目也好,我的栏目也好,他的频道也好,喜欢看,按一下遥控器──就选您了;不愿看,再按遥控器,走,爱谁是谁──休想留住我!过去电视界常说“受众是上帝”,广之,久之,“上帝”之手的这个简单动作,便在实际上决定了某个节目、某个栏目、某个频道乃至某家电视台的生死存亡!那些低劣平庸、长期让受众冷漠的节(栏)目,渐渐地从荧屏消失了;那些精妙非凡、能够得到受众垂青的节(栏)目,…  相似文献   

9.
梅雨季节里的东京,阴郁闷热得令人几近窒息。拥有28年职业生涯的日本律师一濑敬一郎,即便是在这种天气的周六也依然要为即将开庭的诉讼而四处奔走。他自嘲说,在日本像自己这样的律师是没有专业的。交通事故、离婚、房地产、刑事案件……只要是能拿到律师费的案子他都“来者不拒”。  相似文献   

10.
人间要好诗     
我非常喜爱诗歌,但对诗歌研究不多。我一生读的多是史书,写的多为散文。有同志请我谈谈读诗写诗的问题,不允许当“闭口道士”,只好讲这么三点:一、阅读观感我拜读总政老干部学院《诗词选集》,深受鼓舞。清代李家骏说:“只知诗到苏黄尽”。鲁迅也曾说:“好诗已被唐人写完”。现在看来,这种论点是不能成立的。这本诗词作  相似文献   

11.
赘语     
叶永烈以朴实的语言讲述着他的处女作;短歌》的诞生,而字里行间主。孟露着发自内心的激动,深情感人地名出了一首“鸡挥之歌”。在作家的文学之路的起.点,如同黎明前夜幕迷蒙的不原,统谷像一支蜡烛,出发着自己的身躯,照亮了他人的征这。叶永烈成功了,成名了,当他回首自己走过的路程时,诚挚地说:“系我一生心”的是为他发稿的第一位妇江扬弃,而杨务却说。这只是个“小小的契机,这显估计它。的影响是不必要的!”扬弃对于叶永烈,说是园丁也好,说是泰两也好,都不为过Z“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04凤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赘语…  相似文献   

12.
罗嗦诗     
相传,古时候有人写了一首《宿山房即事》诗:“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子规啼。”我想,这大概是作者故意写来挖苦那些罗嗦作品的。时至今日,类似这首诗那样罗嗦的东西,在报刊上仍然到处可见。有一篇《科学种田  相似文献   

13.
日照有个“忘忧堂”。说是“堂”其实是只有72平方米的石棉瓦房,坐落在山东日照市东港区日照街道办事处文化村村委会院内。无论是远眺还是近看,都无“堂”的气势,只是当您走进“堂”内的时候,才被那琳琅满目的树根艺术所惊讶。 堂主张传福先生介绍说:他不喜欢“忧”字,年轻人存忧,很难开拓,老年人存忧则无进取。人虽年长,只要忘记忧愁,就能做到童心常在。画家刘直飞先生说:“我也认此埋”,并随赠一诗:“岁晓穷檐冰霜里,忽看世界转繁华。”年大也好,仕途已尽也好,不如在职在位热闹也好,只要有如痴如醉的追求,美  相似文献   

14.
问起新闻界同行们的工作日程,好多同志往往是说“开会”。工交也好,财贸也好,农业也好,教育也好,无论跑哪一行,似乎主要都是“跑”会议。各种会的名目不用数算了,一沓沓的请柬、通知也不必提,但凡记者同行,恐怕提起这个来无不有同感:会议多,招架不了,简直成了“会议记者”。有不少人为当“会议记者”而苦恼。他想下基层搞些切实的采访、调查,想摆脱会上诸种讲话、文件、应酬而认真读几本书思考一点问题,想跳出只写会议消息这个套子,而写几  相似文献   

15.
我来说说     
值得商榷的“特殊档案”最近一则新闻的标题很有意思—“祖上房产不能随便查”。说——的是上海市一名杨先生打算到区房屋管理部门查询一下原本属于自己祖上一处房产的资料,不料房管部门以房屋权属资料系“特殊档案材料”为由,拒绝了杨先生的要求,杨起诉到法院,法院也不支持他。法院方面援引的法规条文,新闻写得语焉不详,看到最后,我也没明白为什么“祖上房产不能随便查”。再看一遍新闻,发现杨先生那座“祖上的房产”早已被拆除,想来杨先生查资料的目的与“索回”无关。那么,有关部门的顾虑到底在哪里呢?我要是杨先生,我也不服。一个决定,…  相似文献   

16.
出版的,都想出畅销书,但畅销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曾经读过一则报道,某出版社长谈自己的出版定位,声称他的社要专门做"畅销书".这使我想起一幅漫画,画中主人公请人推荐股票,他手指向上,说:"你只需告诉我那些往上走的股票就行了."  相似文献   

17.
与诗结缘     
○与○诗○结○缘孙日成从事新闻工作已经28年了。可以说,身在“曹营”心也在“曹营”。不过,得老老实实承认,多少还有点“野心”:想当诗人。1972年,我在铁岭日报编文艺副刊,工作的需要,使我与诗相识、相交。业余时间,偶有所感,也试着写上一首两首。一次,...  相似文献   

18.
讲清楚诗是什么是困难的,讲清楚当前诗的走向并做出让人们认同的评价就更困难了。我不懂诗,偶然写一点,只是情之所及兴之所及,不像在坐的诗人们都写了几十年的诗,都发表了一两千首,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形成了他们对于诗的较为稳定的见解。我只是由于工作的缘故,每年都读点诗,写点关于诗的文章,所以今天似乎是门外谈诗。  相似文献   

19.
贯休,是五代有名的一个诗僧,他善于画佛像,也善于写字、作诗。有一天贯休云游到临安(今杭州市),向吴越王钱镠(音留liú)投寄了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有“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的句子。钱镠看了诗之后很欣赏,但又觉得贯休直言他只占有十四个州的地盘,未免感到寒伧。于是就叫人传话给贯休,希望他把十四州改为四十州。贯休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明明你吴越王只有十四个州,为什么要让人说假话改成四十州呢?州也难添,诗也难改;我还是到别处去云游吧!”贯休和尚做得很对。一个作者要有可贵的品质,要坚持做到尊重客观实际,有啥说啥;不溢美,不浮夸。更不能为了迎合某些人的所好,窜改事实。贯休是一位出世的僧人,他写的是诗,属文  相似文献   

20.
探寻陈晓卿的纪实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其实在拍我的心当笔者问及陈晓卿,《远在北京的家》和《龙脊》之所以能在四川国际电视节上连续“赡宫折桂”,他作为主创编导,在纪实创作上有什么诀窍时,陈晓卿说出了一句令人意想不到的话:“与其说我想拍别人,倒不如说我想拍自己,想拍我的心。”不待我发问,他又忙补充道:“电视纪录片当然是客观记录,可是,客观现象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滋润,用自己的情感去认同,心灵没有受到触动,情感不曾掀起波澜的题材,拍出来就很难有生气。”陈晓卿的纪实“诀窍”,应该说,涉及了当前电视纪实的一个重要理论话题──纪实主体在电视纪录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